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体会
实验小学 袁微
今天,有幸听了两位优秀老师的习作指导课和贾老师的讲座之后,颇多收获。课堂上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贾老师的讲座,更是让我收获颇丰,为我今后的习作教学指明了方向。现就将这次听课学习所得与大家共享。 一、建立合谐师生关系,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或者在开课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意地构建一种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习作氛围,这样会极大地激活学生习作的欲望,学生就会敏捷地展开思路,有了想表达的欲望。在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胖大海》中,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看,闻、摸、尝等方式观察泡水前和泡水后的胖大海,在老师巧妙的设计下,学生很快地理清了写作的对象、表达的内容,从内容、方法各方面指导学生去写作。 二、使用鼓励性评语,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讲课教师都注意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评价,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随时随地的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大胆举手发言。这样的鼓励比任何物质的奖励都有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话更使他们有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以便更好的学习。 三、放手学生自由表达,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自由书写,只有在自由的空间里,才能随心所欲,才能有所新意。老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以话题作文甚至是自由作文为主,课堂之外的作文对学生来说更自由,一句话也可,几行字也罢,只要想写就行。
总而言之,听了这几节异彩纷呈的作文课,让我感受到,语文的与众不同在于听、说、读、写,我们要让学生潜心去听,真心去说,动心去读,静心去写。作文需要自由,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掌握好策略,运用好方法,真正让学生从作文的自由上升到思想的自由,真正爱上语文,爱上作文。 众所周知,学生语言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言语实践。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