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最美的声音丨评弹建团五十周年 1965年至2015年,从沙洲县人民评弹团到张家港市评弹团,再到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光阴如梭,谱写出一首“出人、出书、走正路”的华美乐章。 1962年,沙洲县建立。1965年,苏州市委应中共沙洲县委的请求,从苏州市五个团体(苏州人民评弹团一团、二团、三团,百花评弹团,火箭评弹团以及曲艺联合会)抽调19名演职员,组织评弹艺术表演专业团体,支援沙洲县文化建设。
苏州市决定从各评弹团选送一批同志去沙洲建团,我(刘家昌)原是苏州市文化局的派团干部,此时受命下基层带队。当初建团时,这支队伍是老中青”三结合“,评话3位演员:张国良是说《三国》的,已是名家,张少伯说《隋唐》可称是老将,张儒良当年仅25岁,而说《三国》已有10年,另有弹词演员14位。人数虽然不多,但年富力强。 1965年11月15日,19名演职员工在离苏赴沙时,有苏州市委、市文化局领导,各评弹团团长等同志在光裕社聚会,举行欢送仪式并合影留念。沙洲县文教局顾向群同志来苏迎接团队。当大巴车达到沙洲,在汽车站就有沙洲县锡剧团和杨舍镇文艺宣传宣传队全体同志列队欢迎,彩旗招展、鞭炮声声、锣鼓喧天,将团队迎接到了县委招待所安顿。 12月21日,沙洲县人民评弹团成立大会在位于青龙桥的县文化馆会场举行,场内座无虚席,十分热闹。副县长张雨霖宣布沙洲县人民评弹团正式成立,希望19名演职员工努力学习、创新说新、深入基层、全心全意为工农兵服务,同时要求全县各行各业支持评弹团的工作,使大家备受鼓舞。 1966年2月,《人民日报》报导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全团组织学习,热情高涨,连夜创排中篇评弹《焦裕禄》,到县影剧院公演,反响极好,县委即要求在全县26个公社巡回演出。每到一地,就受到群众欢迎,一个书场容纳不下听众,当地就开放棉花仓库作为临时演出场地。评弹团受到表扬和重视,县里决定将县招待所的后院部分房屋划给评弹团作为团部和演职员工宿舍,同时发给每人钢丝床一张、棉胎一条,吸烟的同志每月配发精装大前门烟一条,各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 老团长:刘家昌、张儒良 五十年来,张家港市评弹队伍不断壮大,从名重一时的“三国王”张国良、“琵琶一怪”李子红,到为人称道的著名表演艺术家张少伯、张儒良、王楚人,德艺双馨的精神传统在传承中心代代相传,今天,国家一级演员、“牡丹奖”获得者季静娟及王智雄、叶桦、陈美东、殷琴、戴芳等一批优秀中青年演员已接过前辈的衣钵,成为本土评弹界的中流砥柱。 张国良 著名评弹艺术家,以演出长篇评话《三国》最为著名。被誉为“活鲁肃”、“三国王”。 张国良先生出生于评弹世家,其家传的长篇评话《三国》是苏州评话界最全的。他从桃园结义开始到三国归晋,每天演出,能说一年多。他的角色分明,书路清晰,各种评话技艺全面。
李子红 著名评弹演员,以演唱《杨乃武与小白菜》享誉书坛,尤其一首精妙琵琶伴奏,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琵琶一怪“。
张家港评弹老前辈演出剧照
现团内主要演员
五十年来,张家港评弹艺术精品层出不穷,诞生了长篇《三国》、《法华庵》、《赵匡胤》、《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中篇弹词《长江风云》、《球拍扬威》、《牵手》,短篇弹词《良心》、《港城大义》、《重逢》,评弹小组唱《送果篮》、《最美的病人》,评弹专场《兰考情》等一大批艺术瑰宝。
兰考情
送果篮
牵手 五十年来,张家港评弹艺术影响深远,不仅在群星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曲艺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江苏省文华奖、芦花奖、五星工程奖等重大文艺活动中获誉频频,其演出足迹遍布香港、韩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听到了张家港最美的声音。同时,每年组织开展公益文艺巡演“村村演”、广场文艺“周周演”、文明书场“天天说”2000多场次,推动“地方曲艺进校园”,让评弹艺术在基层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庆祝张家港市评弹艺术传承中心成立五十周年 ◆◆专场演出
时间:2015年11月29日下午14:00 地点:长春园书场(暨阳中路17号)
1.评弹小组唱《张家港好风光》 演员:全团青年演员 2.弹词开篇《莺莺操琴》 演员:陆建华 3.评话《康熙私访》 演员:王池良 4.短篇弹词《焦门家风》 演员:陆嘉乐 季静娟 戴芳 5.弹词开篇《草船借箭》 演员:秦建国 毛新琳 6.弹词开篇 《不怕难》 演员:金丽生 伴奏:李子红 7.弹词开篇《故道夜思》 领唱:陈美东 伴唱:季静娟 王智雄 叶桦 徐炜 陈晓忠 李国华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