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有风险 入行需谨慎 小心!盗墓者人恒盗之 最近依据小说《鬼吹灯》改编上映的电影《寻龙诀》大火,而《鬼吹灯》的作者却说: “摸金校尉这个名词是三国时期就有的,但并没有作为传统行业流传下来,仅存在了几十年,一切关于摸金校尉的传统行规,包括在东南角点蜡烛,以及鸡鸣灯灭不摸金的铁律,都是我个人编造虚构的,不属事实,世界上也从来不曾有过摸金符这种东西,原型也没有,希望读者朋友们明览,不要被我的故事误导了。” 所以这周我们的主题就是“普及盗墓史”,今天先来和大家聊聊历史上都有哪些大名鼎鼎的人士参与过盗墓。 项 羽 据《水经注》记载,秦始皇陵已经被项羽打开过,“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据说墓中有金鳬(fú)飞出戏于沙滩,后被人用网抓住,“献于太守”。但有学者认为,项羽掘秦陵记载未必准确,郦道元在四百年后写的书不可信,因为早年史书、比较严肃的《史记》并无准确记录。现代考古探测则发现,秦陵“完好无损”。项羽当年到底是否掘开了秦陵,在秦陵被充许考古发掘之前,仍是历史之谜,无从验证史实的真伪。 曹 操 三国时,曹操为解决军需之资,特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专门负责发陵盗墓。可能是看到了厚葬的弊端和被人盗掘的险境,曹操生前提倡薄葬、秘葬。《三国志·魏书》中记载,公元218年曹操颁布《终令》,即遗嘱,表示陵址要选在“瘠薄之地”,平地深埋,“不封不树”,陵内“无藏金玉珍宝”。不只如此,为防盗掘还做了好多疑冢。 董 卓 史载董卓军队进入洛阳后,曾先率兵毁掘汉灵帝文陵,“悉取藏中珍物”。后又在劫持汉献帝西迁之际,命令吕布盗掘帝陵及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之后便一把火烧掉陵墓,以致曹丕感叹说:“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痛哉!” 钟 繇 (yáo) 大书法家钟繇曾和曹操、邯郸淳、韦诞等人讨论用笔,繇向韦诞请教蔡邕笔法,韦诞秘而不宣。钟繇气得捶胸呕血,曹操以五灵丹抢救,才保住了他的性命。后来韦诞去世,钟繇令人盗掘其墓,竟然得到了蔡邕的真迹,从此笔法精妙绝伦。 黄 巢 黄巢掘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时动用了40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山不止,据说差不多挖了半座梁山,但最后仅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由于农民军中文化人少,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躲过了劫难,否则真保存不到今天。 刘 豫 北宋灭亡后,刘豫是金国在北方扶植的傀儡。在此期间,北宋“巩义八陵”被刘豫命人盗掘破坏殆尽。北宋皇陵在今河南省巩义市,葬有北宋七位皇帝和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追尊“宣祖”)的迁葬陵,号称“七帝八陵”。当了傀儡皇帝的刘豫学起了曹操,设了专门的盗墓机构,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有记载的官盗机构,分汴京、洛阳等几路人马,疯狂盗坟掘陵。史书上记载,“刘豫僭立,见兵士卖陵中玉碗,即置陶沙官,再发河南山陵及发民间无主坟墓。”除了启用他臣,肥水不流外人田,刘豫还任命自己的儿子为“淘沙官”。 杨 琏 真 珈 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这也是中国帝王陵寑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南宋皇陵实为“攒宫”,即攒集梓宫,暂葬地。考虑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盗掘起来很容易。盗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杨琏真珈的西域和尚,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著《辍耕录》,均记载有杨琏真珈盗墓一事,史书上记载被杨琏真珈盗走的宝物有徽宗陵的“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高宗陵的“真珠戏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齿梳”、“香骨案”,理宗陵的“伏虎枕”、“穿云琴”,度宗陵的“玉色藤丝盘”、“鱼景琼扇柄”,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在毁陵盗物之外,杨琏真珈将帝、后们的骨骸全出掘出,弃之荒野。这件事成为南宋遗民永久的伤痛。 不 准 不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在汲郡(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古墓中发现并出土的一批竹简古书“汲冢书”,便是公元三世纪魏晋时期盗墓贼不准的贡献,此事一直为学术界津津乐道。 ▽ 戳下面听语音~ - 投 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