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a Güler | 伊斯坦布尔的眼睛

 真友书屋 2015-12-10
Ara Güler的作品
伊斯坦布尔一直是一座充满帝国遗迹的城市,这个城市特有的“呼愁”(土耳其语“忧伤”的音译),早已渗入伊斯坦布尔人民的身体和灵魂之中。
在土耳其作家帕慕克(Orhan Pamuk)的笔下,“呼愁”有其麻痹的一面,这个在东西方夹缝中生存的城市,有面对西方他者观看时的不安,也有凝固在城市空气中的集体乡愁等待排遣。
Ara Güler的作品
在帕慕克《伊斯坦布尔》的书中,有许多黑白老照片,这些照片搭载着帕慕克的文字,直勾勾地注视着你的眼睛。

而这些照片,都来自同一个人——Ara Güler。

Ara Güler
1926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Beyo?lu地区的一户亚美尼亚基督徒家庭。因为作为富商的父亲在艺术界拥有广泛人脉,所以他很小便受到艺术熏陶。高中时曾经加入电影俱乐部,还跟随现代土耳其戏剧之父Muhsin Ertu?rul 学习戏剧。但在1950年,他放弃了电影之路,进入伊斯坦布尔大学学习经济,并且成为了报纸Yeni Istanbul 的一名摄影记者。

Ara Güler眼中的伊斯坦布尔
加拉塔(Galata )大桥
苏丹艾哈迈德(Ahmed)清真寺
博斯普鲁斯(Bosphorus)海峡
加拉塔萨雷(Galatasaray)广场
除了拍摄圣索菲亚大教堂、加拉塔大桥等世界闻名的伊斯坦布尔景点,在1950、60年代,Ara Güler还走入茶馆、小巷、废墟,拍摄公车、婚礼和墓地,呈现出完整的伊斯坦布尔众生相。而他照片中所透露给大家的,正是这座大城的活色生香,但又无可避免的,带着那么些许“呼愁”。

也正因如此,Ara Güler被称为"the Eye of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之眼)or "the Photographer of Istanbul"。
咖啡馆里沉思的男人
药剂师和他的老式药店
买牛奶的男孩
墓地里的母女
在加拉塔(Galata)码头的告别
售卖熊皮和其他动物皮毛的商店
60年代,Ara Güler结识了布列松和马克吕布,受邀加入了马格南图片社。之后的他去往很多国家,并且为许多政治家和艺术家拍摄,例如,达利和毕加索。
萨尔瓦多·达利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但无论怎样,Ara Güler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依旧是他镜头中的伊斯坦布尔,这座大城独一无二的“呼愁”经由他的Leica相机,直沁人心,成为摄影史上永恒的记忆。

JIC书籍推荐
伊斯坦布尔
作者: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一座城市的记忆
原作名: Istanbul
译者: 何佩桦
出版年: 2007-3
页数: 352
ISBN: 9787208068223


更多优质作品请前往JIC Bookstore购买,或致电我们进行预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