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江山携手 2015-12-17

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

    从曾经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到现今高效课堂的“零参与”,前者弊端甚多已是路人皆知,而后者包治百病我却并不认同,毕竟课堂乃师生共同生长的园地,武断地将某一方置于绝对支配者的地位,纵然再怎么用心良苦或仿佛真理化身,也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作为一线之普通教师,我认为教师不仅要积极承担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更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独特的教学风格。

    南师大附中吴非老师在文章中提及大学时的课堂,“如中国古代文学史,先后有8位老师上,每人上一部分。让我大开眼界:有的连上4节课,气如雄辩,唾沫横飞;有的长于旁征博引,竖行板书,一个问题也引用十多种说法;有的说词曲忽然发了瘾,当堂吟唱,余音绕梁;也有的上着课进了自己的境界,念念有词,旁若无人;有的捧着书本从容地念上一节课,末了忽然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上课只逼着学生提问题,如答记者问;有的信马由缰,黑板上一个字也不写,吹到下课才如梦方醒……”这样的课堂教学,如若依今天的评课标准恐怕都会被归入到不合格之列,但吴非老师却从没有觉得谁的课怎么不好,在他看来,“正是那些风格迥异的课,才让我懂得必须运用多种手段汲取丰富的知识,让我懂得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让我懂得一个学习者要有包容性,兼收并蓄”。

    传统课堂强调“教师讲,学生听”,如果教师视教材和教参为神明而不敢有半点改造,那么,同一学科的课堂势必千人一面,听了一节课便让人没有兴趣再听第二节;高效课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导学案依然跳不出教材和教参的桎梏,无论课堂展示中学生的参与面有多广,亦不过是换一种方式掌握应试知识而已。在我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课堂,既应该有教学风格独特的教师,也应该有主动学习思考的学生,前者善于在改造教材中传授知识、传播思想、传递精神,后者乐于在课堂学习中充实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如此才能最终达成教学相长之理想境界。

    教师应当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风格,并努力使这样独特的教学风格服务于学生的生命成长。我非名师,却喜欢通过自己的思考改造手中的教材,或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或是尽可能多带些学生可感知的新鲜内容入课堂,或是引导学生按《课程标准》构建规范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当然,作为教师我还热情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努力追求课堂能有掌声和笑声。对于大家皆重视的知识巩固问题,我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是精练、详批和持续关注学生的自我纠错。

    吴非老师说“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有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我努力在学习与思考中建立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并不在意被贴上的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的标签,毕竟我用我作为教师的成长服务着学生的成长,想想都是一件让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