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豆的生产工艺技术

 江油市岁寒三友 2015-12-19

纳豆的生产工艺技术

    纳豆,大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是盛产于日本的一种保健食品。目前,全世界,尤其是整个东南亚的人们对纳豆的作用高度认可,食用者众多。而纳豆制成的保健产品、生物制剂被人们广泛接受。

    工业生产

    工艺流程

    原料大豆→精选→洗涤→浸渍→蒸煮→接种→计量→包装→发酵→纳豆→冷藏→出售

    大豆的分级

    原料大豆随产地和品种之不同,粒度有大有小。粒度大小和吸水量有关。大小混杂对生产不利。一般按如下规格用振荡筛分级:直径7.2mm以上的为大粒;直径6.6-7.2mm的为中粒;直径6-6.6mm的为小粒。大、中、小粒分别处理。

有的纳豆是用破碎大豆制造的,称为碎纳豆。此时先将大豆脱皮,然后破碎及过筛,取一定粒度的碎大豆进行加工。

    大豆的洗涤

    洗涤的目的在除去草杆、豆荚、泥土、砂石。洗涤务须干净并拣去瘪豆、坏豆(破损豆、虫蚀豆、发霉豆、出芽豆等)。

    大豆的浸渍

    浸渍的目的是使大豆充分吸收水分,以便于蒸煮及发酵。吸水量应控制在浸渍后重量为浸渍前的2.12.3倍。所需浸渍时间因豆的新旧、品种、粒度、水温等不同而异。一般浸渍时间(小时)如下:

    品种 冬天(0-5)(小时) 夏天(小时) 春秋天(10-16℃)(小时) 日本产 24-30 8-12 16-20 中国产 24-36 10-14 16-22 美国产 24-36 12-16 18-29

    如果是破碎豆则在室温下浸渍7小时即可。

    浸渍用水最好用饮用水。硬度高的或含铁在5ppm以上的水则先要经过软化或除铁。

    大豆的蒸煮

    大豆不需高温蒸煮以避免由于迈拉德反应损失氨基酸及糖份,以及避免制品颜色加深。一般采用0.08-0.1MPa蒸煮30-40分钟。如果是碎豆则蒸煮8分钟即可。

接种如果用固休培养接种先从纳豆菌固体琼脂培养基上挑取菌体用无菌水配成菌体悬浮液,如果用液体培养接种则可直接用培养液。将菌体悬浮液或培养液用喷雾器喷在煮熟的大豆上。每1公斤原料大豆约接种菌液1毫升。由于纳豆菌耐热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可在蒸煮大豆冷却到80-90℃时接种。

    包装

    1个包装为100克。包装材料有纸袋、薄木片盒、聚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等。纸袋及薄木片盒可以采用0.1MPa蒸汽灭菌20分钟,并应注意清除泥砂、昆虫及其排泄物。塑料薄膜不能加热灭菌可用离子薰蒸法或用200ppm的次氯酸钠溶液处理5分钟后再经无菌水清洗。

    发酵

    每个发酵室容纳100克袋装30004000分摊在架上,

采用空调控制发酵室温度与湿度。发酵温度和湿度对成品纳豆质量有很大影响。发酵室湿度应控制8085%,入室温度为3545℃,2小时后,纳豆菌孢子发芽,4小时后品温上升此时纳豆菌消耗可发酵性糖同时进行蛋白质分解。伴随着增殖品温上升到48℃左右。8小时后糖分消耗殆尽,

开始分解氨基酸产生氨。10-12小时后菌数达10/ g,品温接近50℃,增殖受到抑制超过50℃停止繁殖,显著地产生粘质物。此时纳豆菌有10/g成为孢子状。入室后16-18小时即可出室。出室后为了防止过热及再发酵要冷却到5-10℃。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