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才是我的故乡,它的名字叫北京!

 京东老妈 2015-12-13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一雾霾,北京就开始怀念曾经。纵然时光不能倒流,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时光,但是在往日的旧照片和熟悉的街景中,似乎可以瞬间穿越到那一年的那个北京,让人心中不禁觉得安然。


1981年7月,北京首座人行过街天桥-----西单行人过街天桥建成,这里成为年轻男女们,追逐时尚赶潮流的购物天堂,90年代西单扩街,这座天桥也被改造。


八十年代,一辆名为“京一”牌的老式无轨电车,正穿过北京美术馆的路口。现在北京的马路上再也见不到这种无轨电车,但是,112路公共汽车,依然每天穿行在这里,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


八十年代的天安门广场,渴了能来上一碗大碗茶。小的时候常呆在这里玩耍,吃一串冰糖葫芦就高兴地像是过节了 ,嘴里嚼着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仍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这是1979年崇文门菜市场一角。当时北京四大有名的菜市场,这边是其中一个。这里影响着北京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老百姓的一日三餐都来自于这里,蔬菜,水果,鲜肉,冬天更是储藏大白菜的高峰期,图为北京市民选购大白菜。


这是1984年北京街边开始出现个人裁缝,一台缝纫机就可以做起小生意。摊主大妈由于常帮人做衣服改衣服,因而跟周围的邻居都无比熟悉,亲近。现在很难看到这种街边小摊了,一般都改为室内缝纫了。


1987年11月12日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前门开业,自此西方快餐文化正式进入中国。


从此以后,北京的长安街不仅能吃到传统的烤鸭,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还能品尝到洋人的咖啡,甜点。但怎么都感觉,老远闻到烤鸭的味儿,还是直咽口水呢。


八十年代天安门,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这一代,80后,成了唯一一代独生子女,常常是受着家里四个老人的宠爱,成为父母的掌上宝。但是,独生子女也会有着孤单脆弱的环境适应问题。


1989年,中山公园,北京孩子那个时候最爱的电瓶车。小时候,每次去公园,这个是必玩的项目,车开的很慢,1块钱就能坐上好一会儿,但是能兴奋一上午!!!


1993年天安门,两个外国人游览城门累了,在门洞口停下休息,京城城楼门口依然畅通行人和自行车,北京土著,外地人,国人,外国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很热闹。


20世纪80年代末期,黄色面包出租车,俗称“面的”风靡一时,在北京城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8年“面的”全部被回收淘汰,从此以后,北京的街道上再也看不到这种“黄色面的”。


1998年,一个晴空万里的夏天,父母骑着山地车带着孩子出门郊游。现在,雾霾常常侵袭首都,北京已经很少这么蓝的天,北京人的脚步总是匆匆,人们也很少这样悠闲舒适的出游,轻松自在的心境。


这是2015年11月,雪后的故宫角楼。在这里,一下雪看到的就是熟悉的北京。我们的故乡,这才是熟悉的北京。


看着这些老照片,想起老舍先生曾经的一段话,不禁感伤,他老人家说,“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要說而說不出的。我愛我母親。怎樣愛?我說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討她老人家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我獨自微微地笑著;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時候,我欲落淚。言語是不夠表現我的心情的,只有獨自微笑或落淚才足以把內心揭露在外面一些來。我之愛北平也近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