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州洗钵(心平如願《无门关》)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6-01-10

 

  【公案】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语译】

  有一位游方僧对赵州说:「我刚刚进入宗门丛林,什么也不懂,请导师不吝给予指示。」

  赵州问他:「吃过粥了没有?」

  僧人说:「吃过了。」

  赵州说:「还不去清洗钵盂。」

  僧人时有所省。

 

  【评唱】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语译】

  无门说:「赵州开口见其胆识,所说的皆是露出心肝肺腑之言。可惜这位求教的僧人,听言语表相,而无法悟事体真,把黄铜铸造的钟,错认为陶土塑成的瓮。」

 

  【颂曰】

  只为分明极 翻令所得迟 早知灯是火 饭熟已多时

  【语译】

  只因为想穷极分明,所以才会翻来覆去,迟迟无有所得。

  如果早知道灯与火,其体性无别,那早就可见相了悟了。

 

  【附参资料】

  一、《五灯会元》有此一段:

  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师(赵州从谂)曰:「吃粥了也未?」

  曰:「吃粥了。」

  师曰:「洗钵盂去。」学僧忽然省悟。

  赵州禅师以世俗平常之事,隐寓向上一路,问僧人吃粥了没,实际上是问他开悟了没?

  僧人回道「吃过了!」亦即「开悟了」,赵州便要他「洗钵盂去」,僧人言下再次省悟。为什么?

  因为吃了粥之后的钵盂,多多少少会留下残余的粘渣,清洗之后才能真正干净。寓意僧人虽然开悟,处于圣位、圣念,但若耽于此圣位圣念,则尚未真正圆满。

  船子德成禅师向开悟时的夹山禅师道:「汝向直须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

  所谓「没踪迹处」,是指修行开悟达到圣位的「空」的境界,但入了此「空」境之后,切莫「藏身」,亦即不要滞留在此「空」境,而要直向人间,直向芸芸众生处去度化众生。

  此即「由圣入凡」,这才是真正大乘菩萨之行愿,正是所谓「直向千峰万峰去」,「深深海底行」,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至圣先师孔子,他虽是圣人,却仍生活在凡俗大众之中,学而不厌、教而不倦,正是他所以为圣人。后来周游列国,辙环天下,老而不止,即是在行其度众之道。

  禅宗大师们莫不持此抱负,回向人间,如《牧牛图》中的第十图「入廛垂手」所云:「浑身固是混泥水,我此宗门要大开。」

  全身泥水混浊,乃同于凡夫俗子;灰头土面,为的是要大开宗门而为世作舟航,这是见原始小乘佛教,只顾自己的成圣,不顾他人沈沦,而兴起的自利利他,觉行圆满的大乘佛教思想。

  而禅宗由体起用,将大乘思想更积极深入生活,更为入世,开田作务、生活杂事,无不亲为。

  赵州要僧人「洗钵盂去」,便是要他「解粘去缚」,不要被「高高峰顶坐」的圣位和圣念绑住了,而是要「深深海底行」,自峰顶转身而下,直向芸芸众生处行菩萨道,利益众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星云法师文)

  二、诗赏

  粥罢教令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

  而今餐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宋.天童正觉

  吃粥了没?是在问学僧在修行上,有没有彻悟自己的本心佛性。既然有所悟了,那么,在生活起居之间,吃饭自然吃得合味、睡觉自然睡得安然,自然体悟到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搬柴运水无非都是禅。

  所以禅师叫僧人洗钵去,因为洗钵去,也意谓着开悟后,修行才真正开始。

 

  (心平如願《无门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