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识计算机》说课稿

 胜利王晓萍 2015-12-15

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识计算机》

 

首先说教材,我校信息技术课程没有专用教材,依据柳河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考核标准,我根据大连理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进行修改之后,用于我校三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本课是第一课《初识计算机》,本节课分两大个部分:一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二是计算机的使用,其包含开机、观察桌面、鼠标的使用、关闭计算机。本节课是以后的整个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认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认认识鼠标的操作,正确启动、关闭、重新启动计算机。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和计算机交朋友,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硬件组成,鼠标的操作。

教学难点:鼠标的操作。

 

现在说学生:现在的三年级学生在今年七月份,也就是当时的二年级进行过一次调查,二年级组所有班级的学生家电脑普及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也就是一多半的学生家里都有电脑,对计算机多少都有一些了解,有一些学生会简单的操作。即便是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也通过观看教师使用班级里的多媒体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这位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说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第一节课我会提前几分钟到达班级,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说明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信息技术课在五楼东侧微机室上课,学生进入微机室后要保持纪律,不能大声喧哗,要认真听讲,一切行动听指挥,要爱护公物,不得损坏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要保持卫生,不得带与本课程无关的物品进入微机室。带领学生进入微机室后请学生依次坐好,不必打开计算机。

 

2.导入: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同学们请看一看面前的计算机,他都有什么硬件?他与你家里或者你班级的计算机有什么不同之处?他多了什么或者又少了什么?(3

新授:计算机的组成:同学们面前的计算机包括的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老师的计算机还有音响、耳麦。有一些同学家里还有摄像头、打印机等等。他们都是有什么用处呢?同学们来说说看。键盘可以输入文字、鼠标可以点击、显示器可以让我看到图像等等。那么主机能干什么呢?

 

其实主机是整个计算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所有的信息都需要主机来进行运算。我们看到的主机就是这样一个箱子,那他内部都有什么,同学们看一看吗?我们可以拆开一个机箱看一看。外边看到的是机箱(装主机配件的箱子) 这里是电源(主机供电系统)。主板(连接主机各个配件) cpu(主机的心脏,负责数据运算。不可缺少。) 内存(存储主机调用文件,不可缺少。)硬盘(主机的存储器,独立主机不可缺少)光驱(没有光驱,主机无法读取光碟上的文件) 机箱后边和前边有很多借口,通过各种线连接鼠标、键盘、显示器、音响等等。(7

小结:现在我们回忆一下计算机都包括哪些硬件。(3

 

开机:同学们先看看显示器屏幕下方有有一个按钮,按一下按钮,让显示器的灯亮起来,也就是打开显示器。然后看你主机右上角有一个按钮,旁边还有灯,你按一下按钮,等到按钮旁边的灯开始闪烁,你就可以等待开机了。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要先开显示器,如果先开主机行不行,答案是不可以。因为主机里边的各个部件都是精密仪器,在开启的状态下要尽量减少外界对他的干扰,在开启显示器的时候产生的高压脉冲会对机箱内部元件造成影响,长期这样操作会减少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就是容易损坏。(3

 

鼠标的使用:现在计算机已经打开了,请同学们用右手拿起你的鼠标,像老师一样把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拇指握在鼠标侧面,食指和中指放在鼠标的两个按键上。食指按的键子是左键,中指按的键子是右键。现在同学们试一试,把鼠标放在桌子上晃动一下,快速点击一次鼠标左键叫做单击,连续快速点击两次左键叫做双击,按住鼠标左键移动叫做拖动。点击一次右键叫做右击。(2

 

关机和重新启动:当我们遇到电脑死机或者其他问题需要关机和重新启动的时候我们怎么办?首先看一看还有没有打开的文件了,有没有需要保存的文件,如果没有,我们就点击开始关机右边的三角形,点击关机或者是重新启动,然后等待就可以了。(2

小结:现在我们回忆一下怎么样开机,怎么样关机,怎么样重新启动。(4

 

移动鼠标试试点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菜单栏,打开开始菜单栏,单击所有程序游戏蜘蛛纸牌,打开这个游戏界面,玩游戏的规则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纸牌。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熟悉拖动鼠标的方法。(10

 

小结:现在请同学们关闭计算机,说说你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我来出几个问题考一考大家。(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