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品赏析】吴门四家:仇 英作品欣赏 (八)

 百了无恨 2015-12-23

吴门四家:仇 英作品欣赏 (八)






香山九老 立轴 1556年作

题款:香山九老。嘉靖丙辰春三月,仇英实父制。 钤印:十洲(朱文葫芦印)

唐武宗会昌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白居易和友人胡杲、吉皎、刘真、郑据、卢真、张浑在东都洛阳白氏履道坊家中燕集,成“尚齿之会”。七老在欢醉之余,彼此作诗纪事,并绘图以纪,白居易所作《七老会诗》在这次聚会中还有狄兼谟与卢贞二人因年龄未达七十岁,“虽与会而不及列”。然而从《新唐书·白居易传》开始,即以这九人为九老,并说前述九人曾燕集,后人以讹传讹,又因白居易晚年隐居香山,就称此九人为“香山九老”。其实狄兼谟、卢贞二人应不在九老之列,而是李元爽和侩如满二人。在七老三月份的燕集之后,同年夏天又有二老同来参加他们的聚会,于是白居易受命“书姓名年齿,写其形貌附于图右,与前七老题为九老图”,白居易还作了一首七言绝句——《九老图诗》以为纪念。香山在河南洛阳县龙门山之夹,白居易等九人在宋朝时人称为“洛中九老”,清人则称“香山九老”。继白居易等人九老会后,宋朝司马光、富弼、文彦博等十三人效洛中九老事迹,也曾在洛阳雅聚吟咏,司马光并为之作《洛阳着英会序》,后人也常以此次聚会为作画的题材。可见前贤风范,常是后人言行的准则。

仇英一生虽只活了五十多岁。但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严谨周密。在他的画作上,一般只题名款,很少有更多的题识,这件《香山九老图》题作“香山九老,嘉靖丙辰春三月,仇英实父制”实属难得。作品展现其宗法宋人画风,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形成这种工而不板、妍而不甜的画风,视觉效果极具震撼力,同时又隐隐的流露出文人的韵致,整幅作品焕发着一种古意盎然的意趣,此作品尺寸之巨,绘制精绝,当为传世作品仅见。


溪山消夏图 手卷


竹林七贤 手卷


西园雅集图


西园雅集图


西园雅集图 立轴绢本


出行图 立轴


西园雅集图 手卷 设色绢本

款识:实父仇英制。 钤印:十州

题跋:柶传十州画临抚摹宋元,此卷工细,秀润欵印俱佳兼又有成囗跋语真迹,无疑正如璧合珠联可称墨缘,奇遇晴牕展玩书以志喜。嘉庆八年冬小阳月识于秋盦室,黄易题。钤印:黄易之印

引首:仇实父画人物与唐子畏并称,自是明代之作,其书法亦秀劲,曾见环香堂法帖中有实父数行小楷,有晋人风味,盖书画本是一家,眷属能书不必能画,而能画则未有不能书者也。仇画世传赝品最多,此券谨守宋人矩矱,设色精妙尤得不传之秘,唐子畏则别有一种仙风道骨,其神妙处又在笔墨之外,胸中多藏百卷书,下笔自然回不犹人虽精诣如仇唐。观是卷,人之神彩冠服皆有典型囗岂胸中无墨者所能。世传十州不通文墨,不信也。嘉庆六年夏月上浣,成亲王题。 钤印:皇十一子、诏晋斋印



(未完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