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的营销人员会犯的6种错误

 北极熊788 2016-01-07

导读:很多营销人员会不停地犯一些严重的错误。这些错误会浪费金钱、减少流量、影响公司成长。市场营销人员之所以会犯这些错误,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如何利用技巧。


市场营销是一个难度极高的工作。要想获得一次成功的营销,你可能要先收获10次失败。获得一个优秀的营销创意,并且将它推向市场,是一个让人身心疲惫的过程,而如果稍有不小心,你就可能浪费掉大量的资金。


以下就是市场营销人员经常会犯的6个错误,希望你能够从中获得一些经验。


1.过分专注于获取流量

看到访客的数量和社交媒体上的流量不断上升是一件让营销人员血脉喷张的事情——这通常意味着人们正在了解你的品牌,甚至是与你的品牌进行互动。


但是问题是,有时候这些数据会让你过分上瘾,最后发展到这些数字的作用,只是满足你的虚荣心。我们在工作中,更重要的事情是将用户带到你的网站上,然后将他们转变成忠实用户。要知道,每天100个访客其中10%完成注册,要远远好于每天1000个访客但是没人注册。



获取流量,仅仅是营销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非常烧钱的部分。最成功的营销团队常常是专注于整体工作,擅长将访客转变成注册用户,并且最终获得营收的团队。


2.盲目提供营销内容

一些品牌公司有自己的内容策略,但是他们仍然感觉像是在一个空房间内游荡,毫无头绪。这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用户群。根据研究公司Razorfish的一项调研显示,只有38%的市场营销人员可以对现有客户进行分割,并因地制宜,定位不同的营销内容。如果说你向客户销售他们已经购买过的产品,肯定会让人感到厌烦。




因此,你需要学会利用一些技术和工具,帮助了解整个市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渠道,对哪些人发布相关的营销内容。虽然这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最终将会影响你整个营销策略。


3.受困于字数

一个成年人关注某件事情的平均时间是2.8秒,这段时间,对于读一篇微博来说已经足够长了,更别说是否有耐心去读一本210页的电子书了。为了这个目的,你需要创建一个内容策略,这个策略需要匹配人们实际消费内容的时间。




如果你希望信息能够被快速传达,那么可以尝试一下可视化内容,比如图片和视频。据说传达到人类大脑中90%的信息都是可视化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应该尽快向人们展示可视化内容,而不是编辑文字。不仅如此,可视化内容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分享起来也很方便。


4.将案例研究视为模版

营销人员总是会模仿其他品牌的营销工作。有一个和自己类似的品牌,他们完成了一次成功的营销,我们为何不去追随他们的脚步呢?这样做看上去是一个双赢的做法,能够让你少走弯路,少花资金。



并不是这样。

品牌之间有着太多的区别。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营销案例。你需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独特性来测试不同的营销方式。在营销工作中,一个小小的差池就有可能决定整个营销项目的成败,你必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没有疏漏。


5.将太多时间花在社交媒体上

社交媒体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有时候你在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但是 ROI 极低。很多市场营销人员知道他们应该 “参与到社交媒体中”。问题是,他们认为 “参与到社交媒体中” 等同于在 Facebook 上闲逛,给一些状态点赞,并发帖进行更新。




社交媒体营销并不是典型的社交媒体活动。企业家认为: Twitter、Facebook、Instagram和 LinkedIn 可以消耗掉很多时间,但是回报却很低。很多公司的做法都是漫无目的、浪费时间、不可衡量的。然而,社交媒体营销恰恰应该是明智的、有策略性的、有计划的。


6.滥用“用户调查”

对营销人员来说,可能访问一个网站才几秒,突然跳出来的窗口要求你参与一个调查,很正常。但是对用户来说,在根本没有任何体验之前就让他们提交调查信息,是不现实的。通过调查、测试等途径,搜集用户信息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但当这种方法使用过于频繁、太久或者跨多个部门,可能造成滥用,这将对品牌形象和用户互动非常不利。所以在邮件营销发起调查之前,应仔细考虑调查的目的、时间及频率,以及在不同渠道和部门间进行协调,以帮助用户顺利参与调查。



谁都会犯错,但是你要记住世界上有很多其他的营销人员,正在或是曾经面临与你一样的问题。他们将会为你提供宝贵的帮助——在你真正摔倒之前。



本文摘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以下信息

采编:不呐呐

来源:营销报(ID:iyingxiaobao)《营销报》官方媒体,中国第一营销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