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登高》点评

 百城主人 2015-12-14

杜甫《登高》点评

柳州高中   韩建平

【点评中心词】大悲

 

【原作】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题解】

   《登高》作于大历二年(公元767)秋重九登高而作。时诗人56岁,多病,耳渐聋。已离开成都,寄寓夔州。

    诗题“登高”,绝非仅仅交代时间(重九)、事件(登高),更是表明诗人的倔强心态:虽悲怆满怀、疾病缠身,虽形销骨立、年老气衰,仍不辍登高望远。

 

【析首联、颔联】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四句,写重九登高、极目远眺之所见所闻:天高风急,哀猿长啸,群鸟徘徊,落木萧萧,长江滚滚。此乃哀景,大景。而如此景语,寄寓的是大悲之情语:秋日壮阔肃穆的大自然一切,仿佛都勾出诗人的满腔悲情;诗人满腔悲情,仿佛尽染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这是纯粹而博大的悲凉。

   前四句描写登高所见闻,为后四句抒发登高所感张本。

 

【析颈联、尾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四句写登高所感。

    颈联内容概括性很强。一方面,写尽自己的人生常态:流离颠沛、飘零万里、寄寓不定、体弱病多、满心苍凉。从而极写了平生之悲苦。另一方面,也点明了今日自己的处境:漂泊依然,老病有加;孤困依然,悲怆有加。从而表达了今日之悲苦。平生之悲汇于今日,今日品味平生之悲,何其苦哉!

    尾联亦概括性很强。一方面,写自己两鬓繁霜,潦倒穷困,新病停杯,抒发的是对个人身世的悲慨;另一方面,写出时局艰难,社会动荡,抒发的是家国之痛,百姓之苦,时代之悲。身世之悲,家国之痛,交错,叠加,融合,何其苦哉!

   

【总评】

    晚年的杜甫,登高悲吟,抒发的是大境界之悲。

    其悲之大境界有两层含义:一是诗中虽写悲,但境界开阔宏大,其悲尽染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其悲能牵起一生;二是其悲涌自一颗博大、温厚、充满悲悯、承载伟大抱负的心,涌自一个坚强、高傲、不屈的灵魂。

    这个灵魂,固因其饱经忧患而令人叹惋,更因其巍巍如高山而令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