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茶中的拟人比喻词汇

 何晓斌 2016-01-06

在饮茶技艺中,还有些约定和成规,是通过形象的手法,用拟人的方法和比喻的动作去说明问题的,最明显的例证,前者如关公巡城、韩信点兵;后者如内外夹攻、端茶送客就是如此。


1、关公巡城

在茶艺过程中,关公巡城既是寓意,又是动作,多用于福建及广东汕头、潮州地区冲泡工夫茶时运用。因为这些地方冲泡工夫茶,它与台湾地区目前流行冲泡工夫茶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后者将冲泡好的工夫茶先倒人一个叫公道杯的盛器内,尽管从壶中倒入公道杯中的茶汤前后浓度是不一样的,但当全部茶汤统统倒人公道杯后,已经是均一的了。而福建、广东人冲泡工夫茶时,用茶量通常要比冲泡普通茶高出2一一3倍,这样大的用茶量,冲泡浸水后,茶叶几乎占居了整个茶壶,使壶中的茶汤上下浓度不一,如将壶中的茶水直接分别洒到几个小小的品茗杯中,这样往往使前面几杯的茶汤浓度偏淡,后面几杯的茶汤浓度偏浓,这在客观上不符合茶人精神,不能同等对客。为此,在福建和广东的汕头、潮州一带,通过长期的饮茶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能解决这一矛盾的工夫茶冲泡方法,“关公巡城”就是其中之一。具体做法是,一旦用茶壶或冲罐或盖碗冲泡好工夫茶后,在向几个品茗小茶杯中倒茶汤时,为使各个小茶杯的茶汤多少,以及茶汤的颜色、香气、滋味前后尽量接近,做到平等待客。为此,在分茶时,先将各个小品茗杯,按宾客多少,“一”字形排列,再采用来回提壶倒茶法洒茶,尽量使各个品茗杯中的茶汤浓度均匀。加之,冲泡工夫茶时,通常选用的是紫砂壶或紫砂做的冲罐和盖碗泡茶。而在茶壶(罐、碗)中的茶汤,又是用现烧开水冲泡的,热气腾腾。在人们的心目中,三国时的武将关公(关云长)是紫红色的脸面。如此,提着紫红色的冲茶器,在热气腾腾条形排列的城池(一排小品茗杯)上来回巡茶,犹如关公巡城一般,故而,将这一动作,称之为“关公巡城”。它既生动,又形象,还道出了动作的连贯性。但关公巡城这道茶艺程序,其目的在于使分茶时,各个品茗杯中的茶汤多少浓度达到一致,称它为关公巡城,只不过是拟人化的美称。



2、韩信点兵

韩信点兵,与关公巡城一样,既是饮茶的需要,又是一种拟人的比喻,更是一种美学的体现,这是在小杯啜工夫茶时,常加运用。特别是冲泡福建工夫茶和广东潮(州)汕(头)工夫茶时,最为常见。这一茶艺程序是紧跟关公巡城进行的。因为经巡回分茶(关公巡城)后,还会有少许茶汁留在冲泡器中,而冲泡器中的最后几滴茶汁,往往是最浓的,也是茶汤的精髓所在,弃之可惜。但为了将这少许茶汁均匀分配在各个品茗杯中,所以,还得将冲泡器中留下的几滴茶汤,分别一滴一杯,一一滴人到每个品茗小杯中,这种分茶动作,被人形象地称之为“韩信点兵”。其实,韩信,乃是西汉初的一位名将,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点兵。因此,用“滴滴茶汁,一一入杯”之举,比作“韩信点兵”实在是惟妙惟肖,使人回味无穷。不过,就茶艺而言,“韩信点兵”,其关键是使一壶茶汤,通过分茶,使各个品茗杯中的茶汤,达到均匀一致。而形象的拟人动作,只是体现了工夫茶冲泡中的一种美学展示。



3、内外夹攻

内外夹攻本是出于对冲泡某些茶的需要而采用的一道程序,诸如对一些采摘原料比较粗老的茶叶,最典型的是特种名茶乌龙茶,最佳的采摘原料是从茶树新梢上采下“三叶半”,即待茶树新梢长到顶芽停止生长,新梢顶上的第一叶刚放半张叶时,采下顶部“三叶半”新梢,是为上品。这与采摘单芽或一芽一、二叶新梢加工而成的茶相比,显然原料要粗老。对这种茶,茶汁很难冲泡出来,所以,冲泡时水温要高。为提高泡茶时的水温,不但泡茶用水要求现烧现泡,泡茶后当即加盖,加以保温;而且要在泡茶前,先用热水温茶壶,以免泡茶用水被壶吸热而降温;而且,还得在泡茶后用滚开水淋壶的外壁追热。这一茶艺程序称之为“内外夹攻”。它的寓意是淋在壶里,热在心里,给品茶者一个温馨之感。其实,这一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泡茶的需要。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保持茶壶中的水温,促使茶汁浸出和茶香透发;二是为了清除茶壶外溢出的茶沫,以清洁茶壶。这一程序,对冬季或寒冷地区冲泡乌龙茶而言,更是必不可少。



4、游山玩水

采用壶泡法泡茶,通常在冲泡后,难免为有水滴落在壶的外壁,特别是冲泡乌龙茶时,不但泡茶冲水要满出壶口,而且还有淋壶之举,使壶的外壁附着许多水珠。如果,要将壶中的茶汤,再分别倒入各个品茗杯中,这一过程,人称分茶。分茶时,常用右手拇指和中指握住壶把,食指抵住壶的盖纽,再提起茶壶,为了不使溢在壶表顺势流向壶足的小水流(滴)落在桌面上,往往在分茶前,先把茶壶底足,在茶船上沿逆时针方向荡一圈,再将壶底置于茶巾上按一下,这样可以除去附在壶底上的水滴。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把壶沿着“小山”(茶船)荡(玩)了一圈,目的又在于除去游动着的壶底之水,因而,美其名为“游山玩水。”



5、端茶送客

茶可用来敬客,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用以茶逐客的。这种做法,过去多见于官场中。如大官接见小官时,大官都堂堂正正地摆好架子,端坐大堂上。再在两边,侍从“一字”排开。然后传令“请”!于是小官进堂拜谒,旁坐进言,倘若有言语冲撞,或遇言违而意不合,或言繁而烦心,大官就会严肃地端起茶杯,以一种端茶的特定方法,示意左右侍从“送客”。而侍从也就心领神会,齐呼“送客”。在这种情况下,端杯就成为一种“逐客令”。人们可曾记得,在《官埸现形记》和《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象》中,就有关于“端茶”逐客之闻。据说,清末民国初时,孙中山先生为求团结救国,曾北上去找清政府李鸿章,面呈政见。但由于志不同、道不合,话不投机,不一会李鸿章就生气地喊道:“端茶!”于是孙中山忿然起立,拂袖而去。

据查,“端茶送客”的做法,首见于宋普济的《五灯会元》,这是一本佛教书,其本意并非是“逐客”之意。内载有公案一则,日:“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学人上为,请师一点。师(翠岩会参)日:不点。日:为什么不点。师曰:恐汝落凡圣。日:乞师至理。师日:侍者,点茶来。”其实,在这则公案中,师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点茶来,接引学人自悟禅理,意思是说:“你不必说了,你可以走了!”因为禅是要靠“自悟”的。但以后在官场上进一步引伸,最终成为了一种“端茶逐客”之意。

端茶逐(送)客,与客来敬茶的美德是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在提倡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此风更不可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