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黄石的种类与价格

 国民一员 2015-12-23
田黄石成交价
 
 
 

 近年来市场交易价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拍卖日期

0596 郭懋介作 田黄石山居即景    咨询价                  3,680.00万 2013-10-27

4607 赤壁夜游 寿山田黄石摆件    700.00-800.00万   2,012.50万 2011-11-13

2789 明末清初·王定雕田黄石博    500.00-800.00万   1,150.00万 2011-12-30

0697 林寿煁作田黄石香山九老薄    700.00-900.00万   1,035.00万 2012-07-07
0446 田黄石九螭献宝章             900.00-1,000.00万 1,035.00万 2012-10-28

0330 林飞作 田黄石双子弥勒摆    咨询价                   977.50万 2014-05-24

2790 清·田黄石素方章                    500.00-800.00万   931.50万   2011-12-30
4976 清早期·田黄石七宝罗汉像  500.00-700.00万   931.50万   2014-12-15

田黄石鉴定

    所谓田黄石,即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而得名。其质地细腻、温润,手摸有滑感,并常有石皮、红格、萝卜纹等标志。田黄石鉴别标准上好的田黄石首先颜色要正,所以田黄石的“黄”就要求黄得如同金子般灿烂。上品的田黄石还要通透、纯净、细腻,纹理要美。同时作为硬石的代表石材,田黄石出土时均为椭圆形,所以上品的田黄应该饱满、浑圆、比例协调。
  自古田黄石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且“黄金易得,田黄难求”。更让田黄石有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么对于田黄石鉴别方法又有哪些呢?盛世收藏小编为你介绍一下这些知识。
 
 
  
 
  随着田黄石身价暴涨,仿制假冒田黄石牟取巨额暴利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专家表示,由于“红筋”与“萝卜纹”是田黄石与众不同的特殊肌理,再加上田黄石质地温润细腻,刀刻下去有卷花等,因此田黄石鉴别主要从这“红筋”、“萝卜纹”与刀刻卷花等三方面入手。
  田黄石鉴别方法第一点石形
  田黄石的母石为山料,呈棱角状,经过重力与水流的搬运及磨蚀作用,其棱角逐渐圆化,形成形态多样、大小不一的卵石(独石),呈次棱角状或次圆状。如果发现棱角尖锐或浑圆光滑的“田黄”就值得怀疑,可能为掘性石或山料磨制而成,但如果在加工过程中破坏了其原形就难以识别了。田黄石一般为几十克至几百克,超过千克的非常罕见,几公斤的田黄应值得警惕。
  田黄石鉴别方法第二点石皮
  田黄石长期埋藏在水田中,经风化作用,其外表通常会形成不同特征的皮层。根据皮层的厚薄,可分为厚皮(>1mm)、薄皮(<1mm)和稀皮(细雾状);皮层有单层皮与多层皮。田黄的皮色主要有黄色、黑色与白色。黑色皮俗称“乌鸦皮”;皮为白色而石色为黄色,称为“银包金”;皮为黄色而石色为白色,称为“金包银”。田黄的不同皮色可能与不同颜色的土质有关,即黄色的土壤形成黄色皮,黑色的土壤形成黑色皮。由于田黄石普遍发育石皮,有“无皮不成田”之说,故石皮成为鉴定田黄的重要特征之一。
  田黄石鉴别方法第三点萝卜丝纹
  采用透射光观察田黄石的内部,其普遍发育似“萝卜丝纹”纹理,是非常重要的鉴定特征。田黄石内部的“萝卜丝纹”多种多样,发育程度不同,按粗细可分为条带状、条纹状与细丝状;按形态可分为直线形、网状形与不规则形;按颜色可分为白色、黄色与棕色;按透明度可分为半透明与微透明。田黄石基本上都具有“萝卜丝纹”,“无纹不成田”的说法成立,但不能绝对化。
  田黄石鉴别方法第四点红格(或红筋)
  田黄石的“格”或“筋”实际上是一种裂隙,这些裂隙在地表条件下,特别是水田里,普遍受到Fe2O3溶液的渗入与沉淀,被染成黄红色,故称为红格或红筋。但也有少数没有颜色,为白色裂隙,则称为无色格。田黄石有红格(或红筋)的现象较普遍,也有“无格不成田”之说。
  
  造假方法与真伪鉴别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石价格的逐年提升,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田黄石仿制品,种类之多、数量之大,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于收藏的信心。田黄石的造假方式越来越多,如何使其现出“原形”成为考验收藏者眼力的难题。    


 
 
    古人云:得石者福,玩石者乐,品石者寿,藏石者福禄寿。苏东坡的供石、米芾的拜石更是历史上流传久远的故事。
当前,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在各地的拍卖会上都是价格斐然,少则几万,动辄几十、上百、上千万。好的寿山田黄石在市场上已经达到了每克1万至5万元。2012嘉德拍卖会上,一块340克“赤壁夜游”寿山田黄石摆件以2012万价格创下田黄石拍卖最高纪录。而昌化田黄石的价格,每克在500至2000元,上好的每克才达到3000至5000元左右,拍卖会最高的记录800克拍了400万。
        寿山田黄石是我国特有的“软宝石”。全世界只有我国福建寿山的一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色相普遍泛黄色,又产在田里,故称田黄石。其材质温润凝腻,在软质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作贡品献入皇宫,被雕刻成御用玺印及艺术摆件,故田黄石又被尊为“石中之王”、“石帝”,故其身价无与伦比。经过数百年的不断挖掘,到目前为止,已挖掘殆尽。历代挖掘的田黄石,能流传至今的,已成为稀世珍品,进入国内外的收藏机构。流散民间的,皆被藏家所珍藏。
昌化田黄石是昌化石之新秀,十几年前才被发现和开采,形体好、分量足、石皮完美、色泽丰富、石体裂纹少。昌化田黄石“无根而璞”,通灵透亮,温润细洁,其中昌化田黄鸡血石更是兼备田黄石和鸡血石两者丽质。常言道:“鸡血田黄,石中之皇。”此话源自清乾隆帝封田黄石为“印帝”(即印石中的皇帝),鸡血石为“印后”(印石中的皇后)之说。也就是说田黄石与鸡血石是印石中至高无上的最佳品种。浙江当地人则将田黄、鸡血石出在一块石上的称之为“帝后合一”的无与伦比的品种。故称为“宝中之宝”,“帝后之缘”。
由于昌化田黄和寿山田黄成因、化学成分、石质、石皮的颜色皆相同,而且都是二次生成的独石(所谓“二次生成”即散落的独石,在土壤里受水分、地温色素以及酸碱的长期作用下,石体肌理中的杂质、成分不断变化,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亦随之改变而形成另一种性质的石头,称之为二次生成。其演变过程极其漫长),另外浙江昌化的田黄跟寿山的田黄一样稀有,资源有限,也越来越稀少。
 
 
 
 
玩石头的人都知道,石以黄为贵,以红为富,以白为洁,以绿为奇,以黑为古。昌化田黄石并非单一色彩。有黄、红、白、黑等色。和寿山田黄石一样有黄金黄、熟栗黄、枇杷黄、桂花黄、金包银、银包金等品种,而且昌化田黄石同样具备和寿山田黄石一样的六德:
(1)细:指质地细密,如婴儿之肤。
(2)结:内质脂密有光泽,手有滑感。
(3)温:与人有相亲的宝气,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润,如露之欲滴。
(5)凝:指凝灵,如半透明的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
现在的昌化田黄石处在极低的价格,所以它的升值空间巨大,收藏价值无限。要相信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寿山田黄石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人们将逐步真正认识到昌化田黄石的魅力及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