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家长应该怎样的引导!?

 昵称29427963 2015-12-12
咱老师:聊城教育第一自媒体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面蓝字咱老师”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儿童心理学表明,孩子从一出生,就是一个对环境有着浓厚兴趣的积极探索者。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与神秘,这种新奇感与神秘感激发了他探索世界的兴趣,促使他去寻找答案,学到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知识,促进了各方面智力的发展。也许有人会质问,既然孩子对万物有这么多的兴趣,为什么到后来这种探索世界的热情消失了呢?或者说我怎么看不到他身上存在哪些兴趣呢?

兴趣的发展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自觉地延续,凭着这种强烈的、旺盛的、持续的求知欲,不断主动地学习,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当然还要父母最基本的支持;一种是自发地熄灭,当失去好奇心的时候,或没有新的刺激、没有良好的环境激发的时候,兴趣也就象转瞬即逝的火花一样消失了;一种是人为的阻碍,这通常表现为被一些不懂儿童心理学、没有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们轻易地扼杀在摇篮之中了。可见,孩子一开始对事物产生的兴趣就象还在孕育中的幼芽,脆弱而又不稳固,稍不加注意就会被不留心的家长忽视或踩死;若不去给它浇灌施肥,不去小心呵护,就会夭折。这样的话,当然觉得自己的孩子对什么都没兴趣了。

  而兴趣却是学习的动力,成功的基石。美国心理学家伯克曼说:“兴趣是人们行为的动力。”有了某种兴趣,才能积极地、主动地、充满热情地去发展这种行为。纵观瞩目举世的科学家的童年,如达尔文整日观察花鸟虫鱼,牛顿看苹果落地,爱迪生孵蛋的故事,诺贝尔对火药的着迷,就说明了他们从小对未知世界产生强烈的兴趣,推动着他们不断学习探索研究,说明了童年时代产生的兴趣导致一个人将来的成功。既然儿时的兴趣这么重要,又这么不易维持,父母们该如何去发现、挖掘、培育兴趣的幼苗,使之长成参天大树.

  第三,及时强化巩固,不断创造环境。

当发现了这种兴趣亮点时,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设各种情境或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以巩固延续这种兴趣的幼芽。

 

比如,对于爱拆拼东西的孩子,家长应多买些拆拼玩具,如积塑、插片、变形金刚等,孩子爱玩泥巴,就给他买橡皮泥,去引导他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构筑他心目的城堡;总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父母要给予耐心的引导、解答,并尽量引向书本。只要你当了父母就知道,所有孩子都爱玩水,孩子在玩水时,不要因为怕弄湿衣裳而横加干涉阻止,而是卷起他的袖子,给他胸前围上围兜,在尽量不弄湿衣服的情况下,让他尽情地去玩水,于是,他象做实验一样,把水从这只杯子里倒入那只杯子里,从大口瓶子里倒入小口瓶子里,家长在旁边指导,不断增加游戏难度,以锻炼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孩子玩水玩得很痛快,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水为什么会流动呀?为什么水没颜色呀?它从哪里来的……”可以找来有关水的图文并茂的书,给他解答,从家中的自来水讲到井水、江水、海洋,从雨水讲到干旱,从液体讲到气体、固体等等.  

他对广告牌上的字感兴趣时,家长便不失时机地把广告牌上的字教他念好几遍,回来后,立即写出这几个字加以强化,可以引导他识字.用卡片、黑板写上不少字教孩子认,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让他多接触汉字。由识字的兴趣引发了对图书的兴趣,爱上了故事,一字一句读故事过程中,他的识字量也大增,更早地进行独立阅读了。这种由被动识字——主动识字,由认单个汉字——读一串句子——整篇阅读,一步步从低级的识字兴趣到高级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尽早地接触书籍,打开认识世界、探索知识的大门。

扑克牌,有许多花样,从数数、排序、比大小到累计加法等,都是从玩牌中轻松学会的。趁他兴趣颇浓的时候,利用散步、吃饭机会,结合当时场景,编些简单加减应用题让他做,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常与他做比赛游戏,如比赛口算,看谁算得快。长期的训练,使他对数字产生爱好.

爱看如何放映影片,为把这种兴趣延长、强化,抓住他喜欢看转动的东西这一兴趣,带着他去看类似的事物如让教他自己放录音带、VCD碟片,并把机盖打开,让他观看它们怎么转动工作;观察汽车轮子的转动、电风扇的转动等等。

  扔石头的游戏,把这种扔石头的游戏丰富化、扩大化,就不断引导他:“你换颗大点的石头扔下去,会怎么样?”“树叶扔下去呢?”“为什么石头会沉下去,而树叶却不会呢?”不断提问,引导他去思考,不断鼓励他去尝试各种玩法,以开拓他的想象思维、扩散思维,最后再给他讲解有关浮力的知识。我经常这样有目的有意识地陪伴他玩耍,寓教于乐,使他养成了喜欢思考、认真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从小培养起了对知识的渴求、对科学的兴趣。

  

最后,对于兴趣的培养,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培养一项兴趣不易,巩固一项兴趣使之长久,更不易。孩子的注意力极为短暂,兴趣容易转移,“朝三暮四”是常有的现象,也许此一时渐趋冷淡,彼一时又重燃热情。这时家长就要开动脑筋,不断变换方法,创造多种环境,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以继续延续发展这种兴趣,直到让这种兴趣深植于心。切不可看到孩子一时对某种兴趣的减退自己就先打退堂鼓。

二、不管培养起什么样的兴趣,它都是一项长期工程,贯串整个未成年期。

 父母在培养兴趣时,要以发展的、动态的、乐观的眼光来正确看待孩子的兴趣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急不躁,做到“润物细无声”,只求过程,不问结果;只管默默耕耘,不要锱铢必较。

  三、对待孩子正在发展中的兴趣,父母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体验其中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有了快乐感,才有继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多启发思考,少给现成答案,不断激发他的好奇心,推动他不断向前探索。

  四、要客观对待兴趣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兴趣火花一定都能变成成功的播种机,但是,多发现一种兴趣,就多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多培养一种兴趣,就多一项生活的乐趣。作父母的应尽的责任,不是考虑这种兴趣幼芽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而是要以最大的努力去播种它、栽培它,使它尽量长成大树。

  只要有童年就有兴趣,只要有游戏就有兴趣,兴趣无所不在,也无所奇不有,它就潜藏在孩子的生活当中,每个孩子身上都闪耀着各种兴趣的火花,就看父母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兴趣的眼睛,有没有有一双抓住兴趣的手,有没有一份引导兴趣的技巧,有没有一份培养兴趣的耐心。


咱老师
微信订阅号:zanlaoshilc(←长按复制)

咱老师,持续关注连载分享聊城教育信息和高考、中考、小升初、幼升小的招生第一资讯和考试数据分析,提供最专业的教育、考试指南。

为您的孩子关注微信订阅号咱老师在:zanlaoshilc。微信号:zanlaoshiwx

QQ家长群号:386676866 学生总群 153802591

网址http://www.

长按指纹识别二维码,关注咱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