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年年有于674 2015-12-27

在当今这个经济突飞猛进、人心却浮躁不安的社会,品行修炼和文化的发展犹如黄河一般几近干枯:徒留黄沙和淤泥。而古往今来,但凡盛世都是品行修炼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大力宣扬和提倡思想境界的修为、行为的端正和文化的发展对于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前几年,因为哈佛大学泰勒·本·沙哈尔教授的幸福课一时风靡全球,我也怀着一颗好奇心系统地听了一遍,还做了很多笔记,但是总结之后我发现,这堂幸福课也只是告诉我们十余种感受幸福的方法而已,大量课时是在论证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为西方理论体系关注的是外物、讲究的是科学依据。更具戏剧性的是沙哈尔教授来到中国演讲时,开篇就声明幸福课的起源是中国!比如在阳明心学中就有幸福课的影子,他主张人们追求的名利皆为外物,如果因为在追求外物的过程中泯灭了自己的心灵(感受不到宁静和幸福),那是最得不偿失的事情。何为幸福,幸福就是长久的快乐。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出生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在世时修订了《六经》,后其弟子修订了《论语》,其中谈到过人生在世应有的三大追求,即:立德(树立自己的人生信条,因美好的品德而闻名)、立功(建立自己的功绩,因卓著的功绩而闻名)和立言(有了自成体系的思想,并因此而闻名,因此而影响更多的人)。有人说,中国历史上同时实现立德、立功和立言的人只有两个半人,即: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因为曾国藩在立言方面主要表现的是他自我约束的美德,并没有自成体系的全新思想)。还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擅长用兵的只有3人,即:诸葛亮、王阳明和当代的毛泽东。

王阳明认为人的宿敌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有些人以为自己败在对手的奸诈上,实际上是根源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堪一击;

有些人以为自己败在社会的衰败上,实际上根源是自己不懂得跟随内心的良知顺势而为;

有些人以为自己败在运气上,实际上是自己心口不一,良知被利益蒙蔽,迷失了自己而已。

“向内检讨”和“从心出发”是阳明心学强调的重点:自己的想法对了,天地万物就可以捋顺了;自己的出发点是扭曲的,才会遇到各种不如意。

不知道为什么,一窝蜂的企业主都要抢占手机市场,还说要“改变世界”!难道老百姓手里多一部几百块钱的手机,你就是改变世界了?最后手机这条路走不通,真的和时局没有一毛钱关系,实际上是自己内心想要追逐利益,嘴里喊个高大上的口号而已——典型的心口不一,这也是阳明心学提出的最要避免的现象

不断地根据自己的良知进行反思,并不断地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良知。知行合一的本质是说“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终点”。我系统地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过MBA课程,也获取了硕士学位和硕士学历,但是讲授管理课程的多数老师只是学院派,并无真正为企业操刀的经历,所以这些只能是“知”的起点,还没有真正开始!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家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和反思,才能另辟新径,寻求到真正的突破。如果你指望听谁一堂课,然后回去复制就能让企业发展壮大,那只能说明你太浮躁或太幼稚。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虽然王阳明数次运用心学以一当十地剿灭匪患、铲除叛乱,但是他却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可见他所说的心学的难度。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发誓要每天睡前读半个小时的书,结果你坐到床上时,手机和书都在枕边,你总是忍不住想要去查看手机中某些APP上新出现的“小红点儿”,最终你克制住了,没有碰手机——这对于心学的修炼来说,还是失败的:毕竟你还是萌生了看手机的念头。心学的修炼就是要克服这些“恶”的念头,让自己能够随时纯粹地生活和工作。如此这般,像个旁观者一样随时管理和审视自己的每个念头,当然是天下最难的学问。但这学问如同滚雪球,刚开始很难,而且似乎毫无成效,但坚持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感受到身心一致的清爽,灵魂深处的坚定和自信。

现在很多人信奉佛教,的确为社会注入强大的安定和祥和,但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全国人民都出家为僧、阪依佛门,这个社会将无法运转。为什么?因为孩子离开了家、父母抛弃孩子、商家对自己的企业不管不顾、政治家躲进深山闭关修炼、打工一族也瞬间没了生存的压力和负担跑去吃斋念佛,那谁来给我们提供布料、谁来给我们提供市政服务,出门总要有出租车司机、旅行总要有饭店……

但是阳明学说却可以让社会在更加安定的同时更加强大:每个人都遵从自己的良心做事,没有人贩子、没有地沟油、没有损毁环境的工厂、没有缺斤少两的商家,整个社会经济都在小心翼翼却勇敢的试错中前行,健康成长

生命本就是在喋喋不休的追问中慢慢成熟起来的。

作为个人,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作为企业,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要为顾客提供什么便利”;

作为社会,最根本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要为人民提供怎样的生存空间”。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用以下这4句教来诠释阳明心学的4个阶段非常简单明了,即:

1、 无善无恶心之体:在我们没有遇到任何事情时,我们的心通常平静如水,没有善恶。

比如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视野之内没有车,你的心通常是平静的、无善无恶的状态。

2、 有善有恶意之动:一旦我们遭遇外界事物,就会产生善或恶的意念,这是本能反应。

比如你突然被一辆后面来的车超过,而且这辆车在你面前踩了一脚刹车,你被吓出一身冷汗,连忙也踩了一脚刹车。这时候你就会有一种本能反应,认为这辆车的司机可能是针对你,所以你很可能会被激怒,但事实很有可能不是你想的那样。

3、 知善知恶是良知:我们意识到这种本能良知时,可以倾听内心,从中辨别对错。

比如你感到自己愤怒了,你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是否要上前和这辆车较劲,内心的良知一定会告诉你:这辆车对于你的生命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他过去了,这条路还是你的,和这种人较劲,那是吃饱了撑的。

4、 为善去恶是格物:做事要力求问心无愧、良知和行为一致,就是在现实当中练心。

比如你听从了良知的声音,所以你会放慢速度,待他远去之后再继续享受内心的宁静。此时的“为善(做事)”就是控制自己的心情,让内心回归平静,任何事情都能不动声色,才是心学修炼的最高境界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当然,良知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人是在温暖中成长和爱心中孕育出来的。但良知就如同阳光,也会被乌云遮蔽,所以,心学就是要我们随时消除乌云(恶的意念),让自己的内心阳光普照。如果你被激怒后无法听从良知的声音,很有可能上演一场车祸。所以,平日里对良知的倾听和“恶”的念头的管理十分重要。

总之,在王阳明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质:

比如兴趣:他年轻时跟随兴趣的求学和探索精神,无论是下棋,还是骑射;也无论是兵法,还是道教,他都能一边思考一边探索,最终悟出真谛并拥有自己的领悟。

比如质疑:自古所有的书都没有错,错的是读书的人。任何一本书都无法包罗万象,哪怕是老子的《道德经》。但书中的主旨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吸取其中的精华,这是读书的人要思考的问题,绝对不能囫囵吞枣。每个人的咀嚼功能几乎相似,而消化能力却大相径庭。王阳明能总结出佛教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才在不断被忽视或冷落的情况下,依然建立卓著的功绩,用行动证明自己心学的力量,直至被世人敬仰。

比如立志: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是帝师级别的大学者,他却从小不以科举中榜为目标,他觉得即使做再大的官也不是大成就,而创建自己的思想,做圣人,却才是大志,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比如自信:他对儒学、道家、佛学、朱熹和兵书等学问的研习结合自身一波三折的命运,最终酝酿了阳明心学。在他第一次接受朝廷的任命赶赴南方围剿土匪时,他并无经验,也无参考,他却有无比的自信,这种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坚实的思考累计而成,比如他对人性的拿捏、对时局的判断和对战局的分析。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小时候他的名字本叫王云,但是“云”字太大,所以有人建议改名字,所以他后来的大名叫“王守仁”,浙江余姚生人,正儿八经的书香世家,家里有看不完的经典史书,这也让他的起点和眼界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12岁的王阳明就说“我读书是为学圣贤”。

13岁的王阳明丧母。

22岁的王阳明应会试却名落孙山,一直到28岁才中了进士。

他的孝心使他最终无法完全接受道教的学问。毕竟,人是具备社会属性的,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怎么可能不孝顺父母,却跑去给众生普及什么法理呢?所以,王阳明是一个大儒家。

34岁的王阳明开始讲身心之学,还开始招收门人。

35岁的王阳明因向皇上直言太监刘瑾的大逆不道,结果被当中庭仗、打入监牢,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一个鸟不生蛋的地界)担任小官儿驿丞。

37岁的王阳明勇敢地和命运做斗争、和艰苦的环境做斗争,最后自给自足,思想也因一连遭遇绝境而升华,在贵州龙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讲学,这一讲,一辈子就没停下来过。

38岁的王阳明接受同仁的邀请,在贵阳书院开讲,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说法。

39岁的王阳明被提升至卢陵县知县。

43岁的王阳明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不是让人泯灭基本欲望,而是随时避免恶意的念头,保持自身良知的清明,不被世俗的物资利益所熏心)的说法。

47岁的王阳明修建濂溪书院。同年,门人薛侃刻《传习录》。

到底“阳明心学”是怎么一回事?(深度好文)

48岁的王阳明奉旨平定宁王宸濠的叛乱活动,明明完胜却被宦官挑拨,被诬谋反。当然,他巧妙化解之后选择远离政治斗争的漩涡,一心讲学。

50岁的王阳明在江西南昌提出“致良知”的说法,阳明哲学思想完全成熟。

57岁的王阳明临危受命,带病剿乱,再度用最少的钱财完胜皇命。但病死归途,卒於南安。

【让书温暖我们的生活,捍卫我们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