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随师临证,某患者证属气阴两虚,表现为胸闷,失眠,然老师在开完调理气阴之药后,又加了栀子5g,淡豆豉9g。当时我就没想通,栀子豉汤治热扰胸膈的,怎么用到这里了?因为老师患者很多,老师没时间歇息而且很累,所以我就没有细问。回来后,我又查了好多资料,重新看了《伤寒论》中的论述,对栀子豉汤又有了新的认识。 下面先看书中涉及栀子豉汤的条文: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76)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77)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78) 76条中,虚烦虽无实邪,但却有火热之郁,故亦可称“郁烦”。火热之邪,郁于胸膈,因而致烦。故证见心烦不得眠,这是轻证;若重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反复颠倒,为虚烦之甚,乃因热甚,故见翻来复去,坐卧不宁;心中懊憹,形容心中烦乱特甚,而有无可奈何之状。刘河间在《伤寒直格》中比喻为像吃了巴豆或草乌头后那样心里难受,足见懊憹之痛苦已非一般了。火郁当清之,发之,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以除虚烦。 栀子豉汤的栀子,性味苦寒,体轻上浮,既可清宣胸膈郁热,又可导火热下行;豆豉气味轻薄,既能解表宣热,又可和降胃气。二药配伍,清中有宣,宣中有降,为清宣胸膈郁热,以治虚烦懊侬之良方。若兼少气者,加甘草以益气和中;若兼呕者,加生姜,既可降逆和胃止呕,又可协栀子、豆豉以散火郁。 “发汗,若下之”说明汗下之后,热邪郁结胸膈,比上条病机又进了一层,故见“烦热、胸中窒”。胸属上焦,心、肺同居于中。心主血,肺主气。若火热之邪郁结胸膈,既能影响血分,亦能影响气分,而使病情发生不同的变化。“烦热、胸中窒”是郁热之邪,影响胸中气机不畅而成。烦,是指心烦;热,是指身热。表现为因热而烦,心烦特甚。胸中窒,是指胸部有堵塞不舒的感觉,并无疼痛之征。此症状说明本证不仅是郁热,而且有气机不畅。但邪郁只在气分,并未影响血分。郁热得宣,则气机自然畅达,诸证迎刃而解,治仍宜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但不见恶寒,说明邪已化热入里。邪热入里,郁于胸膈,必见心烦懊憹等。本证所见“心中结痛”,乃火热郁于胸膈为甚,不仅影响气机不畅,而且影响血脉不利而致。所以心中结痛比之“胸中窒”更为严重。因其病因是火热郁结,故仍用栀子豉汤治疗。 我们细细研究之后,会发觉栀子豉汤可以治胸中郁热兼气机不畅或气血不利。后世叶天士进一步领会其精神实质,通过其丰富的临床经验扩展了该方的应用范围.他总结栀子豉汤作用: “解其陈腐郁热,宣其陈腐郁结”.叶氏在运用时,每佐入一些微苦微辛的药物,意取"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这更使栀子豉汤的作用大为增强,大大提高了疗效.举例如下:
治肠痹大便(或二便)不通:凡因湿热阻遏,以致大肠气闭不通者,轻则食进脘中难下,大便气塞不爽,肠中收痛(肠痹门张案);重则舌白,不饥不渴,大便经旬不解,皮肤麻痒,腹中鸣动(肠痹门吴姓又案)。或上见鼻渊,胸满,目痛(肠痹门蒋案)。叶氏宗朱丹溪用辛润自上宣下法。病在下而治其上,这是根据开肺气以宣通,以气通则湿热自走与肺气化则便自通的机理。若因肠痹而致的二便不通,亦当洽以开肺。案载高年疟后,内伤食物,腑气阻痹,浊攻腹痛,二便至今不通,脉诊右部弦搏,渴思冷饮。昔丹溪大小肠气闭于下,每每开提肺气,《内经》谓:肺主一身气化,天气降,斯云雾清而诸窍皆为通利。若必以消食辛温,恐胃口再伤,滋扰变证(肠痹门董案)。不仅病机分析切当,即治疗宜忌的阐释也恰到好处。治用栀子豉汤加蒌皮,杏仁,郁金,或再加枇杷叶,或加紫菀,或加枳壳,蔻仁,要皆不出微苦微辛以开上痹的原则。 结语:综上所述老师所开栀子豆豉也非是清郁热,而是宣郁结。 通过此症,我看到了自己学习的不足,对于方证的理解也很不到位,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写出来和大家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