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尧典》记载了唐尧对舜禹的数年的测试与考察。《尚书》中的《尧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讷,嫔于虞。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文中记叙了唐尧对舜的5种考察方法,均是设置一定的情境,通过舜的表现,以观察其心理品质。 《礼记?射义》(公元前11世纪西周)记载:“天子之制,诸侯岁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于祭。”这说明,当时录取的标准是以射中次数的多少,结合行动是否合乎礼仪、动作是否合乎乐律为根据。 战国时代的《六韬?龙韬?选将》,记载姜太公所倡导的结构化的行为观察的方法选拔将领: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知之有八征: 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 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三曰与之问谍,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孙子就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庄子?列御寇》: 近使之而观其敬, 烦使之而观其能, 卒然问焉而观其知, 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委之以财而观其仁, 醉之以酒而观其则, 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九征至,不肖人得矣。” 《吕氏春秋》“八观六验”: “守”(操守) “僻”(邪恶言行) “节”(气节) “特”(突出的品行) “人”(仁爱之心) “志”(志向)。 《大戴礼记》(西汉):“观诚”: “知”(智力) “勇”(勇敢) “治”(办事能力) “不贪”(廉洁) “宁”(庄重) “轻”(轻浮) “重”(暴躁) “不失”(检点) “常”(合乎常规) “不贰”(忠诚) “不倦”(勤于工作) “情”(情性) “诚”(诚实) “信”(认真) “备成”(行为表现)。 《心书》中《知人性》(诸葛亮):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告之以祸乱,而观其勇;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前四法(问、穷、咨、告),是借助于言语,以问答的方式来观察、测量人的心理; 后三法(醉之、临之、期之),是给予某些情境刺激以观测所诱导出的心理与行为的反应。 《人物志》(人才学专著,刘劭,三国), “一曰察誉,有偏颇之谬; 二曰接物,有爱恶之惑; 三曰度心,有大小之误; 四曰品质,有早晚之疑; 五曰变类,有同体之嫌; 六曰论材,有申压之诡; 七曰观奇,有二尤之失。” 如果只看外貌,就会失却“含精于内,外无饰姿”的“尤妙之人”和“硕言瑰姿,内实乖反”的“尤虚之人”。 唐代完善了这一制度,把智力测验引入考试。当时考试大致分为贴经、口义、墨义、策问和诗赋,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为现代考试测评题型开创了先河。此外,还注重举止仪表的考察,采用面试方式,甚至由皇帝亲自主持面试(殿试)。?贴经,是主考官任取经书的一页,将左右两边遮盖,中间只露出一行,另一纸贴3―5字不等,要被试者将所贴的字填出来,填充法;墨义,是由考官出30条、50条或100条问题,让被试回答,既可笔试,也可口试,问答法;策问,是要求被试者对现实问题(如政治、吏治、教化、生产等)提出建议;诗赋,则要求被试者当场撰写诗词,以考察其思想品德、文化修养和文学才能。口试也有3种形式:一是主考询问式的;二是根据命题准备好答案提纲,再逐个口答问题;三是考生主动进行讲演,让主考和听众进行评议(古称“试诵说”)。这些测试方式,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而是二种或二种以上结合使用。唐代科举明确规定:“凡明经,先贴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论文》、《字林》二十条”(注:《新唐书?选举志上》)。 孔夫子提出了「成于中,形于外。」。 当要用一个人,或想与他深交时,经过了这九种观测试验,他内外的品德是掩盖不住的。 二、亲近他,看他是否有礼? 三、吩咐他做杂事,看他是否有才能? 四、突然问他,看他是否多智? 五、急促限期,看他是否守信? 六、委托钱财,看他有没有仁心? 七、告诉他危险的事,看他会不会变节? 八、让他酒醉,看他是否守法? 九、处在混杂的地方,看他是否会乱搞? 有这九种试验,「贤,肖」之徒便可以分辨出来了。 另类观人术 1:面相 2:命理 3:握手方式 4:笔迹 5:星座 6:血型 7:家庭生活 8:姓名 |
|
来自: 老刘tdrhg > 《四十五、读心/权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