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古玉器之美

 南山五彦 2015-12-23
 良渚文化晚期 玉琮。高方柱體,略呈上大下小。中孔由兩端對鑽,接合處有不整齊的台階面。上射口略外撇,下射口較直。以四個方轉角為小眼紋的中心,自上而下,雕琢十七節小眼面紋,玉琮的上射口上,刻一上大下小的立柱,下方接著五個小圓圈。其內涵或與當時人們信奉的「神鳥」有關。高 47.2公分 上端寬 7.7-7.8公分 下端寬6.8公分 孔徑4.2-4.3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良渚文化中期 玉琮。質地為深淺交雜、不透明的赭色玉。形則為略似上大下小的方柱體。器共分三節,自上而下,分別琢飾簡化的神人面紋、神獸面紋及神人面紋,這種排列的方式,在浙江餘杭反山墓地的出土品中,亦有所見。編號故玉2823者,宮中配有木座及琺瑯銅膽,表示玉琮已改為花器之用,而落款於癸卯年(乾隆48年、1783)的御製詩則琢於內壁,亦以銅絲嵌於銅膽上。編號故雜1795者,宮中僅配有木座,座上刻有落款於乙巳年(乾隆50年、1785)的御製詩,此詩也琢於玉琮四壁的直槽內。兩者的詩文排列均與紋飾相反,表示當時並未解讀出良渚文化特有的神人、神獸面紋。有趣的是,比對之下,這兩件琮上的御製詩是完全相同的。同一首御製詩出現在二至三件玉器上,根據目前所見約十餘例,然多為時作玉或痕都斯坦玉,古玉僅知此例,有可能是乾隆皇帝也察覺到了兩件玉琮的相似性!乾隆皇帝雅好藝文,經年累月的閱賞品鑑,以致於培養出一些掌握文物特質的能力。但是他對於內府文物收藏的整理,並不止於題詩以突顯古物之妙這項舉措。事實上,他曾以皇室之力,動員臣工,倣北宋《宣和博古圖》的體例,將殿廷陳列與內府儲藏的古銅器,精繪形制;傳摹款識,陸續編輯《西清古鑑》、《寧壽鑑古》、《西清續鑑甲編、乙編》等圖錄。此外,宮中藏硯編有《西清硯譜》等。而這些整理的工作,帶動了清中、晚期以來古器物學、金石學研究的風潮。故此,清高宗對於傳統文物,可說是功不唐捐。但是,為什麼他未將最喜愛的古玉編錄成書國立故宮博物院。  今後倒是可以一探究竟。長6.6公分 長下6.2公分 6.6公分 下寬6.2公分 7.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時代不詳 玉管。青黃玉,多處散佈深淺褐色斑。略呈方柱體,有直孔貫穿,兩端各有一小節,似良渚琮式管的射口;四面外壁正中央有直條凹槽,以四個轉角為中心,自上而下分別琢磨出三段,每段各三節古琢的寬帶紋。器表頗多因年代久遠而磕傷的痕跡。目前以安徽薛家崗文化(3500-2800BCE)遺址出土的一件小琮的風格與此件玉管最為相近,唯薛家崗出土者只有兩節寬帶紋。高7.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大汶口文化 玉鐲。玉質,青黃色,局部呈赭色。圓筒形,光素無紋。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大汶口文化晚期 玉鉞。青綠帶褐色玉質,密布黑砂點的流動帶狀,層層清楚,器面拋磨光澤。不對稱鉞形,惟推測原器應屬兩側對稱的鉞形,後因一角缺損加以磨平而成今之形狀;寬幅直刃,近背端鑽一孔,兩面對鑽,一小孔單面鑽於背端一角落。厚0.4公分 15.2公分 11.3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玩器。玉質,原為青黃玉,表面染出褐斑。器作長條形,一端尖細如椎,一端有突榫,鑿有穿孔。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晚期或良渚文化錐形器。長6.8公分 1.2公分 1.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龍山─齊家系 璧。白玉環,大部泌成赭及黑色。外徑16.5公分 內徑6.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龍山齊家系 石琮。灰白色,夾雜赭色、綠色、白色斑紋。內圓外方,中央貫通。此器中孔小,器厚,直壁無紋。 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龍山齊家系 玉鏟。青色略帶褐黃玉,一面有較深的褐色。全器近長方形,淺圓弧刃。接柄端有一鑽孔。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龍山齊家系 玉刀。灰藍色,局部赭斑,不透明的玉質。器作長條梯形雙刃刀形。長2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新石器時代晚期 龍山-齊家系 素璧。青玉,璧緣外圍有淡赭斑。璧面平滑無紋。直徑18.3公分 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高古玉器之美——台北故宫的新石器时代(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