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其昌作品欣赏(六) 仿米芾洞庭空阔图 手卷 纸本墨笔 1615年作 题识:语巴陵舟中,望洞庭空阔之景写此。乙卯玄宰识。钤印:董其昌、太史氏 后纸自题:米老居京口,常以清晓登北固,眺望烟云之变,曰:此最似潇湘虎儿楚山清晓图。进道君大都写潇湘奇景也。余常谓画家须以古人为师,久之则以天地为师,所谓天厩万马,此吾粉本也。虎儿有长图自题曰:夜雨初霁,晓烟未泮,谓其状有类于此。余亦时仿。董其昌自题,寄崇螺侍御。钤印:知之告曰讲官、董其昌印 本幅以墨笔画洞庭湖之景,左虚右实,用笔生拙,劲力内敛。起首之景若隐若现,主要以米氏点子皴表现远山,淡墨点写小树。主题部分在中段,天高云淡,奇峰耸立,湖面辽阔,树木丛生,房屋掩映,意境深远而自有生气。山石皴染并施,树木勾、写、染兼用,笔法多变。后段则以寥寥几笔勾写山峰、树木,以示空旷。 仿米家山水 立轴 水墨纸本 1615年作 奇峰白云 设色纸本 仿米家山水 立轴 水墨绢本 款识:山生云时云出山,触肤为雨遍尘寰。端知帝所旌幢会,只在金台玉室间。玄宰。 钤印:宗伯学士(白文)、董其昌印(白文) 仿米家山水 手卷 水墨洒金笺 米氏云山 立轴 水墨纸本 1615年作 (132万元,2006年4月中贸圣佳) 款识:西郭避暑处。鹤甫见诗写此赠之。董玄宰。乙卯六月。钤印:董玄宰(白文)、宗伯学士(白文) 题跋:米元章画在有意无意之间,玄宰画在似米非米之间。眉公题。 董其昌于元四家中,尤嗜黄公望、倪瓒二人。尝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跋中慨叹:“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对倪迂“以天真幽淡为宗”并“无画史纵横习气”的画风羡赏不已。董其昌认为元四家“皆从北苑(董源)起祖”,而终以北苑为师。南宗山水虽祖述王维,其实,董源才是董其昌心目中的南宗领袖。由于米氏父子对董源的推重,使得董其昌对米家山水情有独衷。所谓米氏云山,当全以清润水墨自山顶向下横点迭积,并无勾勒线条,此等笔墨表现雄峻峰峦、奇峭山壁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却与董其昌“尚暗不尚明”、“尚淡不尚硬”的山水画审美意趣相契合的,这正是董其昌仿米氏云山的缘起。 仿米氏云山立轴,于简洁疏阔中现平远高峻之气度。画面下部左起安置坡脚丛树,顺势向右,隐显屋宇桥梁。坡脚横皴,水际潺礒,率意而不失谨细。浓墨皴点,苔草茂盛。丛树以重墨为干,挺拔而秀逸。浓淡相间的墨法点树叶,葱茏蓊郁,浓荫笼罩。淡墨烟岚,浮于山间,萦转缥缈,似入仙境。画幅中上部,高耸数峰,近浓而远淡,层次分明。横点温润而坚实,山体凝重而皎然。轻岚逶迤,云雾显晦。通观画作,山水形境,意韵宣达,皆有赖于画家情性灵感、学养文思之厚积,发之以深厚的笔墨功力,虽着墨无多,但笔墨晕彰,从容挥洒,气势弥漫,使人兀立凝视,可游可居。画幅上部右侧,董氏所书行草自题,用笔虚和,率意纯熟,生秀劲健,宛转灵逸。章法错综,疏密得宜,可见其得益于杨凝式《韭花帖》之遗泽。左侧为眉公题跋。眉公当为董其昌挚友陈继儒。观其所题,笔力绵润,清腴见骨。题跋之语,亦见二人心绪之悟通,立论之同一。两公染翰于一纸,洵为艺林之佳构。 仿米友仁笔云山烟雨 镜心 1615年作 秋林晚枫 立轴 求米得米 手卷 水墨金笺 (5529.2万元,2010年7月北京纳高) 款识:仿米襄阳笔意,玄宰。钤印:董其昌印、大宗伯章 引首:求米得米。稽山半叟 。钤印:年大利、半丁老人 拖尾:思翁一生苦习北苑及至晚年自谓得董之三四,惟尝所见董仿米倪恰到好处。所谓求其似者未必见似,意在不似面似才得神似,可庶哉矣。辛丑新春,半丁老人。钤印:半丁老人、年长寿 十八年前,长洲陶北溟获此卷,谓五百年来宗米家泼墨者,悉堕恶趣,而华亭比卷云树蔽亏楼台明灭一片,沉雄潇郁,空灵璀璨之气虽米颠大姚村虎儿云山得意,皆当辟易。房山方壶辈,无论墨忆骏公九有似华亭冠首。岂其地望之隆,学力天资要不可几及,今读此卷,正如大有当天碧海,华星俱成萤火骏公所谓华亭尚书天人流墨花,五色风云浮天人,赴天人哉。此图足以尽之矣。百编低徊拊掌叹绝有如此。午夜审视又证,稽山半叟。钤印:半丁老人、山阴陈年 《求米得米》山水手卷为董其昌仿米家山水的代表作。董其昌自谓:“吾尝评米字,以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足见董其昌对米芾的推崇。董其昌不仅在书法上汲取米芾精髓,同时在绘画上也同样取法米芾,曾作仿米家山水多幅,但是董其昌的天才之处就是其虽是临米但是绝对不似米。用陈半丁的题跋说就是“求米得米”,“似米但不是米”,“以米求米”。其作品不是一味的照猫画虎,而是融会贯通,作品有其自身风格。米芾与其子米友仁创米家山水画法。山水皴法用细墨点点皴,犹如米点一样,世称“米家山水”。因董其昌极力推崇南宗贬北宗,认为南宗米芾的文人画应该成其继承和学习的对象。本幅董其昌完全用“米点”皴法将一幅云山雾水的书卷画得极为生动。全幅“米点”点山、点水、点树,亭台楼阁用线描出。画面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曲水流觞,云山雾水。笔墨浓淡适宜,阴阳向背,画面首尾呼应,全幅描写山中隠寺,夜深人静,也许还能听到那涓涓细流的声音,听到那幽隠于山中的古寺敲出的那幽邃的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许正是此情此景。 春山欲雨图 手卷 水墨绢本 1615年作 款识:春山欲雨。七十二高峰,微茫或见之。南宫与北苑,都在卷帘时。乙卯春稧,董玄宰写。钤印:董其昌印 引首:笔所未到气已吞。敔园。 后纸:1.李鱓跋:元人论画如虫蚀木,偶尔成文,是变唐宋精细端重之体,独开生面,化板为活之法也。但不有前人规矩,又安能使后人巧乎?画有名家,有作家,作家而兼名家,犹美人中之佳人,其致不同矣。元之一峰、梅花、迂翁,明之文、沈,是又名家中之出类拔萃者。董思翁独擅群公之妙,有笔有墨,笔兼八法,墨藏五采。白石翁题画有谓:我笔力不让古人,有终身不能及古人处,只坐读书少耳。读书、学画两事也。白石翁个中三昧之语,知之者鲜矣。今读此卷,有书卷气,又有笔法在,出入倪黄,酷似大小米,是思翁得意之笔。层峦叠嶂,村落沟渠,明察秋毫,春山欲雨,至今墨气未干。鱓得把玩谬谈,请星泉同学老友其宝之毋失。乾隆六年岁在重光作噩之清和月,懊道人题。 2.张效彬(1882-1968)跋:比得文敏公仿米元晖潇湘白云小卷,未浃旬,又获此巨迹。仿米者作于辛亥八月,先于此四年,年方五十有七,正精心作意摹古,以蕴藉胜,此则以俊快胜。东坡诗云:笔所未到气已吞,是之谓矣。二者不可轩轾,均杰作也。公画每倩赵文度、沈子居代笔,然二家各自成家,各有畦径,识者究能辨之。至公则书法冠绝等伦,移之作画,笔法墨法,无不相通,并世侪辈岂能比拟。同时兼得临鲁国二寸正书册,识此以志一时古缘。庚子首夏,敔园时年七十有九。 3.佚名跋: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自生质中带来,非可学得,所以一代画家如林,而传者不过屈指数人。思翁此图拟米老、北苑,气蒸冉冉欲滴,此等是化工手,非可求之笔墨间者,如何可以学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脱尽胸中尘浊,能识得乃能学得耳。是卷信为思翁剧迹。 4.张伯驹(1897-1982)跋:玄宰欲执艺苑牛耳,于书画必刻意求好,以折服他人。比至晚年,功竟名归,遂由绚烂而入于平淡。此卷为玄宰六十岁时所作,观其题诗云:南宫与北苑,都在卷帘时。是亦自甚鸣得意。诚如复堂所云“有笔有墨”,但仍不无迹象可寻耳。人或谓玄宰非晚年(笔)皆为赵文度所代,则不尽然。后复堂书亦佳。另跋无款,或经遗落,无碍于画之本身也。己亥(1959年)秋日,中州张伯驹识。 5.张效彬再跋:玄宰为吴梅村画中九友之第一人,其画镕铸宋元,包罗万象,自成一家,大者函元气,细者入无闲,本不可以迹象求。即以迹象论,因其寝馈于大痴者至深,故虽变其形貌而实撷取其菁华。此卷题云,仿北苑、南宫,仍随时呈露一峰法乳之根柢,盖自万历丙申得《富春山图》至此已二十余年,心手与之俱化,有不期然而然者。如此杰作,只宜默识神会,各就所及,有所得焉,斯可已从而赞之、评之、解释之,似皆在所不必也。同时又题。 6.张效彬三跋:吾斋尊藏董画三卷,虽年代略有中晚之不同,而各有特色,未可加以轩轾。因仿明安氏古本石鼓方文例,名《潇湘卷》为前茅,此卷为中权,拟富春者为后劲。辛丑(1961年)三识。 签条为近代著名收藏家和鉴赏家张伯驹题:董玄宰春山欲雨图精品,卷首为张效彬题“笔所未到气已吞”。卷后有扬州八怪之一李复堂题跋,赞之不绝于口,复堂题古人画不多,乃不欲以鉴家闻也,惟此跋书写浑朴,洒脱自然,极为难得,卷后另有近代著名鉴赏家张效彬、张伯驹二人长跋,皆以为此卷系董氏亲笔。 本幅董其昌《春山欲雨》绢本手卷,作于1615年,为其晚年之作。此帧画卷为其代表作品之一,他把书法运笔之法,融入绘画的皴、擦、点染之中,故戴本孝称董其昌的画“力透纸背,真以书法为画法耳”。本幅作品在墨的运用上,能干湿并用,干而不枯,湿而浑厚。在树、石等形象的塑造上,讲究姿态组合的形式美,不强调写实,而强调韵致和欣赏性,这与宋代郭熙提出的山水画“可游可居”截然不同。此画中云流润,柔中有骨,运笔转折灵变,用墨干湿浓淡兼之,层次分明。画风蕴蓄丰厚,清隽雅逸,拙中带秀。《画引》称其为:“诚为开山祖也。他注重师法古人,但不为陈法所拘,在对笔墨的认识上,有独特的见解和造诣,故他的山水画,在明代首屈一指。” 此幅作品还传承的董其昌在绘画山的另一大特点:用书法的笔法作画。董其昌作画追求书法效果,并把它视为作画的普遍规律。本画,近树多用双钩,极少一笔点画。其中所画之树,几乎全部用有顿挫、一波三折的线条双钩,书法趣味十分明显。山石的轮廓线条也是如此,有一种生拙之趣。在画意上,他不追求“成教化,助人伦”的功利主义,而是主张以画为乐,寄乐于画,故人们称之为“文人墨戏画”。 董其昌既是画家,也是书法家。书与画的完美结合,是董其昌一生的艺术追求。《春山欲雨》中亦有其晚期行书诗句。董其昌的行草书,除有颜体的拙趣外,更多的是学五代杨凝式。 仿吾家北苑笔 1615年作 仿黄公望山水 镜心 山行图 立轴 绢本 (未完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