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中胆瘅的治疗

 johnney908 2015-12-25

黄帝内经中胆瘅的治疗


黄帝内经中胆瘅的治疗

【原文】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1)。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2)中。

【注解】

(1)胆募(mù)俞:胆募,在期门穴下五分处,即日月穴;胆俞,在第十椎骨下旁开1.5寸。

(2)《阴阳十二官相使》:指古典藉,已佚。

【白话详解】

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么病?是怎样得的呢?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法,记载于《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按语】

“胆瘅”是指口中自感有苦味的病症,最早见于《内经》。除该篇外,本书中还有多处文章对其进行阐述,如《灵枢四时气篇》“胆液泄则口苦”,《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食,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中医认为,胆汁味苦,今肝胆有病,气机不畅,以致胆汁泛溢,故口苦。另外,肝升胆降以辅佐脾胃的升降,若胆汁排泄逆反,可使胃气不和郁而化热,故本病在肝胆,而又与脾胃密切相关,临证所治,除本篇所说针刺泻胆募穴与胆俞穴以外,内科多肝胆脾胃兼顾为主。

临床上本证以肝胃郁热、胆热犯胃及肝胆湿热证较为常见。肝胃郁热,指肝失疏泄,胃火旺盛,郁热犯胆,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咽干、烧心、泛酸、胸骨后烧灼感、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胆热犯胃,指少阳化热,脾胃受累,气机不畅,邪热郁蒸,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呕恶、泛酸烧心、心烦易怒、胸膺疼痛,甚则胸痛彻背、胃脘胀痛、半夜咳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肝胆湿热,指肝胆生湿化热,湿热蕴结,阻滞气机,以致肝失疏泄,胆汁不利,脾胃失和,胆汁泛溢,而致口苦。症见口苦而腻,尤以晨间或睡醒后更为明显,兼见两胁胀痛或刺痛、腹胀气窜、脘闷纳差、精神困倦、肢软乏力,甚可出现黄疸、小便黄混或深黄、大便不爽,或见白色,舌质红或红赤,边尖尤显,舌苔黄腻,脉象弦或弦数。

【应用举例】

胆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失宜,情志刺激,劳逸所伤,病邪在胆,胆液泄,胃气逆,胆胃失于和降,故而以口苦、呕苦、嘈杂、脘胁胀痛为主要表现。新加温胆汤治疗胆瘅,效果良好。基本方为黄连6g,秦艽10g,半夏10g,竹茹10g,枳实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10g,生姜10g,大枣10g。热甚者加栀子、龙胆草;呕吐、呃逆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胃脘疼痛加川楝子、煅瓦楞子、白芍药;胀满甚者加佛手;血瘀重者加炙五灵脂、丹参、郁金、牡丹皮等;夹有虚寒而致寒热错杂者加党参、山药、吴茱萸等;阴虚明显加沙参、麦门冬、石斛;便溏者加薏苡仁、白扁豆;湿盛者加佩兰、冬瓜皮等……1999年2月至2001年1月,应用新加温胆汤治疗胆瘅病86例,治愈50例(58.14%),好转29例(33.72%),无效7例(8.14%),总有效率91.86%。(河南中医药杂志,20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