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是怎么学习立体图形的,你们想知道吗?

 渐近故乡时 2015-12-26


幼儿究竟是怎样认识几何形体的呢?也许你会以为幼儿是“看出来”并且“记住”的,确实,很多成人都以为认识几何形体很容易,只要用眼睛看就能在头脑中留下有关几何形体特征的印象,剩下的就是记住它的名称了。

然而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像你一样一“看”就能辨别出各种不同的图形,那就太难为孩子啦。在幼儿认识几何形体的过程中,“看”和“摸”是两条必不可少的途径。

通过“看”,幼儿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形体的特征,通过“摸”,幼儿则可以较细致地感知形体的特征,如形体是有棱角的,还是四周光滑的?是立体的,还是平面的?等等。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动作即操作摆弄物体来达到对事物的认识是幼儿认识的必要途径。在认识几何形体的过程中更是如此。


孩子认识几何形体需要通过视觉和触摸觉的联合活动,并辅之以语言,才能达到对形体的充分感知。视觉方面:起初是匆忙感知,或只注意到形体的某一个突出特征,如三角形是有“尖”的;然后发展到用眼睛观察形体的内部,好象在观察形体的大小;最后,眼睛能沿着形体的外部轮廓运动,能注意到形体的典型部分。触摸觉方面:起初是用手抓握物体,而非抚摸;然后发展到用一只手掌和手指的根部触摸,指尖不参加触摸过程;最后才是用指尖连续地触摸感知形体的整个轮廓。

由此可见,在认识几何形体的过程中,视觉和触觉的经验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它们是的发展具有同步性。因此,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给孩子提供一些较为标准的几何形体的实物,同孩子一起操作、摆弄,一起探究发现几何形体的特征,必要时可以给予适当的讲解。


如给孩子提供一些食品袋里的圆形、三角形的卡片(旋风卡等)让孩子顺着图形的边用手指摸一摸,问孩子有什么不同?若孩子说不出来,家长可以提示孩子着重摸摸三角形卡片上有棱角的地方,问你发现了什么?也可以请孩子拿笔顺着卡片的四周,画出卡片的轮廓,在画的过程中来感知圆形和三角形的不同。或让孩子试着滚动圆形和三角形卡片,问为什么圆形能滚动,而三角形却不能?也可以把圆形卡片和三角形卡片重叠摆放,观察两者的区别。

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其中吧!让它们充分地动起来,在做中感知,在做中学。实验研究也表明,当视觉、触觉、动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形体的感知效果是最好的。

本文作者/吴去贫

欢迎幼教工作者积极投稿,投稿有惊喜噢!

投稿邮箱:kefu@qcbyjy.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