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书阶段论

 流水369 2015-12-17

学书阶段论

——概说书法学习的总体把握

 

宋凤洲

2011.9.26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可循的规律,都有或短或长的过程,也都要经过初生、成长和成熟等不同的发展阶段。书法亦然。

比如植物,一颗种子先要发芽,再生根,伸枝,长叶,开花,然后才能结果。这些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又是连续不断的,递加发展的。总的说,有其规律,有其阶段,它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规律中,发现其中各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前因后果,因决定果。

学习书法,也有其规律可循。不管是什么人,什么年龄,学习哪家哪派,都必须得法。都要以最佳的选择,最明确的目标,最优化的学习方案,才能真正实现学好学到手的目的。

学习书法,有许多的路子和方案,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老师和教学,有着很大区别。但总体设计和把握应该是差不多的,也就是从有形到无形;从学中悟到学中创。

一、初学求规矩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刚步入书法学习,要找来范本,亦步亦趋地临摹。它的意义就是学习优秀,用大家公认的好字,来规范自己,来改造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字被认可。

那么规矩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字法,笔法和章法。字法,就是字的本来面目,是这个字不同于那个字的摸样,是字的结构。我们不能把字写错。古代有名的书法家,各自都有一套规矩,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结字风格。比如:颜真卿的宽博的气势,欧阳询的中宫紧凑的气势,虞世南主笔突出的气势,李北海奇中正的跌宕气势,等等。笔法,当然是指用笔的方法。我们不能信手涂鸦,而要有所讲究符合程式。像颜真卿的筋法,柳公权的骨法,虞世南的绵里裹铁法,欧阳询的方圆兼备中侧兼施法,等等。章法,一方面是指字距和行距的空间留存大小;一方面是指书写不同要求的格式。前者,如颜真卿的字距行距都近,欧阳询的字距行距略远。后者,如对联的对称,斗方、中堂、长卷、扇面、以及横幅、竖幅各自的正文与落款的不同要求和处理方法,都得符合俗成的格式,都得让人看得懂和看着顺眼。这些规矩不学不行,掌握不好也不行。

初学阶段,就是要抓住这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亦步亦趋,跟上队伍。

根据古代成功的书家的经验,要先学好一家,立起门户。或是先学好一种书体,初具面目。然后,方可旁及他人他体。旨在由浅入深,有专到博,逐个攻坚,谋求速效。这也是学书相当长的一个阶段。要想学成某一书体,必须反复临帖和读贴,至少数十遍,有的先生甚至建议临习过百遍。

二、再学求变化

学习书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要开阔眼界,广拓道路,放开手脚,尽量多学他人他贴,广泛寻找更适合自己审美和手性的前人成果,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争取早日进入既具有个人优势又不离优秀书谱的悟创阶段。这是有意识的推动过程。而在操作规程里,还不能急于求成。还必须遵照水到渠成的自然属性,通过认识更多的字法,和更复杂的笔法训练,争取早日实现熟能生巧,随机应变,多而能变,变而不乖的书写本领。

当然,求变不单单是这些,还有突破成规的许多方面。不妨,我们就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出贴的阶段。

三、进而求气势

能够写出一手可观的汉字来,却要下多年的工夫。当写出的字,能够被人们看清其出处,也能认出是谁写出来的,这时,大致可以说有了自己面目,或说是已经出贴了。

但是,所谓的出帖,并不一定就是好字。还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和再提高标准。总结前人成果,不外乎这么几个方面,既:结构美观,点画有力,气韵生动,变化统一。而这些效果,只有通过字势、笔势、行气、心气等有形和无形的巧妙融合,产生足够的夺人眼目的力量,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气势”。书法有了夺人眼目的气势,就会耐看,就会让人感到特别的精神从而得到鼓舞!只是这种动人的书法气势,更需要人品和其学问来养,出色的气势很不易得。

四、最后求心境

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写自己本身。写自己的品质,写自己的学养,写自己的情操和追求。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心境。

文质彬彬者,字里渗透着静穆之气;学养深厚者,字里饱含着书卷之气;敬业清廉者,字里承载着清气;刚正不阿者,字里展露着骨气;为人宽厚者,字里装裹者憨气;放荡不羁者,字里流露着逸气;秉性强悍者,字里充满着霸气;骄奢淫堕者,字里藏着秽气;……不一而足。

所以,一个有上好修养的书家,定是一生修炼不止,耕耘不辍的虚心攀登者。一幅有悦人心目的书品,定是功夫到家,内涵丰富,让人受益的艺术品。书法作品,往往因人而贵贱,因内涵而昂廉。

说到此,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书法的学习,决非三年两年能够凑效。书家能否成功,能不能称得上著名书家,决非易事。而某件书法作品,值不值得收藏?算不算时代性的作品?能不能被历史长久认可?有没有升值潜力和升值多少?真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语能够定下来。

                                        

                                                                     1887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