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恨歌》赏析之王琦瑶

 寒枝栖 2015-12-13


摘要:《长恨歌》,当代中国著名作家王安忆的长篇代表作之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本文将从对王琦瑶的分析中展现出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她们遗憾的人生。

关键字:王琦瑶,上海,个性,人生

 

   长恨歌写的是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的故事,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大员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回到上海后,又和康明逊发生了爱情,曲曲折折,百转千回,最终成空。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与女儿的男同学老克蜡发生忘年恋,但最终被长脚失手杀死,命丧黄泉。

 

 

 一王琦瑶与上海

上海的弄堂,弄堂里的闺阁,闺阁里穿着阴丹士林蓝旗袍的小姐;老妈子们聚集在厨房的后门口数落着东家的长短,窃窃私语着关于哪家小姐太太的流言蜚语;周璇的《四季歌》从某间房子里的留声机中传来;暗的灰色的天空上可以看到无数鸽子的身影……这些便是王安忆笔下的上海,绮丽的,有着一股浓的化不开的情调的上海。上海的弄堂是感性的,有一股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的。

在王安忆的笔下,上海的弄堂也是有灵魂的,这灵魂也是一个少女的形象——王琦瑶。王琦瑶闭月羞花,着阴丹士林蓝的旗袍,身影袅袅,漆黑的额发掩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王琦瑶是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她的心是上海弄堂的心。

王安忆说,她写一个女人的故事,是为了写这个城市的故事。这本书十分重视空间的描写,无论是上海还是乌桥,作者浓墨重彩的大量叙述,充分展现了个体与生活空间的叙述关系。王琦瑶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典型的弄堂闺秀,长的美丽沉稳,世俗而精干,守着日常的平凡琐碎,又追求世俗功利,工于心计又不失善良,矛盾复杂。剥开王琦瑶,等同于层层剥开了上海40年的世态繁华与光影尘埃,以王琦瑶性格精神无限接近上海的精神内核,展示了这四十年上海的生活画卷。这也许是王琦瑶的典型意义之所在。上海因着王琦瑶有了生命力和创造力,这是一座绚丽却又沧桑的城池。

上海弄堂因为情味有了痛楚,而着痛楚的名字叫做王琦瑶。这座美丽城池背后蕴含的悲怆心酸,叫王琦瑶,或者叫做王琦瑶们。

 

二王琦瑶的个性与人生

 王琦瑶有着上海市民的精明,心计,有着世俗的功利。故事的开始是从片厂开始的,这是美梦的开始。这场梦开始的介入者是吴佩珍,蒋丽莉,程先生和导演。吴佩珍和蒋丽莉,是王琦瑶的友朋友,两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极其喜欢她。吴佩珍甚至说她对王琦瑶的感情,有点像少年对与少女纯洁无念的爱情。可见的是王琦瑶的个人魅力。但这点魅力不代表所有属于她的东西是好的。个人认为,她一半作,把自己最美好的品质显现出来。另一半,是真心以待,虽掺杂着个人私欲,但尚可理解。并且对着两个朋友若即若离的态度,让人只见着她的好,理解她,并想得到她的亲近与真心,从而越发的待他好。这就是王琦瑶,她懂得怎样对着身边的人而让他们帮她得到自己想得东西。从吴佩珍到张永红,其实这些友情也不过如水般淡薄的,各有各的利益计较,讲不清道不明的各怀鬼胎,但彼此做了个寂寞途里的聊友而已罢了。

阅尽上海的繁华利欲,她的心高了。她的平常心已经没有了,走样的心只会领会走样的快活。在真心爱她的程先生和可以让她挤进上流社会的李主任的选择中,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走进了爱丽丝公寓,不为妻不为母,想美得像花一样。她是快活的,虽然有等的离绪,但她终于真正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好景不长,李主任遇难,她又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命运让她千疮百孔,乱世动荡中她紧紧的抓住那盒李主任给与的金条,最终却成为让她丧命的利器。

当上海结束了它的末世繁华的时候,王琦瑶也就注定了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美人。像一个走错了房间或坐错了车的过客,她的一生注定要在错过的尴尬中度过。在乡下,她遇见了书生阿二”,经历了一场短暂的更像恋爱的恋爱,然而王琦瑶已经不是少女时代上海三小姐的王琦瑶,她已经历得太多,而涉世未深的阿二注定不会真正了解她,他们像是在风雨的间歇里共处屋檐下的路人,很快便匆匆告别。之后,这个曾经惊诧了一个时代的美女就注定只有蛰居于地下了。然而这就是上海,这就是市民民间的、海一样的上海,它仍然能够容纳下她,靠着给人打针的微薄收入,她居然还能够隐姓埋名地生存下来,并经营出了她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地下沙龙。在这个年代,她又经历了和程先生的重逢、和康明逊还有混血儿萨沙之间不无荒唐的爱情”,并生下了一个没有名义上的父亲的女儿。虽然注定了是一场尴尬的人生戏剧,但王琦瑶还是依靠低调的平淡而活了下来,其间除了生活的杂碎,并无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而程先生和蒋丽莉却先后以不同的形式和相似的悲剧作别了这人生。

当爱情的火焰熄灭下来了,她的一生也将走过一半,再也无回头之势。再后来微微长大了,结婚了,这个不亲的孩子和丈夫离开了,又留她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老克蜡这个年轻的情人不过只想从她身上领略到老上海的情味,当他发现王琦瑶不过是四十岁的老妇人,便要离开她,她无可奈何竟想用那箱金条留住老克蜡。一个美丽智慧的女人,最后仅仅是只剩下钱财,还失去理智逼得盗窃的长脚痛下杀手。她这一生便这样落下了帷幕。

当年的王琦瑶有如白绢似的,后来渐渐写上字,字成了句,成了历史。历史沉淀得深,不过是漫天扬起的灰尘。那华丽的旗袍,抖落的不单是繁华似锦,还有的是抑制不住的落寞和惆怅。时间是最具有腐蚀力的,洗尽了铅华,那夺目的荣耀,不过过眼云烟,留不住的风景,竹蓝打水一场空,到头来,只剩空旷的虚无。人什么都没有。

 

三结束语

在革命的时代,有这样一个潜在的柔软的市民社会的上海,它构成了这个城市的基础和更加持久的民间生活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革命和政治的上海小市民的上海之间的较量,构成了在暗处操纵王琦瑶命运的那只手以及她一生的底色。王琦瑶的一生,即可以说是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冲突。现代中国的历史和时间在滚滚向前”,而王琦瑶却试图停下脚步,她对旧式生活的惯性依恋,使她和现代中国的历史之间发生了不成比例的悲剧冲突;活在过去的时间里,则使她的一生无法不充满错、错、错式的长恨。这注定了她作为一个弱女子的悲剧。但同时也可以视作是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之间的持久较量,在这个层次上,市民社会及其意识形态庇护了她,并和她一起,成为了最终的另一意义上的胜利者。这是长恨歌的深长的历史含义与绵远的悲情之笔的共同所在。

《长恨歌》是一首人生的哀歌。王琦瑶早年的辉煌,中年的落寞与晚年的二度青春与上海这座城市在二十世纪盛衰荣枯恰好构成了奇妙的同步,成了上海命运的活生生的隐喻。她的命运遭遇反映了人性的渺小与脆弱和上海的时代变迁与沉浮,更具有一种强烈的人生悲剧感和历史沧桑感。

 

 

参考文献:《王安忆——王安忆说》

         《王安忆<长恨歌>的主题内涵》 宋来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