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植户: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健壮硕大 2015-12-20
农药助手:经销商农户必备,免费查农药三证、农药报价、作物病虫害防治;最实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台!欢迎加主编微信交流:7344426,投稿:5414402@qq.com

本文作者:过客如烟,部分案例借鉴于有点田APP文章《农业投资大败局》

我是一个有理想的农民,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扶植农业发展,看上去农业项目发展形势大好,投身农业可谓钱途一片光明。可是。。。

一、07年,我包了2000亩,做了50多个蔬菜大棚,还有很多露天作物种植。前期投资大约2000万,小道消息套了国家一些钱。但是政府的钱也不是那么好拿,吃拿卡要放下不说,你要有政府能宣传的业绩。要有规模,有种植。种过几十棚黄瓜,请来的技术员太坑爹,黄瓜一夜死光,技术员连夜卷铺盖祸害下一家去了。露天种植200亩西瓜,一场大雨全部泡汤。陆陆续续做了几年,技术员换了不少,几乎没有种出像样的东西。


二、接受惨痛教训,总结失败经验是是因为技术不行,不懂农业种植。如果有技术,就成功了。2011年,终于在隔壁县承包200亩地种姜。请来的师傅技术没问题,对农资选择也很谨慎。当时土地价格是600,贷款100万左右。姜是丰收了,价格极低,低到不够出姜的人工成本,最后用铲车铲到地里。姜是比较耐储存的,也想存到冷库等价格好了再卖,可是,没人能看到价格什么时候会起来,我的资金也支撑不了在冷库储存几个月甚至一年,冷库成本不低,即使价格有所回暖,不足以支付储存费用,这一年,又是一个难过的年。


三、不死心。先订单后生产,稳稳解决价格波动问题。这是当时在台的温总曾经提倡过的,叫龙头企业加农户。我谨慎了许多,蔬菜大棚30个,投资80万左右。种植前和某企业签订有协议,收到部分定金,生产某叶类蔬菜。这个项目还有得天独厚的 优势,合伙投资人是农资人,技术过硬,而且他种植成本大大低于普通农户。估计光是农资投入,他每亩就能节约300以上成本。没想到的是,丰收,降价,企业毁约。签约企业定金不要了,压根没露面。想告他,可是这样的合同,条款里面是不可能给企业很大责任的,绝对不会写企业违约每亩要赔多少钱,最多就是押金不退和少的可怜的补偿。还有,农业违约的界定比较麻烦,对方硬说我产品不合格,难以举证。也听说过打赢官司输了钱的事情,只能吃个哑巴亏,打落牙齿肚里吞!想想我是那个企业也要逃,本来约定每斤2块收购产品,结果,市场价2毛!


四、怎么赚钱把亏掉的钱赚回来,我要翻本!想到了绿色有机食品,高品质。现在人们多重视健康啊 ,食品安全多么重要啊,如果我坚持搞绿色有机食品,高价出售,高利润率,满足高端客户人群,不就成功了么? 方向确定,网络上,电视上成功典范一大把,再来个市场调查。问问周围朋友,朋友们一听,绿色安全山清水秀,尝尝好像确实味道不一般。马上说,这个项目好啊,你好好搞,我肯定支持,不光我自己吃,还送礼用,这东西太稀罕,太好了。没问题吧?有思路,有榜样,有市场调查,干!结果呢?还是凶多吉少。当初承诺的朋友们确实也都买了,可是,一天天吃这玩意也不是个事啊,二价格好像确实很高啊,天天吃即使不腻也吃不起啊。销量始终上不去,为啥?按理说高消费水平的人不少啊,怎么这么好的东西卖不出去呢?一有钱人不少,但大部分不在家吃饭。二既能消费起,也有消费需求的不少,关键是,你找不到他,他找不到你。三产品是不错,但没有好到不可替代的程度。高端有机绿色种植确实有成功的案例,但是,成功者的关键是好的营销,而好产品只是次要因素。农业市场上几乎从来不缺乏好的产品,缺的是好的销售模式。没有强大的营销能力,再好的 产品也无济于事,更何况,现在大部分所谓有机食品都属于看不出来尝不出来测不出来的状态。


五、搞了几年,老本赔光,新债高筑。欠钱不还,天理难容,借给我钱的除了银行,就是血亲啊。不行咱们就搞点风险小的。多少赚点慢慢还,也不敢想快速赚钱了,玉米小麦水稻这些大田作物啊。虽然每亩利润低点,每亩赚200,摁摁计算器,2000亩也有40万的收入了。国有农场土地流转,300块钱一亩,在全国都算便宜的吧。还是连片的大地,虽然有的地方贫瘠一点,也没太大影响。土地被抢疯了。没有点关系还真轮不到你。


然而,雇农民打药,有给你打清水的,有把药带回家的,有给你喷重了的。耕地,我亲眼见过,比较偏的地方机手浅浅划拉一遍拉倒,让他重来一遍之后,第二遍还是那样,第三遍看到了才耕个差不多。一点工作,农民给自己干一天完工,给我干2天干不好。还有虽然已经学会了选农资,好种子好农药好化肥好技术,可是收获的时候就是不是那么回事,产量只有正常的 一半,而且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具体原因,大概是天老爷不容我,命中注定我不能发财,大风,倒伏,几乎减产一半,别提农业保险,先不说理赔的那些条条框框,就算赔了,也只够很多人贷款利息的。。剩下几个半拉子命活过来的,最后死在了粮食价格上。不多说大家也知道,今年玉米价格暴跌,而且收购疲软。历经八十一难的,怕是也过不了最后这一关了。。。。。

我就想问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问谁呢,你知道吗?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提示:点击下面标题直接阅读↓↓↓↓

马铃薯低温抗冻8小时长势强,农友惊呼:不可能!

作物增产,从“根”做起

从一亩田裁员看农村电商的虚假式繁荣

串货的,别以为我好欺负!

院士:没有农药,全球饿死一半人!

电商时代,再谈农资赊销!

揭秘:400万零售大佬为何下定决心不再赊销?

当农资电商遭遇赊销……

电商神马都是浮云,公司+农户合作社化才是王道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就是说:做农资要是连《农药助手》微信都没关注,简直不知道他还能干什么。


农医生农技服务体验站”招募了

电商来了、大户多了不可怕!没有牛叉的农技服务也不可怕!没有跟农医生一块玩耍那就太可怕了!

1、颁发“农医生农技服务体验站”牌匾!

2、农医生线上农资店官方认证。

3、礼品、促销品等各种支持。

4、线下活动各种组织和支持。

更多真相,等你亲身体验!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加入“农医生农技服务体验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