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成编辑记者亚健康 假日上班的小编求安慰

 dczyxhd 2016-01-03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这是一个经常被媒体记者和编辑拿来自嘲的段子。事实上,在刚刚过去的记者节,有媒体报道,约九成记者、编辑处于亚健康状态;八成记者颈椎腰椎有问题;七成记者有肠胃疾病。专家认为,像记者和编辑这样的“重脑力劳动者”还有广告、律师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压力过大、久坐不动、三餐不定。这种生活习惯存在哪些健康“雷区”-他们在生活中又该如何“排雷”呢-

案例:工作三年镜片厚几圈

在广州某媒体工作的小青,三年前大学毕业时,眼睛只是轻度近视,眼镜度数只有150度左右。可是,如今眼镜度数增到了500度。“大学毕业时,我基本上是可以不戴眼镜的。”她说,更让她感觉悲催的是,“那么艰难的高考,我的眼睛都‘挺\’过来,没想到好不容易熬工作了,却把眼睛搞坏了”。让小青沮丧的还不仅如此。因为她还患上了严重的干眼症。“眼睛经常干涩疼痛,或者经常充满血丝,尤其是到了秋冬季,Zui 是难熬。”

雷区:使用电脑时间过长

广州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程浩说,记者、编辑、广告等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个主要特点是:用眼过度。而他们的用眼环境又有两个新特点:一是使用电脑时间多;二是多在空调环境。

程浩说,这两种用眼环境导致他们容易患上电脑终端综合征,症状之一便是干眼症。“我们的眼角膜前通常还有一层泪液膜,这层泪液膜不仅可让角膜裸露在空气中,而且还可以调节光线。”他说,而这一层泪液膜主要靠眨眼来形成,因为它只能维持16秒的时间。而人在一般情况下,每隔12秒就会眨一下眼。

但是,当一个人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时,眨眼次数会减少10%。眨眼次数太少,分泌的泪液不够,就会影响泪液膜的形成。同时,由于空调环境以及荧光屏会加速泪液的挥发,泪液很难维持,这样就容易患干眼症。“一般而言,干眼症的泪液膜只能维持到3-5秒。”

程浩还说,用眼过度还会引起视疲劳。“人的眼睛看近处,会引起睫状肌收缩。如果长时间看近处,就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导致视疲劳,出现眼疼、头疼、太阳穴疼甚至呕吐。青光眼体质的人还可能诱发青光眼。”

提醒:切忌乱用滴眼药

程浩提醒,连续用眼一般不要超过45分钟,超过一定时间,要闭目养神片刻,同时要注意主动眨眼。若眼睛不舒服,可适当使用人工泪液,切忌乱用滴眼药。如果有已经干眼症和视疲劳症状,要及时就医。

编辑:杭娜

个案:每到交稿时就莫名焦虑

在广州一家周刊做记者的小凡(化名),尽管已工作5年,但她仍然每天都处在不能自已的焦虑中。“通过这5年的磨炼,我的成绩早已受到领导的肯定,在业界同行里也有口皆碑。”她说,可是,每次一到交稿时间,她就莫名地焦虑和恐惧。“总是脾气很差,总是觉得稿子还可做得更好。结果,恶性循环,一次比一次觉得沮丧。”

雷区:精神紧张过度焦虑

“记者、编辑、广告等行业从业人员都属于重脑力劳动者,他们面临Zui 大的挑战就是工作时间长、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广州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余金龙说,竞争激烈往往会使得以上行业的从业人员异常焦虑。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强迫症、社交恐惧症、疑病症、抑郁症等一系列心理疾病。“因此,很多人总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不能胜过同行,会因此而失去升职的机会。”

“记者在采访中,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接受一些负面情绪,他们的价值观会受到冲击。”余金龙说,这种价值观不断地受到冲击,严重的会导致慢性抑郁症。

“此外,长时间工作又容易导致过度疲劳,带来的结果是脾气暴躁、情绪失控。”他说,这些精神上的病态,又会导致失眠、神经衰弱、厌食症、贪食症,还有购物症、网瘾。

排雷: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精神压力越大,越要学会排解。”余金龙说, 负面情绪积累过多,Zui.好找几个知己倾诉一下,或者在网络上写写匿名博客。如果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可求助于心理医生。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很多人喜欢用100%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事情,希望得到100分,但事实上是不可能每次都能达到100分的。”

亚健康状态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专家们认为对“亚健康”患者来说,Zui 重要的是在于调整。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内经》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所谓'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性。长期以来,社会形成一种共识:身体差了就需要“补”再加一些保健品广告的宣传,目前很多人对防治“亚健康的理解就是服补品,其实这是错误的。过去,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状态的人比较多现在已经很少了。大多数人是由于紧张,压力,再加上营养过剩代谢失常才促成了“亚健康”。

消除和预防“亚健康”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膳食合理,饮食要少盐、少糖,应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等。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鱼和水产品,这样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或偏食。暴饮暴食会造成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偏食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诱发“亚健康”状态。

从方法上,预防亚健康应从纠正病因开始,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自身健康。做到科学的健身、修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加以预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