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慧传奇(之)──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连载三)

 圆二书斋 2015-12-07

大慧传奇(之)──

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生灭任生灭,心自寂寂

  听完师父对三法印以及一实相印的说明,相信大家对佛法都具足了正知正见。如何将理论上的正知见化成生命的真实体验,那就是禅修的真正目的!

  若不能从修行中真正体证一实相印(即清净的本体),向外寻觅追逐,不管你怎么辛苦努力,都叫做外道。何谓实相?大乘经典说,一切诸法不出一心!这个心当下具足如恒河沙般的微妙功德。

  这个「一心」不像外道的「神我」,是经由对三法印的正知以后,汇归到心上来修行用功,但不是教我们执着在心上面,必须透过三法印的认知,体会到一实相印的真实受用。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涅盘寂静,就是一切诸法究竟的实相、真正的本体。一切诸法本来就是寂灭的,从古以来都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本来寂静无为,在圣不增、在凡不减,这就是我们的清净本体。

  六祖悟道以后说:「何其自性本来清净,本不动摇,本不生灭。」这个清净的本体,不离我们眼前当下这个身心,如何体证它,就是我们所要努力用功的。

  如果我们证得涅盘寂静,当下即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无常无我故空寂无相,无相又不碍万象森然,这就是一真法界,诸法的究竟实相。

  我们如果能够体证到法法皆如,从事中见理,证得诸法清净的本源,平等不二;并知道从本起用,即是所谓从清净本源能流出种种万法,所以万法当下即如,如如又不碍万法的生起。这就是诸法常住,法住法如。「法如」就是指寂灭无为;「法住」就是不妨一切诸法森罗万象的存在。所以古德说:「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因为一切诸法当下就是平等,平等之中又有它的差别,这就是实相。

  诸行无常,心有生生灭灭,生灭的是思惟、念头,但是这一念的本体当下是寂静无为的。因此,「生灭灭已,寂灭现前」,不是等到「生灭」灭掉的时候「寂灭」才现前,当下寂灭的万法就是清净的本源。

  因此,禅宗的修行,只要能够知道当下这一念心是无常无我的,究竟本来寂静,然后不执着它、放下它,就是如六祖所说,在日常二六时中,无论行住坐卧,常行直心。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观照一切万法,生灭任生灭,我心自寂寂。

  在这些认知之下,如何把它化成生命真实的体验,那就是参禅的工夫!如果你真的体验到了,无论祖师的机锋如何滑溜多变,你都不会被带得团团转,否则,死在话下,就没办法把正知见化成我们生命的体验。

  读再多、看再多,仍然是佛陀、祖师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要透过禅七的努力,变成我们生命真正的觉醒、真正的受用,那才是我们参加打七的目的!

  如果没有以这样的愿心、这样诚恳的态度来努力,过了这七天,你怎么来还是怎么回去,生死未了,大事未明,没有办法变成你生命的觉醒和力量。所以要清楚的认知,并下工夫去努力!

  生死迅速,无常可怕,若大事未了,古大德形容「如丧考妣」,哪有心思去计较身边其他事情?哪有心思去贪恋身心怎么样呢?很多人到此时此刻,方法还用不上,更别说绵绵密密的照顾话头,心还是没有办法安定下来,仍然非常散乱。

  生死心不切,从你们的身心行为上显现出来的,就是无所谓的样子,没有精进努力、为法忘躯的决心与毅力。用这样的小心小志,想要求得大道、了生脱死,那是做梦也梦不到的!

  像二祖神光,为了求法,好几个月不眠不休,甚至大雪已经埋到腰际,才终于感动了达摩祖师回过头来,问他:「你要求什么?」他说,我要求大法。达摩祖师说:「用这样的小心小志,要志求无上大法,可能吗?」于是二祖断臂以示求法的决心。

  我们问问自己,有这种决心毅力吗?还是你们对生死根本不觉得可怕,反正随它去;还是说,我们的聪明智慧超过二祖神光,所以可以偷懒懈怠、不需用功?

  请位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修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自己相应多少,点滴清楚在心头,别人帮不了你的忙、也成就不了你,完全要靠自己自度!


  善知识,是当我们迷的时候,告诉我们怎么修、怎么行,如何达到修行的目的,路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如果不能够真正发起大愿、大行,要想在这短短七天就明心见性,那是痴人说梦。

  要怎么样才能真正的落实?唯有一心一意,老老实实,不分昼夜、不分任何时刻,紧紧的抱住、紧紧的参。但是,我讲过,参话头不是念话头,如果念它,就跟数息一样,没有慧的作用。所谓的正知见就是慧的真正显现,把诸法实相清清楚楚的在心上印证体验;如果只停留在心的安定平静、不起任何心思杂念,那只是空空的死定,没有用。

  希望大家要真正去体验诸行无常。既然无常,为什么放舍不下?为什么被它系缚?就像六祖讲的,前念、后念、今念,每一念都念念相继、分别不断,这就是系缚,就是被绑住了。所以,在用功的时候,不管起任何念,清净的、染污的...所有一切念都要放下,只注意现前的这一念。

  这一念是什么?就是清清楚楚觉照当下,这就叫一相三昧,也叫一行三昧。一相是法界一相,法界一相就是实相,而实相就是寂静无为。你把它化成真正生命的体验,那才有用,否则一切文字义理知识的了解,对于了生脱死、明心见性,没有任何帮助。

  古代的祖师大德,就是透过生命的体验,把一切经教的认知化成接引众生的善巧方便。这些接引众生的方便,都不离经教的体悟,所以不是祖师的师心自用,瞎说瞎编;而祖师禅的奥妙之处,在于不染上经教文字的执着,又能发挥出每人生命的神通妙用

  就禅定的解脱而言,无论小乘的次第禅或大乘的如来禅,都是不离经典文字的说明及循序渐进的修行,唯独祖师禅是教我们言下立见本心、直见本性,不假外求,当下圆满具足!

  为什么圆满具足?为什么不假外求?都要真正的用功落实、用心体证,才能化成我们生命真正的力量。(待续,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