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草药钓鱼效果好?---中草药诱鱼原理解析 更新时间:2013-10-15 09:24 中草药的发现和应用起源甚早,可以说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原始的医疗活动,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些中草药用来维护身体的健康;也曾运用中草药于钓鱼,在千百年的实践中亦总结出十分宝贵的经验。 “中草药”钓鱼为何效果好? 动物因缺少某些营养物质或维生素、微量元素致病,它们不自觉地会觅食树叶、草叶治疗; 家猫、家犬生病了,它们去到野外觅草咀嚼治疗; 草原上的羊、马、骆驼生病了,也会去寻找合味的草吃下治疗...... 同样,水中的鱼儿生病了,也会在水中吞食一些水草、石上的苔藓,以及水底的石屑(微量元素)为自己治病,还会吞食从陆上吹落在水表的草叶,使自己增添维生素,做到营养平衡....... 据民间传说,发明中草药能治病的始祖———“神农氏”,就观察到鱼抢食陆地上落入水表的一些草为自己治病的事。 故事说,一次神农氏吃了过多的剩肉,几天肚子咕噜响,不舒服,不想吃饭,无力气。用什么草来治自己的病呢?他病恹恹地来到山脚河边,看到山脚下长满一丛丛灌木,一张张小绿叶鲜嫩清香,细嗅之,有些青涩味。这种绿叶能不能治自己的病呢?神农摘了几片绿叶揉搓,闻闻,抛入水中,没想到鱼儿游来争食,那些浮在水上有气无力的鱼儿也纷纷游来,向神农张望。神农又摘了几把绿叶抛入水中,那些鱼儿争相抢食,咀嚼嚥下,稍事休息,就游动迅速,抢食虾虫。他认为这种草没有毒,可能会对自己的消化不良病有帮助。于是他摘了几叶绿草,咀嚼嚥下,一会儿,就感到腹中咕噜噜声停止,不再饱胀难受,舒畅多了。再摘食几片叶,坐一会,站起来,感到神清气爽,肚腹饥饿,小便清沥,人也有力气了。 他了解到这种“绿叶”可以“明目、利尿、解毒、助消化、提神醒脑”。他把这种绿叶取名叫“查”(茶)。 “神农氏”喜爱钓鱼,以后看见鱼群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时,就用骨制成针钩穿上“查”垂钓,效果极好。有一次钓鱼时,他发现几条鱼半浮半沉,嘴角红肿,用虫子钓不食,他改用“查”,那些鱼嗅嗅,还是不食。这些鱼大概是中毒了,“查”的解毒作用不够,用什么草能解呢? 神农在山脚徘徊,蓦然看见一朵蝴蝶样的淡红色的小花,叶子像羽毛,很美,闻之甘甜芬芳,摘一片叶放在嘴里嚼,甜丝丝,清凉凉,口中原来的涩麻感没有了,味觉更加灵敏。尝过百草的神农知道这是一种清凉的解毒药,可能比“查”药性好,于是摘一朵花,带几片叶,挂在鱼钩上,在水表浮钓。水中浮头游动迟缓的几条鱼慢慢转过头,到钩前嗅了嗅,吞食几口带有花和叶气味的河水,立即兴奋起来,争相啄食。一条较大的鳊鱼啄几口后,猛地将花和叶吞入口中,扭头游向深水。神农一提竿,那条鳊鱼钓了上来。摘下鳊鱼向水中看看,那些病鱼并没有被吓走,反而聚拢在刚才抛入花和叶的地方吞食那尚有余味的水,寻找这种花和草。神农又摘下一大把这种花和叶,抛入水中,鱼儿们争相抢食,一会儿花叶食尽,几条浮头的鱼也不见了。神农就把这种花和草取名为“甘草”。……这是流传于湖北神农架地区人们的传说。 既然古人老早就运用中草药治病,同样,他们会用中草药给鱼治病,同时钓取它们食用的。按已得到的古籍记载,中国中草药的确起源甚古,四千多年前的商朝初年,伊尹已煮汤液治疗;商朝中期,已用醪糟(谷物经酿制而成的酒渣混合物)医疗。春秋战国时代,中草药的应用已有很大发展,枟周礼·天官枠中云:“以五味、五壳、五药养其病”,“凡疔疡,以五毒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已能用多味药分期配合治病。 到1984年,我国对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所用中草药进行鉴定统计,竟达5136种,多数有较高的疗效和开发价值,其中有近百种已普遍用于钓鱼。其使用方法很多,有单独用动植物活体、鲜株直接作钓饵垂钓的,有用单方配制诱饵和钓饵的,有用复方配制诱饵和钓饵的,有的作为添加剂临时使用的。现在风靡全国的商品饵粉剂和水剂中,绝大多数都加有中草药。 为此,钓鱼爱好者要在钓鱼活动中钓出成就,还必须认真学习祖国的宝贵遗产中草药知识。 按现代医学将中草药分类,可分八大类:即“体温调节药、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与新陈代谢有关的药、作用于外科的药物”。 每一类药又分成多个品种,如,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又分“健胃药、催吐药、止吐药、泻下药、止泻药、驱虫药”六种;而“健胃药”又分为“苦味健胃药、辛辣健胃药、芳香型健胃药、消化健胃药、助酸健胃药、解酸健胃药”六种。★★★★★ 由于每一种中草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因此,一种药可以归于这种药物,也可以归于另一种药物。如,“大蒜”,既属于“辛辣健胃药”,又属于“驱虫药”,完全从药性效果来归纳的。当然,它也是钓鱼的好饵料。 在这八大类中草药物中,各类药物中均有多种中草药可用于垂钓。如,“体温调节药物”中的“淡竹叶、鱼腥草、蔷薇花、马齿苋、败酱草、青蒿、柿干、橄榄、薄荷、芦根、桑叶、浮萍”等;★★★★★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中的“莱菔子、安息香、杏仁、白果”等;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中的“陈皮、薤白、大蒜、木香、丁香、肉桂、草果、山柰、甘松、麦芽、山楂、谷芽、藿香、蜂蜜、阿魏、榧子、槟榔、南瓜子”等;★★★★★ 作用于循环系统的药物中的“麝香、地龙、西瓜皮、桃仁、龙眼肉、蛴螬、槐花”等;★★★★★ 作用于泌尿系统的药物中的“车前草、赤小豆、薏苡仁、冬瓜皮、白茅根、芭蕉、蝼蛄、金樱子、沙苑子、芡实、石莲子、土鳖虫、虻虫、水蛭”等;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中的“茶、酒、酸枣仁、小麦(此非日常食用小麦)、紫云英、蜣螂、蜗牛、蜈蚣、蚕、蝉”等; 与新陈代谢有关药物中的“甘草、大枣、黑芝麻、胡桃、莲子、山药、荔枝、黑豆、蟹、木瓜”等;★★★★★ 作用于外科药物中的“松香、海藻”等。 首先,“中草药”用于垂钓,是在鱼类“喜食、需要食”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些中草药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钙质、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本身就是食物,食之可充饥,长身体,利繁殖。 如肉食性鱼类喜吃:蚕、蝉、地龙(蚯蚓)、蝼蛄、水蛭、蟹、鲫鱼、鲤鱼等; 杂食性、草食性鱼类喜吃:黑豆、小麦、枣、谷芽、薏苡仁、白茅根、芦根、芡食、莲子、白果、浮萍等。★★★★★ 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喜食:香甜味; 肉食性鱼类喜食:腥膻味; 鳙鱼、鲢鱼喜食:酸臭味。 这些性味,中草药中都有,而且性味特别好。如: 香甜味类:如,“木香、丁香、肉桂、草果、山柰、麝香、蜂蜜、孜然、荜拨”等;★★★★★ 腥膻味类:如,“蜗牛、地龙、蝼蛄、蟹、蜣螂”等; 酸臭味类:如,“阿魏、大蒜”等。★★★★★ 根据鱼类的喜食特点配制饵料,垂钓效果当然是不错的。 其次,鱼类如缺乏某种营养素,就特别喜食含有这种营养素的食物,钓者根据鱼类的需要,用中草药配制饵料,钓鱼效果也是好的。 第三,鱼类由于外部入侵,机械损伤、病菌侵害、某些营养素长期缺乏而致病,为了疗病,它们从自身的条件反射出发,需食某种中草药来治伤治病。对这种鱼类,用对症的药物单方或配制入饵,可以使鱼类由不食而进食,而食之甚多。 用中草药垂钓一般有几种使用方法: 一是直接用鲜活植株花叶和动物个体装钩垂钓; 二是用液体浸泡渗出液汁掺和饵料作打窝底料或蘸饵使用; 三是磨成粉料掺入饵料作钓饵使用。 §§§§§§§§§§§§§§§§§§§§§§§§§§§§§§§§§§§§§§§§§§§§§§§ 中草药鱼饵之间的正确“配伍” 更新时间:2013-10-15 09:52 中草药运用在鱼饵中时,其“禁忌”更多地体现在药物之间的“配伍”方面。 1.单用、相须、相使 1)单用,即一味药就可达到很好的效果,民间所谓“单方治大病”就是指此。 钓鱼也是一样:一味麝香,一味山柰,一味丁香或阿魏,就能诱来鱼儿;一味韭菜,一味槐花,一味蚯蚓,就能多而快地钓上鱼儿。 2)相须,即两种性能相似的药物同用,互相增强作用的配伍方法。 如,山柰+丁香,一起泡在酒中,比用单味山柰或丁香效果好得多,鱼既来得快,又持续时间长。★★★★★ 3)相使,即两种以上的药物同用,一药为主药,其余药为辅药,以提高主药效果的配伍方法。 如北京研制的一味专钓草鱼的配方:乌梅 这种方法少则三五味药,多则七八味药,针对所钓不同鱼类、不同水质、不同季节的配方是钓鱼水平较高的钓者所常研究的学问,也是商品饵的制造商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2.相畏、相恶、相杀、相反 配伍除“单用、相须、相使”外,还要注意“相畏、相恶、相杀、相反”。 1)相畏,就是不同药物间互相抑制,减弱或平和药性。例如:有一位钓者平时用山柰泡酒作诱饵垂钓,效果一开始不错。不久他发现这种诱饵只能很快将鱼聚来,但鱼儿很快又散去。他听说阿魏入诱饵不错,花钱买来 山柰,为增香调味品;阿魏,为消疾杀虫药物,味苦,辛,有大蒜的臭味。阿魏和山柰,这两者相遇,可能是互相抑制,减弱或平和了药性。★★★★★ 古代医家还认为,有19种药物性能“相畏”。如两药同时使用,会发生抑制作用,甚至完全失去功效。 一次,笔者与一中医医生钓友在太湖边垂钓。旁边一位钓友说,他的一味诱饵配方多次使用,效果还不如光用菜籽饼加米的好,不知是何原因。笔者拿过他的诱饵袋一闻,极其芳香,又有点刺鼻的怪味,问他用几种什么药配方,他说他这饵很讲究,其中有“丁香、木香、炒熟研细的芝麻、胡桃、肉桂、郁金、细辛”。 笔者说,香料太多太杂,“入芝花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效果反而不好;此外,这些药中可能有几味药“相畏相忌”,发生了副作用。 在笔者旁边的中医医生钓友听后说,你说对了,讲具体点,丁香忌与郁金配伍,二者发生化学作用,致使此饵失去功效。 2)相恶,是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性能。 3)相杀,是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4)相反,是两种药物同用会发生强烈的副作用。 这种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在一起,相互发生妨碍,失去原有的作用,违背原处方的目的,就是“配伍禁忌”。 古代医家认为,有18种药物性能“相反”:两药同用会发生强烈的副作用。如: ★甘草与甘遂 性甘平,除可补气健脾,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外,还具有调和药性,解毒,鱼儿很喜欢闻其味,食其汁。 甘草,性甘、苦、寒,甜中有苦,治泻下便秘,消肿散结,单用泡酒或混合其他药类泡酒均是诱饵的好原料。它本身有毒,食少不碍,可起以毒攻毒之效。 但甘遂不能与甘草同用。★★★★★ 甘草,不仅不能解甘遂之毒,反而使其毒性变大变剧,毒死鱼类。 ★细辛与藜芦 细辛,性味辛温,有镇痛解热,消炎抗菌的功效,常被钓者佐以它药混合制饵,但不能配藜芦。★★★★★ 藜芦,亦有解毒杀虫之效,用于患皮肤病的鱼池诱鱼特别有效,但其有毒。 如把藜芦配用细辛,小毒变大毒、剧毒,不仅钓不到鱼,反受其害;如浸酒,则遗害更大。 20世纪末,某家报刊发表了这样一种中草药配方:蒲公英、山柰、白芷、乳香、冰片、知母、丁香、桂皮、独活、川芎、甘松、细辛、辛荑、茴香、牙皂各 看到此则信息,笔者疑惑不定。中医看病只需八九味药,顶多十二三味,已是费尽心思。因为要分清主次,明确目的,有的积极相克,有的避免相畏相恶,有的药炒,有的炙,有的煅,有的蒸,有的煨,有的炝,有的烘焙,有的煮,有的蒸,有的淬,有的先下,有的后下,“四气五味”因病因人摘一而施,不能混同,升降浮沉吃准病症,选一而用。 这张做饵的药方竟用了17味,加上“黄豆粉、米糠、人粪、人尿”,有21味,能诱什么鱼? 笔者将这则方子给那位中医医生钓友看,他边看边笑,笑得流出了眼泪。他说,用中草药钓鱼,“治病”在其次,甚至不考虑,主要是“引诱”它们前来吃饵,增强“食欲”。★★★★★ 中草药饵诱鱼钓鱼犹为“炒菜”,你把“大蒜、大葱、生姜、芫荽、茴香”这些作料同时倒进“青菜、白菜、菠菜、牛肉、猪肉、带鱼、乌贼”中一起炒煮,味道如何?那谁也不会吃。这配方就犹如这样炒菜,它“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外加“臭、骚”,这是什么味?什么鱼要吃?且不说它犯了许多配方禁忌,哪个钓鱼人会用? 中药用药不在“多”,而在“对症”,以少胜多;钓鱼用中草药也是这样,要“因鱼、因时、因水、因食(喂鱼的饲料)、因病”而施。一二味中药药,顶多三四味足矣,何须为此大动干戈?★★★★★ 在这方面,台钓商品饵作出了榜样。台钓商品饵在鱼料中拌入一二味中草药,主钓“鲫鱼”,拌入另一二味中草药,主钓“草鱼”,效果很好。★★★★★ 有时气候变化、鱼儿食性变化,不食这种饵,就添入另一种中草药粉剂或水剂,作为“添加剂”,鱼儿又食了,这才是科学配方。 当然,台钓饵还在探索发展阶段,尚未达正确运用中草药入饵的最高峰。运用中草药入饵的道理还很多,还有曲折反复,但它是一条光明之路。垂钓者在钓鱼实践的同时多学点中草药知识,不断探索,会摸索出更好更对症的配方。 §§§§§§§§§§§§§§§§§§§§§§§§§§§§§§§§§§§§§§§§§§§§§§§ 钓鱼可以用哪些中药泡酒 更新时间:2013-10-15 09:45 使用酒泡中药液的技巧性问题就是恰当掌握药液的“用量”。 另一种用法是:将药液做蘸饵。 钩上挂了饵料(面团类、蛆躬蚯蚓类)后把钩上药液,然后将钩慢慢投人水中。 药液的用量与其浓度是成反比的,如果药液浓度较高,应少用,或兑些水再用。若药液浓度不高,可以用量大一些,以不刺鼻为宜。 熬煮法是现熬现用,不能长时间保存,不如用酒浸泡。不过,用水煮熬省钱,比用酒浸泡经济实惠。 也可把药汁装入小瓶中,到钓场后再对入饵料中。平时,小药瓶可放到冰箱中保管,熬煮一次,也可用上十天半月。 钓鱼可以用哪些中药泡酒? 可用来泡酒的中药材很多,应选那些物美价廉香气浓郁的常见中药材,不要选那些“有毒性”的中药材。★★★★★ 常用来泡酒或碾成粉末状掺入饵料的中药材有: 山奈、丁香、木香、排草、甘松、公丁、母丁、肉桂、陈皮、香草、麝香、阿魏、甜杏仁、细辛、大茵、白芷、牙皂、川芍、乳香、冰片、花椒等。★★★★★ 阿魏,并不香,而是有“很臭”的烂葱味,用阿魏主要是化成水,掺入饵料中对钓某些鱼有效,多用做钓“无鳞鱼”,如“鲇鱼、黄鳝、鳌”等。★★★★★ 以上中药材中,用得最多、效果最为突出的是---“山奈、丁香、木香、排草、大茴、陈皮、细辛、麝香”。★★★★★ §§§§§§§§§§§§§§§§§§§§§§§§§§§§§§§§§§§§§§§§§§§§§§§ 复方配制作饵打造钓鱼灵药 更新时间:2013-10-15 09:23 在悬坠钓法没传入之前,各地钓者就是凭这些灵药秘方在祖国河湖池沼中大显神威。全国性、埠际钓鱼比赛开展后,这些灵药秘方逐步公开交流,不断完善使之更科学完善,有些人将这些秘密公诸报端,得到更广泛交流。 悬坠钓法传入内陆后,由于钓鱼比赛不允许打底窝,又多在养殖池塘进行,在人数不多的参赛选手中不少人已不用,而广大休闲钓者不论在各种自然水域,还是在粗养水库、河湖,还是精养鱼池,仍旧运用这些秘方打窝钓鱼。 在全国钓鱼人群中,他们占大多数,并且预示在将来的钓鱼活动中,这些方法也不会灭绝。 运用“芳香型健胃药”----“木香”或“丁香、沉香、小茴香、肉桂、豆蔻、草果、山柰、甘松”等一味或数味复方配合入白酒浸泡制作水剂,作配制诱饵或钓饵用,是最常见最普通的制作饵料方法。 除这类中草药外,还有根据鱼类的食性特点和生理要求,运用其他类药入酒浸泡作饵料的:如---- “驱虫药”中的“阿魏、大蒜”; “强心药”中的“麝香”; “镇静药”中的“酸枣仁、柏子仁”; “兴奋药”中的“白芷、苏合香”; “麻醉药”中的“细辛”;★★★★★ “防腐药”中的“松香”等等。 当然,“兴奋剂”中的“酒”是掺和剂,是制造水饵中最重要的药剂。在笔者收集到的各种配方中,用单方或两味药一起浸泡酒的最多。如---- 1)有的钓者单用一味“草果”泡酒,引鱼效果好。 配方与使用:草果 “草果”,虽有香味,主要性味“辛、温”,归经于“脾胃”,功效温中治燥湿。鱼类喜食此味,可能与它可“助消化”有关。 2)有的钓者专用一味“丁香”泡酒,其数量与方法与用“草果”相仿。 “丁香”,香气浓郁,是杂食性、草食性鱼类喜爱的气味,其性味主要还是“辛、温”,归经于“脾、胃、肾”,功效温中助阳,治痛,下气降逆。据使用者说,此药掺和于诱饵中,夏秋季用于自然水域效果好,用于鱼池更好,尤其是水肥鱼常浮头的鱼池。★★★★★ 夏秋之际,鱼生长快,吃得多,但有些食物难消化,易得肠胃病。这些鱼类喜食“丁香”酒拌饵,不仅是因为饵香,还由于它们常患肠胃病,吃到丁香感到肠胃舒适,帮助消化的缘故吧。★★★★★ 3)有位钓者喜用“八角”配饵。 他用干八角 4)他还钻研出用“生八角叶”数斤,洗净后放进铁锅煮沸煨一小时,然后捞起叶子,将作钓鱼用的玉米粒 “八角、茴香”是人们常用的增香调味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八角、大茴香”等。 “八角”,性味辛、甘、温,具有温阳、散寒、理气的功效。用于钓鱼,主要利用其浓郁的“香味”。★★★★★ 5)笔者三十多年前向一位钓友学得用一味“山柰”浸泡白酒诱饵钓鱼的方法。 那时均在自然水域垂钓,效果很好,常年坚持使用。每年冬日,买 6)20世纪80年代初,钓鱼协会成立,笔者多次用此法参加比赛,几乎次次得名次,多为一二名。不久败在另一位钓友的竿下。这位钓友和笔者站在并排位置,打窝子后,他频频提鱼,笔者则老没鱼上钩,窝子里的鱼都跑到他的窝子里去了。一次这样,二次也如此。笔者向他请教,他坦然透底:用的也是“山柰酒”,不过多了两味药:一味是丁香、一味是甘草( “甘草”的甜味淡而久,鱼久久不肯离去。按照他的配方制酒,钓起鱼来果然比单一配方好得多。 “山柰”(又名“三柰”),为姜科植物山奈的干燥块茎,气芳香,味同樟脑,味辛温。功效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等症。 看来,鱼喜食“山柰”的气味,不仅仅是香气,还在于它也是一味消食止痛药。★★★★★ 7)也有钓者用山柰 “石斛”(又名石遂、黄草),兰科植物,味甘,性微寒,功效润肺养阴,益味养津,除热。这又是一味甜而养胃滋阴之药,可见鱼儿生胃病者不少。这种水剂配方各报纸杂志及一些书籍陆续登载不少。现摘取一些供读者参考。★★★★★ 8)1989年,北京利生体育用品公司组织了一个鱼饵研究小组,邀请具有鱼饵研制经验的专家和钓鱼爱好者对多种鱼饵进行了研究和试验,筛选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水剂饵料,其中,有一些就是中草药配方饵料。如: A、“钓鲫鱼”1号饵料:其配方是:山柰 炮制方法:将山柰、山楂切成小段,与红糖、曲酒同装入小口瓶内,浸泡半个月,制成具有“浓香、略甜、淡酸味”的山柰山楂酒。 钓鱼时,用小瓶带少许到池边,滴几滴在调好的面团上,再和揉,掐粒挂钩垂钓,鲫鱼上钩勤。这一年,鱼饵研究小组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乡一队渔场做了三次试验: 第一次,上鲫鱼39尾,鲤鱼2尾,总重量 第二次,在肥水塘钓,比用蚯蚓作饵料的多上钩一倍鲫鱼。 第三次,在瘦水塘钓,用蚯蚓饵料的频频上钩,而用此饵食上钩鱼之少,钓绩不如蚯蚓,钓获量不及蚯蚓饵的1/3。★★★★★ 由此初步得出结论:饵料丰富、食料容易获得的肥水塘的鲫鱼喜食此味中草药饵。原因是肥水塘鲫鱼食多易患消化疾病,它们对蚯蚓这种蛋白质丰富的饵料不感兴趣,而对“助消化、治疗胃病、促进食欲”的山柰山楂酒特别感兴趣。★★★★★ “山柰”,行气温中,消食止痛; “山楂”,甘酸微温,消积食,散淤血,驱绦虫; “红糖”,助脾补血,祛寒破淤,清热消炎。 这三味药合起来,正是“食之甚多、消化不良,可能又有寄生虫在腹”的肥水塘中鲫鱼之所需。★★★★★ 瘦水塘,食料少,鲫鱼常在饥不择食的状态,没有或者少有消化病。当蚯蚓和面粉这两样食物摆在面前时,它们抢先吃的是蛋白质丰富又耐饥饿的蚯蚓。 B、再如一例钓鲢鱼、鳙鱼饵配方:郁金 然后将药液倒入小口瓶中,加入醋精100毫克、白酒30毫克、红糖 垂钓时,将此液体饵和入其他饵料。此方在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等北方城市运用效果均好,越是肥水塘越好,上钩率在80%以上。有的池塘连续多天用此饵垂钓,上钩的鳙鱼、鲢鱼可观。为什么此方鳙鱼、鲢鱼特别喜爱?除了这五味药是鲢鱼、鳙鱼喜欢的因素之外,还因为这几味药可以健体治病,长期在肥水中生活的鲢鱼、鳙鱼需要它们治病健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