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

 伊人1179860687 2015-12-07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

 

中学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明显比其他学科低,因此,中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培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我认为有必要阐述关于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热情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在兴趣的诱引下学习语文,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

在农村初中,孩子们是比较单纯的,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进入了初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的家庭教育几乎为零,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得他们在成长中出现了许多缺陷,需教师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由以往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心灵沟通的知心朋友,多和学生交流,谈谈学习,谈谈生活,谈谈未来,增强师生间的了解,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师生间的代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基础。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

学习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索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能力,不仅与其知识储备和智慧有关,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学习的求知欲密切相关。然而,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是凭空产生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最有效策略,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疑,提出问题。那么,如何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习呢?

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大胆提问。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进学生,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多用鼓励的语言,以宽容心对待学生,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启发,树立其自信心,这样,学生就没有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其次,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当老师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时,思维已被启动,意识越强烈,思维越活跃,越深刻。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争相提问,并让其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就特别有兴趣。在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越高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从而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中,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契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如果长期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来授课,传递的信息量小,速度慢,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在营造气氛、帮助理解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教师可以利用录音设备为教学服务,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理想》等抒情散文、诗歌时,让学生聆听录音,既可以起到为学生正音的作用,又能使学生强烈地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多媒体具有丰富的音频和视频功能,可将文字符号变成可感的形象,通过视听感觉器官对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因此,多媒价的运用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起初可以放《红楼梦》的主题曲来营造课堂气氛,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可以放映几张人物剧照,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相比较,进行热烈讨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信心就像一个人的耐心、恒心、爱心一样,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同样需要唤醒与点燃、培养与锻炼、实践与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地唤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语文教师在课堂评价、作业批改、考试评定等方面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树立学习的信心。不仅课堂中要有亲切的语言、微笑的面容、鼓励的眼神,而且应该注意在作业批改、考试评定中挖掘积极因素,重在鼓励。教师要多赞美学生,一手好字,一篇优秀习作,一口漂亮的普通话,甚至一个奇妙的构思,一句出色的语言,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教师应关注班上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要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差生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学好语文表示充分的信任,鼓励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念,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在语文学习中时刻关重学生说的训练。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自制头饰、道具,进行故事情节表演。小组间再展开比赛。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真正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还可以努力营造竞争氛围,激发学习主动性,适时设计如“夺红旗”、“开火车”、“我是小作家”等游戏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也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