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易演中医走天涯 2016-01-10

           第二节 部分人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

过去的一百中,对中医科学性的质疑导致了长达一个世纪的中医“废”、“存”之争,中医工作者、西医工作者、非医学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各种媒体、政府、甚至普通的人民群众都广泛参加到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之中,或许这场争论还将持续很长的时间,这在科学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既然对一门学科的科学性存在如此长久而广泛的争论,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自身的原因。试想有哪个“伪科学”能引发如此长久而广泛的争论,并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中顽强生存,甚至还将在未来的很长时内继续生存下去?虽然科学是允许并且应当被怀疑和证伪的,但是,又有哪一门相对完善的学科会引起如此长久而广泛的争论呢?有趣的是,这场争论的结果虽然没能对中医的科学性加以科学的证实或者证伪,但它的确引起了我们对中医科学性的严肃而深入的思考。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的人们一再对中医学的科学性提出严重质疑的呢?回顾这过去的一百年,中西医理论的差异、部分中医理论的神秘主义色彩、中医学的主观性与不确定性可能是导致这场世纪大辩论的主要原因

1中西医理论的差异

众所周知,在我国长期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医学阵营,即我国的传统医学(通常称之为中医学)与西方的现代医学(或称西方医学、西医学),国家“中西医并重”的基本国策意味着两者都是我国的“官方医学”或者说是“主流医学”——至少表面上是如此,这恐怕在当今世界除了中国是绝无仅有的。世界上虽然很多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经有过自己的传统医学,可是它们通常都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医学理论,还停留在经验医学的阶段,同时,在当今社会,它们也没有成为当地的主流医学,并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它们大多已经消亡或者正在消亡。
中西医并存的事实导致这两个学科在我国的对立和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歇过。这两个学科表面上是如此的不同,而他们却又有着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人体,这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一个严肃的问题——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科学,而又是谁在“编织谎言”呢?
通常我们会从上述问题中选择一个我们自认为正确的答案。可是多数人在作出自己选择前并不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同一研究对象出现了不同的几种学说时,究竟存在着哪几种可能性?这可能是解开上述两难选择的一把钥匙。

1.1 非此即彼

第一种情况是这些学说中存在一个正确的学说,而其他的学说都是错误的理论,应该抛弃。然而判断科学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不能靠个人的主观认识,只能通过实践(科学实验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去证实,或者通过科学的推理去证明。从实践的角度判断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有两个:(1)该理论必须能很好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如医学中的临床现象);(2)该理论必须能正确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如临床治疗)。科学的理论必须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标准。
历史上通过人为的判断(通常是借助宗教或者权威的力量)造成冤假错案的例子很多。在中世纪的欧洲,神学被人为的认定为“科学”,而真正的科学自然就成了“伪科学”。许多科学家都被冠以异端的名义遭到迫害,严重的阻碍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就因为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强制传讯到罗马天主教法庭接受审判,最终因“具有重大异端嫌疑,亦即持有、相信违背《圣经》的错误学说”而被判处入狱,最后在宗教法庭官员的监视下渡过余生。

图1-2 日心说VS地心说

一个理论是否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证伪”的方法去确定。一旦出现观察和理论预测不一致的结果,该理论就被证伪,我们必须抛弃或者修正该理论需要说明的是,对某一理论体系局部的证伪不等于对该理论体系整体的证伪,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一个理论体系局部的缺陷去推论整个学说不科学。倘若这个理论只是存在局部的缺陷,我们应该修正该理论,使之趋于完善;但倘若该理论整体上被证伪,我们就必须完全的抛弃该理论。在有关理论科学性的争论中,最容易犯的一种错误就是根据某一理论局部的完善与否去推论该理论整体上的真伪,例如根据中医学存在的局部缺陷,如“天有日月,人有二目”的唯心主义论断去推翻整个中医学的理论。
目前我们显然无法通过科学的推理去证明整个中医学的学术体系是伪科学,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实了中医可以很好的解释我们观察到的临床现象,也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很好的指导我们的临床治疗。因此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明确的证据能证明中医学的学术体系属于“伪科学”的范畴。

1.2 名异实同

第二种情况是不同的学说都建立了相对较为完整的学术体系,他们只是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同一对象,两者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由于研究方法的差异而具有各自的特色,不存在不同学术体系的真伪差别
比如在汉语中,下面这个事物我们称之为“苹果”,而在英语中我们叫做“apple”,我想学过一点英语的中国人都知道他们的含义,或者只要有一个好的翻译,理解起来也没有问题。同样的道理,中医与西医研究的都是同一对象——人体,如果不存在谁真谁伪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中医与西医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研究同一对象,例如一个是基于理性思维推导的自上而下的研究,另一个则是基于实证方法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所以中医的特色在于他对人体的整体把握,而西医的特色在于他对疾病微观病理改变的认识。理论上只要有一个好的翻译(中西医结合),理解二者的分歧并不困难,这也就是我们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医务人员通常不会产生中医西医谁真谁伪的疑惑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虽然解释二者的部分分歧,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象“英汉互译”的那种游刃有余的水平——或许这本来就很难达到,因为就算是英汉互译,很多时候也难以做到“信、雅、达”,这可能就是文化差异带来的鸿沟。

 苹 果 =  apple
 图1-3  苹果与apple:名异实同

下面一个例子是一个数列与图表的关系。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数列的数字符号0与1 分别对应于表格的图形符号■与□。其实,该数列就是西方学者发现的二进制数列,而该图表就是中国以阴阳为事物基本属性的《易经》六十四卦图的一种。由此可见,表面上完全不同的事物之间其背后的规律竟可以完全吻合。

                       
图1-4B 二进制与六十四卦图

众所周知中国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而西方(如英美)的文字是拼音文字。基于以形象思维为特色的东方文化与基于以逻辑思维为特色的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鸿沟。不幸的是,这个文化的鸿沟深深的植根于中医与西医之中,相互的不理解导致了长期的争论。或许中西医结合能在当前或者说将来充当一个“翻译”的角色,这也许就是发展中西医结合的部分理由。


1.3 互为补充

第三种情况是这些学说都不完善,他们都只能合理的解释研究对象的部分特征。自然科学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光的波与粒子特性的争论。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从十七世纪初开始,至二十世纪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前后共经历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争论的结果结果证明两种学说并非人们通常想象的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因为光具有波与粒子两种特性,称之为光的波粒二象性,波动说与微粒说都只是合理的解释了研究对象的部分特征。牛顿、惠更斯、托马斯、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学家成为这一论战双方的主辩手。跨世纪的争论引发了量子力学的诞生,而量子力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引发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学术的争论往往能成为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可是这一场旷日持久的“中医真伪论”的争论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中国古代有一个寓言叫“盲人摸象”,能更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一群盲人去触摸一头大象,结果有的说大象象一面墙,因为他摸着了象肚;有的说大象象一根柱子,因为他摸着了象腿。所以,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同一个对象的不同局部,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中医学中的各家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就类似于这种情况。曾经有一位中医院校的西医学教授在谈到中医各家学说时半开玩笑的对学生讲:“学说越多,越不接近其本质”。虽然老教授并非有意批判中医各家学说,但似乎也道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图1-5 盲人摸象

究竟中医与西医的并存属于上述三种情况之中的那种情况呢?笔者并不想在此得出结论,希望读者在读完此书后能慢慢的品味,从中找到自己的论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