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祛风的苦参|中药知识

 qlxzwx 2015-12-16

苦参

苦参(学名:Sophora flavescens),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分布于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南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沙地、草坡、灌木林中及田野附近,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主治: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等。

——搜狗百科

别名

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性味归经

苦,寒。 入肝、肾、大肠、小肠经


经典药方

1.治痢疾:陈苦参350克 粉甘草350克.碾为末.用姜5克与陈茶一撮煎水用煎药 大人服一钱婴儿服1.5~2.5克.(《众妙仙方》)

2.治血痢不止:苦参炒焦为末 水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仁存堂经验方》)

3.治痔漏出血 肠风下血酒毒下血:苦参(切片 酒浸湿蒸晒九次为度 炒黄为末净)500克 地黄(酒浸一宿蒸熟 捣烂)200克.加蜂蜜为丸.每服10克,白滚汤或酒送下 日服二次.(《外科大成》苦参地黄丸)

4.治齿缝出血:苦参50克,枯矾5克.为末;日三揩之。(《普济方》)

5.治谷胆 食毕头旋心怫郁不安而发黄 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150克 龙胆一合.为末牛胆丸如梧子大.以生麦汁服五丸 日三服。(《肘后方》)

6.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各200克.上三味 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 加至十丸。(《金匮要略》当归贝母苦参)

7.当归贝母苦参丸:处方:当归15克,川贝母粉3克(分冲),苦参15克,炙百部15克,前胡12克,白前1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薏苡仁30克,桑白皮10克。用法与用量:服上方5剂后,咳嗽、气急已减大半,黄稠痰、黄腻苔已除,上方加减共服10剂,诸症消失,病告而愈。疗效:证属痰热蕴肺,气道瘀阻,宣降失司。治宜清热宣肺,化痰逐瘀。


食疗做法


苦参鸡蛋汤

主料鸡蛋1枚,苦参10克。

做法先将苦参水煎汁,然后将鸡蛋打碎搅匀,用煮沸的药汁冲鸡蛋,趁热服,一般3次即可见效。

药用价值主要治疗感冒风热型:发热、微恶风寒,或有汗出、头痛、鼻塞、或有少量稠涕、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稠,苔薄黄,脉浮数。

苦参枣仁汤

苦参30克,酸枣仁20克

做法将苦参酸枣仁加水煎煮煎至汤汁剩15~20克时即可睡觉前20分钟服坚持10~15天

药用价值对神经衰弱症均有效特别对失眠疗效尤佳

冬瓜仁苦参汤

主料冬瓜仁15克,苦参30克,甘草10克

做法水煎,调蜂蜜适量饮服。

药用价值主要治疗急性阑尾炎湿热型:发热、腹痛加剧、拒按、口干欲饮、唇红,大便秘结、小便黄短,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