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向生命的旅程

 江山携手 2015-12-30
                                                    走向生命的旅程

我知道我有很多的话想写,可是时间却不允许我心有片刻的漂泊,就像此时,夜已深,可是却有那么多的话要说……

                                                          (一)

去二外听课,虽然以前也去过,但那时却不是司机,所以只管坐着,到就是了。

而今天,身份变了,要当司机,所以要操心走路。

不过,我知道自己是个路盲,于是,委以重任给同行的小美女老师。

于是,她下了导航,在旁边时不时地提醒着。

特别是到了路口之时,我总要及早地问她,以免走错车道,误了正事。

她也总不会忘了及时提醒我。

最终,仅半个小时,选择了最短的距离,到达了指定的地点。

想想,现实之路需要导航的指引,那么人生之路不也如此?

人生,关键时候,真的不能迷路,也依然需要心灵的导航图。

那么,我人生的导航又在哪里呢?

                                                  (二)

到了二外门口,似曾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那是两年前我和爱人孩子来过两次的地方。

也曾经在那里徘徊了许久,为了孩子的小升初的选择,先是选择了放弃,最终想再次挽回,却再也回不去的地方。

那个校园,徘徊的地方,甚至又再次看了看孩子成绩的那个地方,一切似乎真的历历在目,清晰地提醒着昨日的重现。

只可惜,这是一张旧船票,再也上不了想上的客船。

为孩子遗憾,也为自己当初的选择遗憾,如果说遗憾稍微少些的话,是因为最后的决绝地为她转了学。

我不知道,在孩子的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我为什么不能给她的心灵真正的导一次航呢?

是心疼那些钱?是心疼孩子突然离开了家?抑或一种做母亲的复杂的情感?

临走时,特意去了一个教室,转转看看,甚至还拍了几张照,回去带给孩子看看,那曾经是错失的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如果她当初能从这时出发,那又会是怎么样的一种场景呢?

只是,人生真的没有如果!

                                           (三)

听的是作文讲评课,一位精神抖擞的中年男教师上的。

他看起来很严,其实非也。

轻松幽默风趣,特别他自创的“五指构思法”浅显直观,用几个连词“由于、于是、可是、啊、是啊”把整篇文章的构架勾勒了出来,其实就是列出了一篇文章的提纲。

他采用课文引领的方式,让学生明白理解。

然后给学生示范再具体的操作,并让学生现场写文,现场展示。

因为通俗,加之二外学生的整体素质很高。

所以,效果立竿见影。

第二节上,他采用放大关键词的方法,细化细节,突显真情,让学生在上节课勾勒的基础上丰满丰实文章,于是,文章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流淌出了浓浓的真情。

听着的同时,更是由衷地佩服。

特别是他能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有所突破与创新,实在是创举。

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

但更应该说一篇篇课文其实就是最出色的例子,怎么舍得将之舍弃呢?

于是,就出现了他用的《散步》中的五句话的嵌入,出现了〈木雕〉的五句话的顺序的打乱之后的错落的美,出现了〈秋天的怀念〉的细节的细腻刻画,有梯度,有高度,当然还流淌着春日的温度……

看来,这个下午没有被辜负!

                                              (四)

配合老师讲课的是,二外的一班七年级的学生。

个个发言精彩。

我正坐在他们的正后方。

不成想的,向前看时,不经意地,看到了一张清纯的脸。

那深深的酒窝,那可爱的模样,一下子惊呆了。

人生难道真的处处都有相逢?

我使劲地擦擦眼睛,再定睛一看,没错,就是她!

我差一点,就叫出来了,她真的就在我的前面的第一排坐着:我曾经辅导过的一个学生。

只是,她不知道我!

我几乎要站起来了,但是我强迫自己坐下,优秀的她,如今还依然优秀吗?

听到了她的发言,声音依然清澈得那如同她那明亮的双眸,犹如她那好听的歌声。

心思有些恍惚了。

忽然间,要下课了,看见她不经意地向后瞅了一眼,突然,我发出她的眼睛闪出了异样的光芒,她似乎要叫出声来,然后我看到她又紧紧地捂住嘴巴,接着便又看到她继续向我这边张望,这时,我看到了她眼睛里闪烁的泪花,久违的,其实,我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感觉自己的泪在眼里打转转。

下课了,别的学生向外走去,她却匆匆地奔向我这里,我连忙拉住了她的手,看到了她晶莹的泪花,看到了她依如往昔般的清纯,听到了她的略带羞涩的问候……

所有的往昔的美好在那一瞬间定格,但仅是匆匆,她又要离去。

彼此的一个对视,一次紧紧的握手,一份永远难忘的铭记,将永远闪亮在我记忆的深处,永不老去,将盈盈地闪光……

祝福你,可爱的孩子!

生命的旅程因此而多彩起来!

(五)

最后的作文点评是一位教研员做的。

对她的熟悉与了解来源于她的一节优质课,〈伟大的悲剧〉,讲得特别棒!

据说,这节课成就了她,使她走上了现在的位置。

但今天明显的感觉是,她真的有些力不从心,漂在表面,有一种浮着的无力感,很像一个风中想要抓住什么的老人,但却什么也没有抓住,于是,就歪歪倾着。

也许也正应了一句话: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对于作文教学,她谈了课标、说了教材,也谈了对去年学生写的作文的调研,甚至还念了几篇调研的作文,但我不太明白的是她想要表达什么。最终当然还是又回到对这两节课的评价上,显然言语没有厚度和力度,也许没有这个点评,作文课还上得挺好,但一点评反而感觉它的无趣了。

当然,仅是我的个人之想。

由此,讲课与理论是不能简单划上等号的。就像一个出色的演员并非一个出色的导演一样。

理论固然是需要实践的保障,但没有理论做支撑的点评又是何等的不值得推敲。

想起我的一篇篇文章,突然更惭愧起来。

我,有什么呢?

什么都没有!

小到低处的小,除了年龄,还有什么呢?

 

 

所以,今天,真正地让自己保持一颗谦卑而洁净的心,从容地来品尝生命的诸多滋味,那么,生命的旅程也许会多一些深沉的安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