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险资入市的动机是什么

 dorphin2008 2015-12-27
 

最近的险资入市似乎给要死不活的股市注入了些许活力,先是在以万科为代表的地产股上打响了所谓的股权争夺战,接着是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概念股也被疯拉,貌似险资要取代国家队承担救市护盘的大任了。

险资到底意欲何为,是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或许,险资入市并没有救市护盘那么简单。是否也意味着保险业的重大动向,比如战略转型一类好的动向呢?

1 险资为何要在此时杀进股市

随着央行不断降息,成本远比银行揽储要高得多的保险资金怎么办?在未来几年必将进入零利率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不可能零利率的保险业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低利率和零利率对保险业而言,是机会更是挑战。说是机会,因为银行利率下降更有利于保险业圈钱,保险理财有机会吸收更多资金,毕竟保险理财的利率可以远高于银行利率。说是挑战,正如我在《骗子为什么总是盯着“中国大妈”》里讲的,在实体经济如此严峻的情形之下,险资又能如何理财以图高额回报呢?

左顾右盼之后,或许除了股市,再无其它选项了。这恐怕正是险资选在股市低迷的时候来“抄底”一些优质股或概念股的原因吧。

2 当险资慌不择路,保险还能保险么

有不少朋友问我对所谓“宝万之争”的看法,其实我已经写过了《万科股权之争的本质》,只不过写该文时更多考虑的是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的原始本性尤其是中国原始资本的野蛮性,并未认真思考险资异动的动机。

当我逐渐看清了险资在股市的动向和总体的布局,这才想到了险资正在和即将面临的困境,以及当前在宏观布局时的多少有些慌不择路的股市“抄底”的动机问题。

所谓“宝万之争”只不过是险资在投资无门的情形之下不得已选择“抄底”股市时,不小心抄到了一根硬骨头而已。除了万科,其实还有金融街等其它房地产股,还有金风科技等概念股,总之是保险资本在集体行动,并非只有宝能一家。

我说过中国股市在未来几年应该保持在2800-4100的股指区间波动,这样预判的依据是中央维护股市并希望借助股市推动混改的决心,同时考虑到股市上不去是因为百姓没有多少钱了,股市下不去是因为政府不同意让其下去。另一方面,经济再怎么不行,上市公司业绩再怎么不堪,3000点左右的中国股市还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上市资产的盘子已经有这么大了。从这个角度看,险资选择股灾过后的超低位“抄底”或许是一种明智之举。

我为什么又要说险资入市多少有些慌不择路呢?一是前面说的高成本险资其实已经投资无门,选择股市本身就是一种慌不择路。其次,在股指从股灾后的2800多点上升到3600点时,险资在一路“抄底”,已经将某些股价抄成了天价,“抄”变成了“炒”,“抄底”变成了“争夺股权”,这就有些不好理解了。被险资“抄底”的股票,几乎都在翻倍地疯涨,这还算是“抄底”么?把一支股票“抄”或“炒”成了天价,这险资的保险功能还能体现不?

所以我说,险资入市的“抄底”行为有些慌不择路,也根本不能保险。

3 慌不择路的背后有没有更多的考量

当“抄底”变成了“争夺股权”,只有一种思路可以解释,就是保险业也在试图战略转型。这个转型就是开始从过去的单纯理财转向对实体经济的真实投资。

银行、基金、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如果真的想靠本事赚钱,而不只是靠政府的扶持和政策的倾斜,不只是靠剥夺老百姓的钱袋子,还真得学学人家海外的险资运作,实实在在地开始投资实体经济,通过实体经济的增长而获得利润分红。从根本上讲,这才是正道。

这么去猜想,忽然觉得此次险资入市或许意义也很重大。他们不是只为了“抄底”,而是要抢夺实体经济的控制权和话语权。总体上讲,这应该是好事而非坏事。

从所谓“宝万之争”的进展情况看,正如我所预料的,王石的万科情怀似乎挡不住宝能的资本入侵。这事或许已经超越了万科自身的命运考量,而是上升到了金融保险业的战略布局,甚或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恐怕一个王石或一个万科是莫能耐何的了。

关于险资入市,也叫了很长时间,如今是真的来了。商业险资是排头兵,在尝试成功之后,或许后面还会有养老保险的入市。人们担心养老金入市不保险,这其实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资本投资固然有风险,但不投资又如何保值增值呢?所谓入市不保险,主要还是对养老保险管理和运作水平的担忧,并非理论或道理上不应该。就好比这次险资入市的由“抄”变成“炒”,多少还是很令人担心的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