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推出】格隆汇新蓝筹指数:一个真正能代表香港股市的蓝筹指数

 远望生活 2016-01-07


随着12点钟声的响起,2015的大幕终究还是落下了。

恒指交出的成绩单也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没有一丝惊喜。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11月月报)


恒指点位21996.421年收益-8.3%3年收益-0.15%5年收益-4.4%,年初至今收益-6.81%!一个正数都没,稳定的堪称完美。

这图是来自恒生指数公司官方11月的月报。你问我为什么不给出12月最新的,我也没办法,官方的效率有时候就是如此,他们可不会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坐在电脑前给各位码字。

顺便帮他们一下,截止到昨天,恒指点位21914.4,比11月还略低一点,2015全年收益-7.16,恭喜恒指15年成功破七。

恒指真的能代表港股吗?


貌似我问了一个极度白痴的问题。恒指代表着港股就像1 1=2那样天经地义。




的确,从市值和成交量来说,恒指当之无愧。50个成分股,覆盖了56%港股的市值和48%的成交额。但这到底代表的是港股,还是它的金融地产?下图一目了然!



恒指里面50个标的,其中22个属于金融地产,合计权重占比56%,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如果不是有个后起之秀腾讯,这个比例估计在60%以上。所以与其说恒指代表了港股,不如说恒指就是港股的金融地产指数来的合适。

目前腾讯是恒指第一权重股,占比11.5%,在金融地产统治下的恒指里面,这算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了。而就是因为这个另类,恒指这几年的表现才能这么稳定,否则恒指的图形再整体往下平移5-10%应该没有任何意外。




(图片来自富途牛牛,腾讯07年以来复权图)


港股应该推倒重建吗?

看恒指的表现,港股毋庸置疑是很差的,或者说港股的金融地产15年表现是很差的。

很多投资人都说,2015年让自己对港股彻底绝望了,港股应该推倒重建!

其实我认为,真正应该推倒重建的应该是恒指,而不是港股。抱歉,这并不是针对恒生指数公司,而是针对香港股市。因为这个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既包括香港本地公司,也包括内陆公司,既包括国企股,也包括优秀的民企,全新且有效的指数标的,来反映其中大部分有价值的股票真正的涨跌。

指数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容易的跟踪市场整体的涨跌表现。然而香港股市本身比较特殊的构成(大市值的公司以金融地产为主),一味的用市值去构建指数可能并不是太合理。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更多反映了港股金融地产的表现,而忽略了港股所有行业的一个整体表现。

我们都知道,金融地产代表着一个过去的香港,一个老去的香港。金融地产股在前几年,甚至是早10年20年,表现都是极度亮眼的。香港的四大家族发家大多靠的都是金融地产,现在恒指成份股里面,港资部分基本都是由香港四大家族的金融地产撑着场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金融地产这几年的表现也就这样了,恒指5年零涨幅基本已经说明问题。

其实这几年港股里面有不少类似腾讯这样的优秀企业(尤其优秀的大陆民营企业),他们分别分布在TMT,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之中,可惜市值还不足以大到进入恒指。

如果我们根据港股的奇葩结构,重新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的指数,2015年真实的港股表现会是怎么样的呢?

格隆汇新蓝筹指数重磅登场!




2015年收益23.29%!

肯定有人会觉得这是在作弊,因为很多港股小票妖的不行,分分钟给你拉10倍涨幅,一个指数里面只要加几个这样的票,要多好看就有多好看。

抱歉,这个指数我们对市值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入选的都是50亿市值以上的票,而且是日均市值50亿,几乎不可能会有妖票的存在。整体市值覆盖更是达到了5万多亿,占了港股总市值的21%(要知道全是大笨象的恒指,也只是覆盖了13.5万亿,占了港股总市值的56%)。

还有人会觉得,这无非就是在15年结束以后,把这一年港股表现比较好的股票一凑,然后就出来了一个很漂亮指数。

抱歉,这个指数我们有严格且客观的挑选标准,细节稍后披露。

其实只要你把恒指里面的大笨象去除(四大行,两桶油,一电信),然后平衡各板块权重,那么这个指数就不会太过难看了。

因为港股的确有大量非常不错又低估的公司,他们的表现很好,只是没能进入恒指,从而体现他们的价值罢了。

格隆汇新蓝筹指数介绍

既然是指数,客观性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然而因为港股的结构比较畸形,所以在权重方面我们略微增加了一点主观性,这样可以很好的防止一些板块权重过大,以免重蹈恒指覆辙。

新蓝筹注重一个字,入选企业需要较为稳健的业绩支持,同时兼顾一定的成长性,并且希望入选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

格隆汇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指数,在港股这块盐碱地上开垦一块绿洲,绿洲里面有自己的良好生态。大家不用为水源担忧,更不用担心那些如同沙漠大盗般的老千股。所以能进入这个绿洲的一定是有基本面的好人公司,一旦发现有坏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它从该指数里面剔除!

部分客观挑选标准如下:

1.过去一季度日均成交额200万以上

2.过去一季度日均市值50亿港币以上

3.IPO后至少一个季度方可入选

4.选股范围为所有港股

5.成份股数量不设限制,初期起步为50

权重平衡计算如下:


第一步,50只股票按过去一季度日均总市值排序并分成5

第二步,按5组市值大小降序排列

第三部,分别给予3%2.5%2%1.5%1%的权重。

指数调整周期:


季调。(一旦发现老千行为,立马处决,可以无视季调)

与港A100的区别:


港A100更加偏重内陆投资者的口味,主要对应深港通与沪港通标的,对市值与成交量没有明确要求,大部分为中小市值,强调未来成长性,部分公司概念相对偏重,包括一些借壳类概念。而新蓝筹有明确的市值与成交量门槛,需要确定的业绩支持,可以包含部分概念,但至少大部分兑现,并且预计未来会给公司带来不错的成长。

周报:


之后每周末,格隆汇都会准时推出格隆汇新蓝筹指数格隆汇港A100指数的详细周报,敬请期待。

格隆汇新蓝筹指数成份股权重分布一览



格隆汇新蓝筹指数成份股一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