分享

为什么复原古希腊戏剧要靠考古学家

 真友书屋 2015-12-05

古希腊戏剧有两个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不是那么明显的基本含义:第一,它本质上是一种祭神的宗教活动;第二,它是诗。




古希腊戏剧的技术细节

文/Iliad


(专栏)前面两篇讲的是希腊土地上、古希腊文明出现之前的文明,现代人对它们的了解主要依靠考古挖掘。而我们比较熟悉的古希腊文明,大致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3世纪,特别是公元前7世纪之后,留有比较多的文字,虽然考古仍然是重要手段,但是我们对它的主要认识仍然来源于文字记载。


不过在古希腊文化里面,有一种文艺形式,虽然留下了不少文字,但是对它的细节了解,却主要依靠考古,这就是古希腊戏剧。考古人员挖出来的古剧院遗址让我们现在了解古希腊戏剧的演出场所,而挖出来的一些陶器上面的彩绘,则让我们了解一些舞台上的演出细节。


古希腊戏剧极简介


古希腊戏剧有两个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不是那么明显的基本含义:第一,它本质上是一种祭神的宗教活动;第二,它是诗。说古希腊戏剧是宗教活动,这是因为戏剧在古希腊起源于黑暗时期(公元前9-7世纪)的祭神仪式,所以古希腊戏剧(特别是悲剧)讲的往往都是和神仙有关的故事。到雅典的黄金时期(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最有名的戏剧活动是在每年春天祭拜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的宗教活动上,雅典人以狂欢的方式表达对酒神的崇拜,同時会有戏剧比赛,每年的冠军都会成为社会名人。而戏剧都是用诗体来写的,写戏剧的人在当时都被称为“诗人”。只不过现代语言翻译的时候,保持诗体的格式实在困难,所以我们一般能见到的译本都是散文体的。


古希腊戏剧最有名的是悲剧(tragedy),代表人物是雅典黄金时期的三个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尤里彼得斯;其次是喜剧(comedy),代表人物是公元前5世纪的阿里斯多芬。其实在这两种之外还有第三种,叫做satyr,中文译为“羊人剧”。satyr本来是古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的随从,是一个长着羊角、有条马尾巴和马的生殖器的怪物,古希腊的satyr戏剧中,演员往往也带着羊角(或其它动物角)和马尾巴,生殖器倒不经常带,所以中文翻译为“羊人剧”。



古希腊陶器彩绘中所刻画的羊人剧演员,有的手里拿着面具,有的身后带有马尾,有的还带有生殖器道具。此陶器现存意大利那不勒斯(Naples)国家博物馆。


悲剧的定义不能望文生义,以为非团圆结局就可以统称悲剧。古希腊悲剧指一个人努力的反抗命运的安排、却仍然落入既定的命运、最终步入悲惨结局。比如俄狄浦斯(Oedipus)听到神灵预示,说他会杀死父亲娶自己的母亲,为了避免这样的命运,他离开家乡远赴他方,殊不知他离开的其实是自己的养父母,而最终他还是杀死了父亲娶了母亲。



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埃斯库罗斯(525-456BC)、索福克勒斯(497/6-406BC)、尤里彼得斯(480-406BC)。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悲剧起源于羊人剧,后来才慢慢的变成非常严肃的“悲剧”形式。每年雅典的祭拜酒神戏剧竞赛中,每一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搬演三出悲剧(这叫“三联体”悲剧,情节一般是连贯的),演完之后再演一出羊人剧。羊人剧比较短小,仍以悲剧中的人物为主,而情节较轻松诙谐,这是让观众看完沉重的悲剧之后放松一下的。所以,这时候的羊人剧可以看成一种“悲喜剧”。


而喜剧是三种戏剧形式中最晚登上舞台的。顾名思义,喜剧是让人笑的。古希腊喜剧的代表人物阿里斯多芬把喜剧与羊人剧结合起来,他的喜剧除了让观众笑之外,还能让人思考,从他开始,喜剧也变成一种相对严肃的戏剧形式,虽然其文学价值仍未能超过悲剧,却也开创了一种戏剧形式,以至于后人把这种喜剧称为讽刺喜剧,satirical comedy,讽刺satire的词根其实是satyr(羊人),本来与讽刺无关,而之所以联到了一起,正是源于阿里斯多芬对戏剧的贡献。



古希腊喜剧诗人,公元前446-386


演出场所与演员


古希腊戏剧场所,一般是露天的扇形(通常是超过半圆的扇形)剧院,现代西方国家的圆形歌剧院仍是源于此的。观众席是阶梯式的,以扇形围绕前方的舞台。观众席被称为theatron,这个词就是现代英文theatre的词根,只不过在古希腊,它指的是观众席,而在现代,它指整个戏院。舞台被称为orchestra,这个词源于“跳舞”(?ρχο?μαι),意思是跳舞的地方。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祭祀的时候当然会有人跳舞。现代英文中仍有orchestra这个词,但意义已经变了,它指舞台下面乐队所处的位置。而在古希腊的舞台上,没有现代壮观的交响乐队,乐手大概也只有一两个,和演员一样处于舞台(orchestra)上。



古希腊露天剧院示意图


早期的古希腊戏剧(悲剧为主要形式)舞台上,采用“演员”与“合唱团”互动的形式。本来演员一次只有一个可以上台(埃斯库罗斯增加到两个,索福克勒斯增加到3个),所以我们现在看早期残存的一些戏剧时,会发现每一出表演,剧中人物只有一个出现在舞台上,而与他互动的是一群被称为“合唱团”(chorus)的人。合唱团人数早期是12个,雅典时期增到15个。合唱团的功能十分重要,它提出问题,引导戏剧发展,还要提供过场:演员下场之后它要继续唱歌跳舞,这样才不会有冷场。而在每一处过场的时候,演员要退到舞台后方的一个被称作skene(σκην?)的木制建筑中,这个skene可以看成后台,演员在里面休息、等待上场时间、换服装等等。



古希腊陶器上的彩绘,6个合唱团成员在表演(从图画上看,唱的同时也在跳舞),从他们的脸部下方清晰的线条勾勒可以推断出,这些人都戴了面具;而此时的场景应该是一个墓地,合唱团对着墓碑唱作。此陶器为公元前前500-490年的成品,现存瑞士巴塞尔博物馆。


据目前已有的证据看,古希腊舞台上的演员全部都是男性,女性角色也统统由男性扮演,而合唱团成员则可以有女性。不管是演员还是合唱团成员,都要带面具上舞台。面具不仅仅是一个遮住面孔的道具,它更像一个头套,从头套下来遮住整张脸,只在嘴巴的地方有一条缝隙,而且有假发在头套上,演员套上他,立马成为另一个人。带面具不仅仅为了角色需要,这背后有深刻的宗教原因。古希腊的戏剧是酬神的,演出本身也是对神灵的一种供奉,所以演员必须舍弃一切“自我”,没有了自我意识,才能把自己彻底献给神明。于是面具作为抹去“自我”的象征,是演员最重要的道具。



古希腊悲剧演员的面具(陶器上的彩绘)


悲剧演员通常要穿一身长袖袍子,还要穿一双很有特色的靴子,这种靴子被称为kothornoi。羊人剧的演员不太需要kothornoi,袍子也可以是短袖的。而喜剧演员会在肚子及屁股上装上厚厚的垫子,显得这两个部位都特别肥大。



古希腊喜剧演员,他们的肚子和臀部看起来都很肥大,因为演出服装里在这两个地方都垫了垫子


在古希腊人的心里,悲剧与喜剧之间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写悲剧的诗人不能写喜剧,演悲剧的演员不能演喜剧,扮演悲剧来祭神的庆典上不可以演喜剧,反之亦然。他们为什么会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有这么根深蒂固的执拗分野,我们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不过公元前5-4世纪的时候,喜剧终于得以和悲剧一起参加雅典祭拜酒神的狂欢节,这也可以看成古希腊历史上对艺术形式比较包容的时期,因为后来这种现象就又见不到了。



古希腊喜剧演员面具



继承与发扬


古希腊最终被罗马灭亡,但是他们的文化被罗马全面继承,包括戏剧形式。罗马的戏剧舞台比之古希腊,有一个重要变化,到今天仍然沿用的,就是舞台上加了幕布。罗马时期最早的幕布并不仅仅用来隔开舞台与观众,它的幕布很长,放下来的时候可以滚进舞台上形成一个“红毯”,让演员踏在上面出场。古罗马的戏剧舞台上还出现过服装改革,有些戏里演员会穿着罗马式衣服(toga,罗马式的袍子),这种戏被称为fabula togata(拉丁语,意为罗马衣衫故事),但是连观众都不买账,因为他们更喜欢fabula palliata(希腊衣衫故事)。其实,不仅仅服装,从文学和艺术角度看,罗马的戏剧成就也远低于古希腊。


不过罗马把戏剧院给推广了。古罗马的军队每征服一个地方,就要在当地建起围墙,然后在围墙里面修建公共浴场和大戏院(amphitheatre),随着罗马的铁骑,古希腊戏剧院也在欧洲遍地开花。罗马人还把戏院的用途给拓展了,他们把扇形的观众席合起来,做成闭合的圆形,围着中间的舞台,不过这样的舞台往往不是用来演戏,而是让角斗士做生死搏斗。今天的西方歌剧院,也常见圆形的结构,这正是古罗马推广古希腊剧院的结果。



古罗马人在今天法国Arles建的大剧院(amphitheatre)


而戏剧这种形式,在古罗马灭亡以后的西欧,也仍然是有的,特别是文艺复兴以后,西欧人重新学习了古希腊典籍,他们的戏剧发展又蓬勃起来。古希腊悲剧被西方学者看成戏剧与文学的最高成就,但是他们回顾自己的历史,发现悲剧已经终结在古希腊了,只有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里面做了最近似的努力,哈姆雷特不得不杀死叔叔和母亲为父亲报仇的痛苦,让大家回想起古希腊悲剧里那些无法反抗命运捉弄的人物。


现在在希腊,有戏剧团体一直在尝试恢复古希腊戏剧演出的传统。当代的希腊,其实与古希腊文化有断层,他们是100多年前才知道古希腊文明的。19世纪初,随着希腊的独立,知识界出现了寻找自己文明之根的民族主义复兴之旅(希腊的文化断代与寻根过程,详见下篇),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古希腊戏剧也就被一些团体刻意的复兴起来了。每年暑假期间,都有艺术团体在古希腊戏院遗址上表演古希腊戏剧,我学古希腊语的时候,曾经在课堂上看过这种演出的录像。他们甚至尝试使用古希腊语来表演。话说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像中国这种历史文化无断代的地方,3000年前的中文和现在的中文也无法直接对话,更何况断代断了两千年的希腊呢?其实古希腊语到底怎么讲已经没有人知道,不过我们知道一些大概的规则,而这些戏剧团体就根据这些规则,讲一种模拟古希腊语,用来演戏。这种精神,还是值得佩服的。



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岛上的一座古希腊戏剧院,the ancient theatre of Epidaurus,现在仍时常用来演出古希腊戏剧


近代中国被西方人的大炮打开缺口,很多人开始去西方学习,有些人也发现了“悲剧”这个被西方文学史赋予了崇高地位的文艺形式,于是王国维开始检视中国的戏剧史,发现中国竟然没有“悲剧”,最终推出关汉卿的《窦娥冤》来做中国悲剧的代表。其实实事求是的说,《窦娥冤》只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不是西方文学史定义下的人与命运反抗却不能成功的“悲剧”。中国文学史上确实没有这样的悲剧。古希腊悲剧的诞生背景是“祭神”,人与命运对抗就是人与神对抗,而中国文化没有这种影响深刻的“神”文化。既然文化不同,那也不需强求形式相同。




本文选自豆瓣阅读专栏汲冢琐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