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学初,我们曾对我校高一新生课外阅读情况,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只有6%的同学阅读完四大名著,62%的同学阅读的是漫画、武打小说、港台流行小说、娱乐杂志。52%的同学的业余大部分时间被网络游戏、流行音乐、娱乐电视占据。对此,我们感到触目惊心。 课外阅读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更对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就是:“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实施建议里还明确指出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联想到我们的问卷调查,不由得掩卷沉思。 中国古典名著,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精彩,人物性格鲜明,“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适合高一学生阅读。恰好去年暑假,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和百家讲坛节目《易中天品三国》,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三国热。于是,高一新生开学,我们也趁热打铁,在高中生中掀起个三国热。 其实,国内许多中学教师,早已充分认识到指导学生阅读中外文学名著的意义,并且也推荐学生看过一些名著,但不一定能定期的、有计划的、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能坚持看完一部名著的学生很少,而且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效果并不显著。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申报了这次课题,2006年12月,课题《以〈三国演义〉为例的中国古典名著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被江西省教育厅立项。那么,如何开展课题,将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纳入常规教学,带领学生,走进《三国演义》,走进中国古典名著?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努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孔子《论语·雍也》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提高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我们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易中天品三国》中的片断——《真假曹操》,易中天教授讲评时语言的幽默、风趣和内容的生动、充实,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我们还选择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赵子龙单骑救主”、“张飞大闹长坂桥”等。曲折的故事情节,鲜明的故事形象,大气磅礴的场面、豪迈雄壮的音乐,无不让在座的学生为之震撼、倾倒。他们阅读原著的愿望,立即变得十分强烈。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成功之门,就要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 (1)圈点法。《三国演义》一书中,人物繁多,容易混淆,对于主要人物或刚出场的人物,可以在这个人物名称的下面,进行圈点。 (2)涂抹法。对于书中精彩部分,可以用淡色荧光笔,进行涂抹,这样既可以使精彩内容凸现出来,又不至于因画线而使书面显得杂乱。 (3)概括法。对已经涂抹的部分,进行概括。如第一回的内容:“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可以概括为“张飞的相貌”。 (4)点评法。对已经涂抹的部分,进行点评。如第一回,曹操诬陷叔父,骗过曹嵩的一段,我们可以在旁点评:“曹操奸诈机变,天生一个小滑头。”或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等。不作点评,在阅读过程中的主观感悟,往往流星般的稍纵即逝;作了点评,哪怕是只言片语,也会积少成多,汇成灿烂星空。这对下一步的作文或阅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开展常规阅读指导课 一篇篇语文课文,好比作一股股清泉,一本本名著,则如同一条条大河。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部人物繁多,情节复杂,内容丰富的鸿篇巨著,如何克服学生在阅读时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防止刚想起航,由于看不到边界,又匆匆靠岸。我们安排学生每天阅读一回,教师每周上一堂阅读指导课,将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名著,纳入常规教学。 阅读指导课共分六讲,第一讲是导读:“风起云涌话三国”,使学生对《三国演义》有一个总体的、初步的印象。从第二讲至第六讲,按内容,分为“群雄逐鹿”、“赤壁鏖战”、“三足鼎立”、“南征北战”、“三分归晋”五部分。 阅读指导课的内容主要有:学习重点、学习范围、问题讨论、学生质疑和习作练习。其中“问题讨论”和“学生质疑”是指导课的重点。 问题讨论,是由教师拟出这一章节有关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有故事情节的梳理,如:“在赤壁一战,孙刘联盟运用了哪些计谋,以少胜多,大败曹军。”有人物性格的分析,如:“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一路溃逃,狼狈不堪,却三次大笑;逃到南郡安定下来,反倒哭起来。这三笑一哭,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征?”有对精彩片断的赏析,如:“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段描写怎样表现关羽的勇猛、神武?”有对疑难问题的设置,如:“在赤壁一战中,深谋远虑,兵力雄厚的曹操身经百战,统一北方,为什么会大败?”这些问题,把名著的主要内容、精彩部分,进行了梳理,使阅读指导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富有思辩色彩。 学生质疑,是由学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解或疑惑问题,在指导课上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提出问题,证明他们经历了独立思考和提炼的过程,即使显得十分幼稚,依然值得我们肯定。而有的问题,则闪耀着学生智慧的火花。如“面对十万曹军,赵子龙单骑救主,可能吗?”有的说,不可能,小说只是虚构;有的说,可能,因为赵云武艺超群,且夺得曹操“青釭”宝剑;有的说,曹操爱才,想活捉赵云,没有放冷箭;还有的说,糜夫人舍生取义,投井自杀,没有拖累赵云。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便加深了对名著理性的分析和理解。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指导课就像给学生点亮了一盏盏航灯,这样,学生在茫茫的阅读大海中航行,不会迷失方向。 四、指导学生写作评论文章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阅读古典名著的基础上,学习写作评论文章,提出了要求。 在阅读和点评的基础上,我们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大胆写评论文章,并力求做到:主题鲜明、角度新颖、论证充分。同学们不仅对曹操、刘备、孙权、周瑜、张飞一些主要人物有了分析,对一些次要人物也有具体的阐述。如贺志强同学的《忠厚老实的鲁肃》、王苏权同学的《狂妄自大的祢衡》。甚至对书中无名小卒,也有自己的理解。吴小燕同学的《糜夫人跳井想到的》,独辟蹊径,写到了三国中一个不起眼的人物——糜夫人。她为了保护甘夫人之子阿斗,让赵云成功地救出刘备的骨肉,而选择了死亡。可以说这个视角是很小,却新颖独特。 其中,有的同学还写出了篇幅较长、内容丰富、论证深刻的文学评论。如彭靓同学的《由马谡失街亭和关羽义释华容道谈孔明“法与情”》写道:同为蜀中大将,同样立下了军令状,前者被斩,后者平安,为什么诸葛亮前后表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小作者从身份、情节、时机等方面细致入微地分析具体的原因。而刘彬同学的《我看“空城计”》,则对人人称颂的“空城计”提出了质疑,认为司马懿完全有可能在西城大败诸葛亮。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开始独立地思考一些问题,具备了一定的思辩能力, 这些论文娓娓道来,论据充分,且层次分明,如剥春笋,层层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同学们成长的足迹。我们已将学生的习作、论文汇编成集,即《学生评三国优秀习作、论文选》,这对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积极性鼓励很大。 五、开展生动有趣的语文活动课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阐述了学生参加了实践活动的意义。2006年12月课题组负责人成功地组织和指导了语文活动课——《走进〈三国演义〉》。 整堂活动课,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内容主要有三个环节:“演三国”、“辩三国”、“说三国”。 “演三国”是课本剧《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表演。两名学生穿着古装戏服,分别扮演周瑜和蒋干。周瑜的雄姿英发、雅量高致,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蒋干的愚蠢可笑、自作聪明,则让人忍俊不禁。 “辩三国”则是辩论“刘备和曹操,谁是真正的英雄?”,由于课前对刘备和曹操的事迹准备了大量的材料,辩论中,同学们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充满了幽默和智慧。 “说三国”是由男女两名学生配乐朗诵现代散文《诸葛亮,我想对你说》。用现代人的眼光,表达对诸葛亮由衷的赞美。 活动课还穿插了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配乐朗诵、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放映、电视连续剧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演唱。将声、乐、画、光、色集于一体,营造出一种古典的、纯美的意境,使整堂活动课具有强烈感染力。 今天,我们让名著《三国演义》,走入了中学课堂;相信,不久的将来,《史记》、《论语》、《红楼梦》等名著,也将走入我们的课堂。 吴青霞,石玮,教师,现居江西景德镇。 六、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测试 一年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勤奋努力下,在高一学生的热情参与下,课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热情明显高涨。新学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原著,对中国古典名著很陌生,对语文课没有太大兴趣。课题开展后,同学们对三国英雄津津乐道,对三国故事如数家珍,对语文课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每周一节的“三国课”,他们总是翘首以待。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标志,阅读名著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启迪和发展心智的有效途径,在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一路走来,我们真的十分艰辛,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阅读名著有关资料,上指导课,点评作文,组织活动等;但当我们体会到学生通过阅读名著获得了情感升华和思想净化,欣赏到学生作文中的独特视角和辩证分析,感受到学生在语文活动课上释放出的一种自信和热情,我们却以怡然自得,更对未来充分信心。 今天,我们让名著《三国演义》,走入了中学课堂;相信,不久的将来,《史记》、《论语》、《红楼梦》等名著,也将走入我们的课堂。 注:论文《让名著<三国演义>走进中学课堂》获2007年景德镇市基础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