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用300天,把90平米的家打造成了一座豪宅 | 未读视频

 汉青的马甲 2015-12-07


编辑=好同学 姜小瑁



Part - 1




叶怡兰 台湾生活美学家,饮食旅游作家,著有《家的模样》,以「享乐」为终身职业。



叶怡兰:家的模样,决定了生活的模样





Part - 2




《家的模样》 纪录了叶怡兰改造自己温馨之家的全过程。本书出版时未读君曾专门推送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查看:家的模样,决定你生活的模样 | 有读


在这之后,未读君邀请了作者叶怡兰来谈谈为何要用三百天时间重新打造自己住了十余年的家宅、其中的收获与感悟,以及她多年来对于「家」的理解。期间我们收到了上百条读者评论和提问,叶老师也相应做出了回答。希望她的答案,能帮你体悟如何打造一个安适舒坦的家。


温馨提示:点击本文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购买本书。




家 | 的 | 初 | 心



QQQ:您心中的家的概念是什么样的?

Yilan:是每个人的归属之地。不管一人或多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想回去、能够安顿能够徜徉的地方,就是家。



QQQ:你认为家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Yilan:人。有人才能成家。人能舒心舒坦安稳安顿其中,家才谓之家。



QQQ:您认为,在一个家的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什么?首先要去做的是什么?

Yilan:了解自己。包括作息习惯、需求、方式,以及对生活的理想、憧憬、追求与愿望。



QQQ:如何看清自己心的模样?

Yilan:认认真真面对生活的每一刻,分秒用心,自己的需求、向往与习惯就会越来越清晰浮现,自然就会知晓属于自己的“心的模样”“家的模样”。



QQQ:是什么激发您开展这样一场构建新家的“生命大改造”?有一个特殊的节点吗?会有担心在整装清理的过程中 突然感到后悔吗?

Yilan:我想是希望让生活更美好的强烈心愿吧!倒是没有特殊的节点,而是多年来的愿望慢慢累积至今,终究下定决心一次完成。至于后悔,可能是我的个性缘故,对下定决心之事从不回看也不后悔,此次亦然。



QQQ:叶老师您好,很喜欢您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我在外漂泊,甚至连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都没有,不过我还是很努力生活。在您装修房子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在装修房子的同时也能修饰人生呢?

Yilan:我很喜欢我的室内设计师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装修房子前,先装修你的心灵。”这回的改造过程对我而言是一个很棒的经验,彻底检视自己此刻的生活、人生以及对未来的向往,然后借由居家彻底落实和实践。获益无穷!



QQQ:如何协调夫妻双方对家的模样的不同理解?有何好的方法呢?

Yilan:夫妻之间亦然,一起投注于生活的经营里,认真专注,彼此关怀体贴,一起享受生活点滴并乐在其中,不仅双方理念与愿望与追求会越来越相似,即使有不同,也能相互理解,然后自然而然知道如何协调,取得平衡点。我的家中每一大小环节都是两人一起勾勒、追求、落实、完成。





生 | 活 | 风 | 格



QQQ:一开始您是怎么确定风格基调的呢?

Yilan:一如书中“关于,家的风格”此篇所言,自始至终我从来不曾想过“风格”一事,甚至下意识极力避免落入任何特定风格中。因为我相信,风格非为外在的硬取强加,而应从生活里、人生里,自自然然领会而后绽放。于是从头到尾都只关注种种功能和需求上的处理、解决和安排,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颜色来呈现,如此而已。



QQQ:叶老师,您觉得家具设计中实用和美观如何可以做到最好的结合和统一?

Yilan:我通常先考虑实用。无论如何一定要好用舒适,不然再好看也没有意义。至于美观,则以“是否十年、二十年后都还能觉得顺眼耐看”来评断,不被当下第一印象或浮面的花俏的颜色外型冲昏头,多看几次,细细玩味思量,慢慢就能选出真正合心合意的家具来。



QQQ:如何选取合适而又搭配合理的生活物品?

Yilan:如果觉得很难拿捏搭配上的法则,对美感驾驭缺乏经验与信心,我的建议是,不妨从“简单”做起,尽量选择样貌、造型、色彩与风格最简约基本的对象,彼此容易相互协调和合,慢慢抓到窍门有了经验,再尝试复杂的搭配。



QQQ:好看的设计住起来难道不会不实际?

Yilan:好看的设计有可能不实际也有可能实际,端看设计怎么做、细节与机能怎么妥善安排,以及最重要的,是否合乎自己的真实生活方式。



QQQ:色彩不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吗?为什么畏色呢?

Yilan:我想一来出乎先天个性的内敛好静,另外是受西方现代、极简主义甚至日本茶道美学的长年熏陶涵泳,对简约低调朴实无华之美情有独钟。最重要是坚信,在这已然嘈杂喧嚣庞杂繁乱太过的世界里,当身边周遭眼所见、身所处的环境越是单纯简净,心绪便越能沈淀清明;更多本质的、真淳的景与物与事与思,以及其中所追求的构筑的美好生活样貌与路,方更能清晰浮现。



QQQ:家具和铺装多以朴素的原木色为主,整体很统一调和,但生活其中会不会少了点活泼的感觉呢?

Yilan:我总认为,家的温暖,并非由来自色彩的缤纷,而是此中人与生活的丰富、深度与厚度。是满架藏书以及偶而添置的鲜花瓶插,是错落摆置其中的各种珍爱的、悉心寻来的生活工具器物,是家人起居相聚的身影、言说谈笑的声音和不时流动的喜欢的音乐,以及烹调食物的景象、声音与味道,穿窗而入的景色与天光……这种种,都是比有形的装饰还要更动人的景致。





功 | 能 | 区 | 域



QQQ:中央厨房应该是欧式风格只能做西餐吧?

Yilan:开放式厨房能否合用不在菜式为东方西方,而是看规划方式与烹调习惯而定。烹调清淡少油烟,排烟与通风做好,就没有问题。



QQQ:整个住宅灯光是怎么搭配的?可以详细描述一下吗?

Yilan:应都已在书中“且拥,一萦萦晕黄暖亮”一篇中完整交代了。



QQQ:很欣赏老师对起居室的定义,那如果家里有客人来,是否会因为起居室较小不方便呢?

Yilan:一如书中所言:欢聚此事,从来不见得需有固定的场域、固定的形式,大伙儿地板上随意落座也可,围着餐桌舒服喝茶也可,甚至如我家现在一样,绕着厨房谈笑吃喝做菜也可,随性随心随一己之真正所需所求所望而走,开心自在最重要!



QQQ:书籍都敞开的放在书架上不会堆灰吗?天天打扫吃不消的。

Yilan:发现这题好多人问。不知为何,在台湾,开放书柜很平常,反是有门的设计极少见,是灰尘问题不大严重的缘故吗?我一直不觉得很容易积灰惹尘、也不需要天天打扫,通常一两周、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拂拭一次即可,不会很麻烦。反倒关起来搜寻拿取不方便,另作门扇也昂贵,所以还是开架好。



QQQ:叶老师,我很喜欢您的风格,清新自然明亮整齐,就是家该有的样子和功能,但是我想问您,如果遇到承重墙不能改的情况,而设计的时候这个位置确实又应该无墙遮挡的话,那要怎么改造呢?

Yilan:居家设计,安全是最首要的,所以承重墙当然无论如何不能动。所以还是应该从设计上来调整,更改格局的方向、或用其他折衷方式解决。





装 | 饰 | 收 | 纳



QQQ:叶老师,您的家让人感觉放松,温暖。我一直以来也很希望能有这种氛围的空间,这次新房装修是未婚夫一手包办,我并未参与太多意见,其实心里是并不多满意的,然而想想自己租房过日子,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两人对装修太多各自意见也容易有矛盾,也就算了。只能靠自己以后住进去再做小的布置去改变它。老师对小陈设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Yilan:说到陈设布置,一点小心得给你参考:我向来喜欢让种种生活里的寻常对象自自然然成为家中的风景。所以,除了少数挂画与早年买下的旅行纪念物,我布置居家向来极少使用纯粹美观的装饰品,反是厨房里的锅碗瓢盘杯壶碗碟刀铲杓匙瓶罐,书房里的书册纸笔,浴室里的巾皂盆刷……只要细细选择美丽的品项,便会是最有生活味的美丽点缀。不妨试试看!



QQQ:您觉得普通人如何能够在没有专业设计师的情况下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小窝,有没有什么小技巧可以给家庭添一份温暖的感觉,让人更加舒适?

Yilan:当然不一定非请设计师不可。通常会寻求专业室内设计师的协助多半是因为有大幅改动格局或有专业工程施作的需求,若没有大动工事的必要,也许稍微作一些粉刷,适度改变居家的陈设,添购一些喜欢的家具,改变照明的方式,以“布置”取代装修即可。至于技巧,可以视季节流动适时更换布品或家饰,营造一二喝茶的、看书的舒服角落,都是可以简单轻松让居家面貌一新的方法。



QQQ:家里住久了,对于旧物件总是不舍的丢掉,有回忆有感情。但是有些确实不再用了,那么应如何取舍呢?

Yilan:我很喜欢日本居家整理达人近藤麻理惠的一本书名:《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虽然其实我并没有读过这本书,但很巧的是,从装修过程一直到现在,我在决定每一件家中对象该舍该留时,也都是以“怦然心动”为标准:是当下立觉牵心留恋非有不可,还是可有可无其实很久没用到单纯只是弃之可惜,若为前者便留、后者则定然舍掉。人生在世,始终最珍贵的是空间、是余裕以及自由,没有任何一件对象的价值高过此。懂得这一点,取舍都不再困难,甚至连往家里添东西的欲望都会渐渐淡去。



QQQ:我的新家不小,有135平米,可是为什么总觉得想收纳东西却觉得东西没有地方放?

Yilan:如果觉得面积不小、却无处收纳,最可能的应该就是东西太多了。舍,向来是最好的收纳。在有限空间里,无论如何一定要有取舍,才能真正住得宽裕舒服。



QQQ:在装修和日常生活中如何平衡东西的“取舍”?有些东西也许以后能用到的啊。

Yilan:我的经验是,如果一两年内用不到,之后几乎也不可能再用到。为了虚无缥渺的“可能”而硬生生占掉宝贵空间,太不划算了!



QQQ:家里有些东西放外面觉得乱,收起来又用着不方便,有什么好的收纳办法么?

Yilan:可谨守“各安其位”与“触手可及”原则,属于何处、会在哪处用到,就一定只在该处或近处收纳。同时将所有对象工具道具按照使用之频繁程度做好区分,尽量在一伸手一弯腰最多一旋身范围内便能轻易取收,是最有效率也方便好用的收纳办法。



QQQ:叶老师,当我看到您家里的藏书时着实震撼到了,您是怎样收纳整理那么多书的呢?想问您为什么不是买一个更大的书架而是选择把部分的书舍弃掉呢?

Yilan:书籍我通常习惯分类开架陈列,好看且方便查阅。不管是书或是其他任何对象都一样,如果不舍,任其越累积越多,最终束缚与负担只会越来越沉重,永远得不着自由。舍即是得、少即是多,年岁越大,越是明白此中道理。





预 | 算



QQQ:预算有限,但是又想要好品质,到底应该选价钱昂贵质量好的家具,还是省钱选一些差一点的呢(就是品质没那么好的,但样子符合,用的时间没前者长)?

Yilan:因为喜欢和对象十年二十年长长久久相伴,我通常倾向选择质量好又耐用耐看的家具。但无论如何“量力而为”很重要。我的原则是,如果一时间找不到合意同时也能负担的家具,便宁缺也不迁就。毕竟家是恒长的,不一定需要一口气第一时间所有东西都买齐都到位,慢慢添购慢慢增加反而更有乐趣。另外,这几年越来越喜欢二手家具或旧货,老家具的材料和做工都比现在好,价格也平易,且有挖宝的乐趣,值得考虑。另外,若预算不足,不妨局部或小规模、甚至是以“布置”取代装修。



家的模

叶怡兰 著


关于家的答案,就在家中的所有细节里。|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