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一、课堂培养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重要,它们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和保证。低年级的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以从坐、立、行、排队、预备、上课、课间、自习、放学以及学习习惯、卫生习惯、语言习惯的形成等等多方面抓起。而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就是课堂上。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自己要先做到。首先是语言示范。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受到老师的影响,模仿自己的老师。如用标准的普通话与学生交谈,老师还要真诚的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一些文明用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文明用语的习惯。再者是行为示范。当看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时,老师弯腰把它捡了丢进垃圾桶,当看到扫把倒了总是把它扶起,看到讲台上有粉笔头总是把它捡起……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老师的样子去做。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尤其如此。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基于他们渴望当“小老师,小干部”的想法,老师就给学生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如:设立卫生监督员,纪律大队长,领读小老师……让学生轮流当,每个学生都能体验一下这个角色,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又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进而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常感到有的学生习惯特别差,是因为在他们家庭成员身上就有不少坏毛病,如有的学生家长爱说脏话骂人,孩子就潜移默化地把这个坏习惯带到了学校。“在校教育五天半,不如回家吃顿饭”。因此,只有学生家长与学校老师密切配合,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老师应充分利用家长会、校讯通、家访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家长交流,指导督促家长配合学校抓好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校合一,齐抓共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