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 载】赵松雪:旧时王谢堂前燕 六十四、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六十五、赫赫桓拨 仰如日星 ■吴梅影

 杨关桥 2015-12-12

 





六十四、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道升坐在小院中读书,高大的桂花,时不时飘落一点两点金色的星星小雨在她肩上,此时,吹来一阵风儿,更摇落一地急雨。近旁的芭蕉,在这北方的深秋,依然苍翠如许。微微有些寒意了,她收起手中书画,走入室内。

  母亲说:“道升,你看这孩子,刚才竟然拿着你的笔,试图蘸墨书写呢。”

  母亲抱着的赵雍“呀呀”挥舞小手,微眯着眼睛,活泼而健康,并声声叫唤:“妈妈妈妈。”

  赵亮站在旁边倚门啃手,这个四岁多快五岁的赵家长子,身体瘦弱,寡言沉默。因常常生病,赵孟頫、管道升亦不强求于他,只偶尔教导一些学识,至今还未正式延请老师开蒙。倒是弟弟赵雍,看起来聪明伶俐,刚满两岁的孩子,居然懂得察言观色,行动常常出人意料,因此道升更喜欢赵雍些,常说:“吾儿阿彪,确实是虎虎生气呢。”生于虎年的小儿子,她把他唤作阿彪。

  去年深秋,朝廷任命之后,赵孟頫返回吴兴,接上全家,与他共同来到这北方之济南府上任。赵孟頫是憋得太久了,这到济南,正如他前些时日所绘玉骢马上红衣男子,信马由缰,生命揭开了新的一页。赵孟頫十一月初七至济南,二十一日马不停蹄上任独理府事。上头的达鲁花赤喜寿虽说是蒙古人,但是性格温和,对中华文化敬仰有加,只要于民有利之事,他均赞同赵孟頫施行。而今赵孟頫所任同知,相当于从前的副知济南府,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大小事务,事无巨细,需加应付;为政一方,造福于民。

  道升和母亲正带着孩子在清凉宽敞之院落嬉戏,赵孟頫公干完成归家来了。

  此时已近傍晚,道升说道:“还没吃饭吧?等奴家吩咐下人,去给郎君热饭菜来。”

  赵孟頫拉过背后躲着的小人儿说道:“道升,我带回一个孩子,他本是江南孩儿,因唱得几句好曲,被人当作‘巧儿’卖出。唉,而今这北地之人,喜欢江南孩子灵巧慧黠,因而人之买卖竟成为集市矣。可怜我江南多少孩子,因为一技在身,被当作取悦他人玩物买卖……今岁朝廷诏禁乞养良家子为名转相贩卖及强行掠卖平民者,可说是解救孩子善举。我见孩儿可怜,无父无母,就收养了他。此后,就让他住在家中。秋天来到吾家,‘艳秋’也,唤他作‘砚秋’吧。”

  孩子十二三岁年纪,眉清目朗,看样子十分灵秀。

  第二日,赵孟頫要去查看他近日于济南府所兴建学宫,带上了砚秋。

  学堂之中,有大大小小的孩子若干,多数是穷苦人家之子弟,分为各间房舍教室别类教诲。赵孟頫近日公余,征得达鲁花赤喜寿大人的同意,拨些专款,修建房屋,延请导师,落成此学宫。

  刚走到学宫门口,就被一老者缠住:“大人,请收下小民之调皮孙儿跟从大人读书学习,以使此野马成为可用之才。”

  赵孟頫说道:“随我来吧,先考校一番。”

  经历了宋亡的深沉悲哀,而今赵孟頫一心一意做事,不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他所办学校里,不但要求学生读书,还教给算术、天文等知识。有一次,郭若思大人来济南府巡视,赵孟頫还请他前往学校,为学生演说讲解。

  闲暇之日,赵孟頫留心典籍,肆力于文字书法绘画,并作《淄川县学记》。昨日晚间灯下,他以楷书作司马相如、扬雄等汉晋名家七赋,今日早上起来,郑重交与儿子赵亮,说道:“赵家子孙,书画乃是基本功夫,为父所书,供儿临池学书所用。过些时日,为父为儿延请名师开蒙。”

  赵亮默默点头,他看着父亲,眼神中有崇拜有敬畏。

  巡视完毕,赵孟頫信步走入旁边庭园,此是从前张姓豪族的庭园,更早之前,是词人李清照易安居士之住所。

  赵孟頫心想:“世事如流水。李清照、赵明诚,词章、翰墨、金石,我中华文士最为喜爱倚重之雅事,赌书泼茶,鸣琴焚香,均已悠然远去,让人至今追思怀想。”

  喜寿及赵孟頫增修学垣殿外石栏周遭,两庑穆深广阔,长松茂柏交荫其上,散发阵阵清幽香气。让人一走近,文墨书香薰然。赵孟頫是越来越喜欢济南府了,越来越喜欢这花了自己许多心血之学宫。每日,他几乎均要过来巡视;每来,均依依不舍,仿佛和自己情人相别。举目望去:历山在前,明湖居后,华峰峙左,棘闱列右,芙蓉泉之水由梯云溪而北,复循宫殿而东,入于泮池。“山、水,均来为吾之学宫护卫矣”。他更望向高处,圣殿前栋高悬他前些时日所书擘窠大字“万世师表”,旁边立着一块石碑,赵孟頫说道:“此块碑石,要留给博学慎思兄长刘敏中来写。”

  刘敏中端甫,是赵孟頫相识不久即引为知己之朝中好友。

  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敏中任监察御史,总制院官桑哥于朝中专权,横行不法,张狂霸道,朝野没有敢说一二者,独有刘敏中上书弹劾,道:“国法家规,应该分明。”但朝廷不予理睬,刘敏中愤然辞职还乡。前年桑哥下台,去年初,刘敏中才又重返京师复职。

  “敏中平日,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每以时事为忧,或郁而弗伸,则戚形于色,中夜叹息,至泪湿枕席”。“端甫兄真道德君子、清洁完人也”。

  深秋天气,大明湖好似一张巨大的彩色画卷轻轻随风翻舞滚动。微波荡漾,芦花飞舞,水鸟翱翔,亭榭星星点点点缀其间,南面千佛山倒映湖中,形成浓淡相间水墨山水,仿佛故乡苕溪秋色。赵孟頫、管道升携手站立北极阁上,依阁南望,远山近水,楼台烟树,皆成图画。


六十五、赫赫桓拨 仰如日星


  “今古几齐州。华屋山丘。杖藜徐步立芳洲。无主桃花开又落,空使人愁。

  波上往来舟。万事悠悠。春风曾见昔人游。只有石桥桥下水,依旧东流。”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岁在甲午之春。济水之中,大运河上,赵孟頫站立船头,轻轻吟此《浪淘沙》。前日离开济南府衙时,得到消息,元世祖忽必烈业已驾崩,享年八十高寿。

  “东海西山壮帝居,南舡北马聚皇都。一时人物从天降,万里车书自古无。秦汉纵强多霸路,晋唐虽美乏雄图。经天纬地规模远,代代神孙仰圣谟。”此是去年通惠河开通时,他写下的《钦颂世祖皇帝圣德诗》。而今斯人已逝,扪心自问,他这首诗夸张么?是抒发自己真心么?有多少马屁?多少吹嘘?

  他望向大江波涛,对自己说道:“我并没有虚夸,没有昧着良心。比起徽宗钦宗高宗理宗度宗等弱宋之诸多君上来,世祖皇帝可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就是和我没得亲见风采之太祖太宗相较,想来亦是毫无逊色,堪称一代英主。”

  此时,船家走过来,说道:“老爷,天晚,开饭了。”他回过神来,随船家走入舱内。

  说忽必烈好,不光是因为他对自己好。记得那年刚入朝廷不久,骑马打御河过,行至东御墙外时,路险,马失足跌坠于河。他浑身水湿去尚书省,忽必烈才一听说,马上下令并责备桑哥:“速速移筑墙稍西二丈许,以后决不许此等事发生。”他才是一个新附之小小五品赵宋王孙啊。赵孟頫怀想宠爱自己无比之诚挚温厚皇上,眼泪夺眶而出。是的,在他心目中,世祖皇帝就是和蔼良善之亲人,像自己的父亲,更像从未谋面之祖父。

  船家是个精明强悍之中年汉子,他边端饭菜边问赵孟頫:“皇上驾崩,而今圣朝无主,官老爷可知谁将承继大统?”

  赵孟頫微笑摇头。

  沉默许久,他接着对船家说道:“世祖皇帝,他的包容胸怀,他的远大作为,不仅只是草原方寸、弯弓大雕。他开创了而今这我诗中所咏歌之‘大哉皇元化,四海无交兵’‘人生属明时,四海方太平’大元盛世。”

  船家搭话:“确实,而今日子不同战乱。特别这运河一通,经商之人来到,我驶船之人生活好过呢。”

  “世祖皇帝颁行《授时历》,全面凿通大运河,重农兴商。四海升平,战争停歇。他以深仁厚泽涵养国家万民……近来几年,更轻刑薄赋,兵革罕用,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而今我等,行旅万里,宿泊如家,诚所谓如斯之盛也矣。”赵孟頫不顾船家听得懂不,自说自话。

  世祖忽必烈自开创金莲川幕府“思大有为于天下”“征天下名士而用之”,启用儒士襄助,到而今三十多年快四十年,由郝经、窦默、刘秉忠、姚枢、许衡等诗文言论可看出,汉人儒士对蒙古之忠心之竭力付出、对大元之国家认同,超越好多宋人对赵宋朝廷的忠诚及认同甚远。当日郝经出使宋,据闻,在宋之朝廷中,面对诸多儒士侃侃而谈,每说均要称道忽必烈“资赋英明,乐贤下士”“观其得度,汉高帝、唐太宗、魏孝文帝之流也”。而今经过这些年的观察相处,“吾认为郝经之言,真实不欺也”。暮色四合,赵孟頫走回船舱。

  灯火摇曳,他对船家侃侃而谈:“说及郝经,有一段故事呢。当日郝经,出使我宋,被贾太师扣留关押,仍以忠义激励随员:‘死生进退在于彼国,吾惟有一守节不屈耳。望各位将个人之安危,置之度外。吾祖宗以来,七世读书,宁可为不忠不义,以辱中州士大夫乎?!’此才是读书人的楷模啊。可是,勿需责备留梦炎、叶李不忠,希望将来,也不要过多责备我赵孟頫吧。以赵宋当日当时,真值得我等为之生为之死么?吾爱吾的大中华和百姓,但是不爱那草菅人命、糟蹋百姓的弱主昏君,豺狼般凶狠的武官、鹰隼般贪婪的文臣。是骂名还是清誉,留给时间去评说吧。我只求对得起自己良心,不欺上瞒下、仗势欺人。”

  看他激动如此,船家只好连连点头:“老爷说的是。”

  “郝经被囚之后,还曾将帛书系雁足,试图仿效传说中苏武‘鸿雁传书’,给忽必烈寄信呢。后来元人果然在汴京获雁得书,帛书诗云:‘霜落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缴,穷海累臣有帛书。’诗后落有款识:‘中统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获者勿杀,国信大使郝经书于真州忠勇军营新馆。’”“就是我曾经所任职之真州啊。他被贾似道拘留真州达十六年之久。‘中统十五年’,他还不知道蒙古早已改元至元了呢。至元十一年,大宋已是强弩之末,我那时已从真州归返吴兴了吧。”思及往事,他停顿片刻,接着说道:“郝经书帛,至今还保存于大元秘书监,世祖皇帝下令,要传与子孙永宝,纪念这个对国家忠心无二之臣子。”

  元灭宋之后,很快下令废除宋经制总制等苛捐杂税一百多项。桑哥死后,朝廷更多次减免全国及地方的地税和地租。江南的士民渐渐由亡国之后的痛恨、诅咒、抗拒,游移、徘徊、观望,走向了归附并拥戴朝廷。

  而今回返江南,江南人极少在他背后指指点点,二十年的光阴,平复了仇恨、怨气,忘却了杀戮、鲜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等丰碑自在人民心中。而今的大多数士人,所思考的乃是为新朝效力,为百姓做事,就连戴帅初兄,亦有所改变呢。兄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正式受聘奉化养正堂师,以己才学,造福后学。

  最近和兄书信往来频繁,兄大赞他在济南兴学之举。

  他又想起刘敏中提及世祖皇帝对他的评价:“谓公聪明绝人,刚直有守,敢为直言,数有意大用。”遇上这样的圣主、知己,作为臣子,还怎么可能不一心一意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