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环保组织和政、商界人士预计,《巴黎协定》的这些目标可能“预示着化石燃料时代的终结。”
化石燃料的时代即将结束?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参与者们同意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审议和盘点,以帮助各国加大力度、加强国际合作。目前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从2020年起始的五年期限内减排目标。同时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援助,从而帮助它们减少碳排放及适应气候变化。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60%至65%。
《巴黎协定》被认为缔造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格局,也是多边国际合作的新典范,然而其“落地”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是资金问题。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来看发达国家提供的气候援助资金远未达到承诺。2013年为522亿美元,2014年则为618亿美元,远未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这也是哥本哈根大会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巴黎协定》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但却没有作出具体金额规定。如果没有详细的援助路线图,这一承诺很可能重蹈覆辙。
即便援助到位,资金总量也堪称天文数字。12月13日路透社援引多方估算后表示,实现“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变”这一目标所需资金数以万亿美元计,包括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对新能源的补贴等。
外界质疑《巴黎协议》的另一原因在于,该协议并没有规定量化减排目标和国家责任的明确划分而强调缔约方依照能力和发展水平“自主贡献”。没有明确减排任务,《协议》的作用可能被弱化。
此外还有巴黎气候大会成果的法律约束力问题。在《巴黎协定》是否应像《京都议定书》一样具有法律约束力这一核心议题上,美国与欧盟之间存在分歧。另外,即便《巴黎协定》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也需要得到各国国内立法机构的批准,这个过程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在技术方面,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意味着要在2060~2080年实现净零排放。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靠“负排放”技术,即大规模部署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将碳保存地下,从而做到净零排放,而这些技术目前尚未成熟。
力求使本世纪成为依靠化石燃料提供能源的最后一个世纪——这是气候变化大会的雄心。然而这不意味着石油产业会迅速衰亡。根据《2015可再生能源全球现状报告》,2013年化石燃料仍占能源消费比值的78.3%。而根据能源署乐观的减排预测,到2030年化石能源仍会占据总需求的75%。
油气行业如何应对?
虽然碳排放全球治理步伐的快慢尚待商榷,但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崛起的大趋势却无可争议,其对传统石化行业的冲击也越发明显。绿色和平国际总干事奈都(KumiNaidoo)表示,1.5摄氏度以及“在本世纪后半段实现净零排放”的新目标,将在煤公司董事局和石油出口国引起恐慌。
首当其冲的是煤炭行业。12月14日世界最大的私人上市煤炭企业皮博迪能源股价“应声”下跌13.15%,创下2003年来最低值,而日渐严厉的污染防控措施会继续打压煤炭价格。在中国,煤炭已成为三大化石能源中率先出现绝对量下降的能源品种,继2014年煤炭消费同比下降2.9%之后,2015年的煤炭消费总量几乎确定还将继续下降。
虽然“碳排放大户”这样的标签同样困扰着石油行业,但当下低油价显然是更加致命的问题,前者涉及未来如何转型,而后者涉及当前能否生存。
《巴黎协定》使处于寒冬中的石油行业雪上加霜的同时,为资本流动提供了明确的导向。越来越多投资人转向清洁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将从“源”和“流”两方面对进入石油行业的资金进行“抽血”。国际能源署设想称,未来10年可再生能源将吸引能源行业资本的59%,2026-2040年增幅约为2/3。
“抽血”趋势在近来不断增强。11月30日,“突破能源联盟”(Break-throughEnergyCoalition)成立,该组织由比尔·盖茨牵头,包括马云在内的28名全球顶级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等商界领袖共同参与,将“致力于在未来5年投入更多资本解决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问题”。12月8日,可口可乐、戴尔、宝洁等10家公司设定的减排目标获批,预计目标期内削减8.7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节省18.6亿桶石油。
新能源技术发展也突飞猛进。自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以来,新能源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其中太阳能光伏成本降低75%,风机机组降低30%,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不容忽视的还有核电的崛起,根据核电“十三五”规划初稿,到2030年我国核电发电占比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8%-10%。此外,《巴黎协定》后资本的进一步青睐会促进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并促使其降低成本。
面对资本的釜底抽薪、新能源技术的步步紧逼和环保政策的外部压力,石油行业应当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能源结构调整中,在短期内鼓励天然气并发力清洁技术。作为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天然气的单位碳排放量仅有煤炭的一半,然而天然气在我国的能源消费中仅占比约6%,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一些国际大型能源企业已把经营重心转向了天然气。正如英国BG首席执行官龙海歌(HelgeLund)所说:“中短期看,天然气行业的商机最大。全球完全放弃化石能源还有相当长的时间,企业有足够时间获利转型。”
而在长远意义上,谋划布局新能源转型看起来不可避免。当前法国道达尔(Total)已开始布局太阳能产业——同时将目前投资重点转向了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