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本文为《跟我识中药》专栏第241期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与分享!每天学一点,健康生活常相伴! 槐树,羽状复叶,小叶较小,因此树冠浓密。槐树的一级侧枝粗壮,树冠因此云团状。槐树有根瘤菌,氮素营养充足,因此叶色深,呈墨绿色。远看槐树的树冠如同一团墨绿浓云。流传在砀山一带的童谣“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其背后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传,槐树为仙树,槐花仙子总是借槐花的袅袅香气走出南天门,洞察人间的凡事。槐树下搭台唱戏,有迎接仙女下凡之说。特别是“三月三”这一天,平时很少露面的大闺女小媳妇也都可以从娘家婆家走出来看戏。 有一大户,清早就套车去接闺女,可太阳丈高了,也没见人影。于是又差大领前往看个究竟,当时大领正候在树上等着看戏,听到吩咐,急忙下来,赶去一瞧,原来姑娘鼻子出血,家人正熬药诊治,啥法都试了,就是止不住血。当时大领满头满身沾的都是槐花,心想:槐为“鬼木”,也许此花可以治这邪症,于是吩咐家人在药中加点槐花,可姑娘服后,效果仍不佳。一家人叽叽喳喳相互埋怨,大领见状,急忙说:“吵,吵,吵吧!吵到黑,就有好戏看了……”郎中一听:“对呀!‘凡血见黑则止’,槐花为何不炒焦再用呢?”于是又重新制剂,服后果然见效,血止住了。大领心想:呵,看来我来得还正是时候。于是赶快套车走人,竟然还赶上看戏。 所以,童谣后面还有一段词:“……说着说着来到了,穿着布鞋打箍拐……” 因为血病初愈,不敢见风,姑娘穿戴整齐不说,走路还蹒蹒跚跚的。童谣末尾唱到:“……妮,妮,哭啥来?‘摊个女婿不成才’……”原来,姑娘通过槐花之事相中了大领,至于后来如何?与中药传说无关,不再详叙,但槐花炒焦使用,确实是大领无意中提醒的,直到现在还在沿用。 中药槐花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蕾及花。全国各地区产,以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为多。夏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采收后除去花序的枝、梗及杂质,及时干燥,生用、炒用或炒炭用。《药品化义》曰“槐花味苦,苦能直下,且味厚而沉,主清肠红下血,痔疮肿痛,脏毒淋沥,此凉血之功能独在大肠也。” 【性味】味苦,性微寒。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应用】 1.血热出血证槐花性属寒凉,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之证。因其苦降下行,善清泄大肠之火热而止血,故对下部血热所致的痔血、便血等最为适宜。用治新久痔血,常配伍黄连、地榆等,如榆槐脏连丸;用治便血属血热甚者,常与山栀配伍,如槐花散。 2.目赤、头痛槐花味苦性寒,长于清泻肝火,凡肝火上炎所导致的目赤、头胀头痛及眩晕等证,可用单味煎汤代茶饮,或配伍夏枯草、菊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热泻火宜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发热而无实火者慎用。 【鉴别用药】 地榆、槐花均能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诸证,因其性下行,故以治下部出血证为宜。然地榆凉血之中兼能收涩,凡下部之血热出血,诸如便血、痔血、崩漏、血痢等皆宜;槐花无收涩之性,其止血功在大肠,故以治便血、痔血为佳。 组稿/雷婕 编校/李瑞萍 排版/高海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