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的音符清新优美的旋律
制作人:雪父
什么是古典音乐风格呢?
这是从亚里士多德那里兴起、强化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后,并与后起的基督教精神结成联盟,成了二百多年来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主导精神。从更宽的视野中来看,就连“古典”一词过去都曾是特指希腊罗马文化的。在莫扎特音乐中随处可见明朗的大调色彩,生机勃勃而又有节制的旋律,行云流水般的节奏、谐和简洁的和声织体等等充满古典气息的特征都自然天成融为一体,尽管道路充满坎坷,纵有万千心事人生感触,可他紧关理智的闸门,绝不让辛酸的眼泪溅到音乐中一丝一毫,只有jubiloso(欢天喜地)的音调高高响彻在音乐中。
一、 《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作品191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
1:《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作品191
莫扎特是古典协奏曲的奠基人,《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K.
191)是他创作并流传于世的第一部管乐协奏曲。《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K. 191)是莫扎特唯一流传于世的大管协奏曲(p.
21),也是他的第一部管乐协奏曲。它创作于1774年6月4日(p.
15),是莫扎特最早的两部原作“杂类”协奏曲之一。人们往往把莫扎特视为“神童”,说他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一部歌剧。我们无意怀疑莫扎特的音乐天赋,然而,有许多专家、学者都指出:莫扎特早期的音乐作品,有许多是他父亲
——
莫扎特·利奥波德帮忙创作的,或者是改编自其他人的,真正是小莫扎特的原作不多。就协奏曲而言,莫扎特早期的几部协奏曲都是改编自别人.
2:《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
这首《C大调长笛和竖琴协奏曲》K299/297c,作于1778年4月。那年莫扎特22岁,在法国巴黎结识了当时有名的长笛演奏家——驻伦敦的法国大使济尼公爵,公爵的女儿是一位竖琴演奏家,也是莫扎特的学生。此曲是1778年莫扎特应公爵及其女儿之邀而创作,让公爵父女在公爵女儿结婚庆典上共同演奏,旨在表达其父女的感情良好。此曲是一部祝贺用曲,既典雅又具有生动的表情。这部协奏曲既是长笛与竖琴完美绝伦的组合又是二重协奏曲题材的典型样板之一,时至今日它仍然是长笛和竖琴曲目中的佳作。它实际上是二重奏,是两个富有表现力的独特的乐器的相互倾诉和与交响乐队的倾诉。
长笛和竖琴——也许是天下音色最美的两种乐器,而将两者放在一起作为协奏曲的主奏声部,这在常人看来也许是匪夷所思。然而莫扎特却是无所不能,他不仅如此做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漂亮。简直没有什么能难倒这位旷世天才的。这是一部清新流畅,抒情性非常强的作品。乐曲的主题均由独奏的长笛与竖琴奏出。长笛与竖琴以对话的形式,在清新优美的旋律基础上,还包含有丰富的华彩与演奏技巧。莫扎特极其精妙的乐思与作曲技法,使得整部协奏曲达到了一种简时不陋、繁时不乱的至高境界。曲中竖琴紧随长笛而作即兴嬉戏之状,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样子。莫扎特在此为长笛所写的乐思实在要令人想起碧蓝天空之下,具有英武气质的牧人一笛在手,便可将白云吸引得卷舒而来。不知大师当时有无想到过人类与自然的永恒关系问题,不过,慢乐章那悠扬的笛音响起,竟使人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孤独,寞寞长天之下只有长笛优美的声音及竖琴的追随在旷野上回荡,这里岂非有一种亘古难解的愁结?
这部作品提供了丰富无比的旋律(莫扎特的乐思总是“太多”),怎样抵制无休止的华美音符的诱惑,既达到乐器与乐队音色的和谐统一,又能发挥出主奏乐器各自独特又生动鲜明的歌唱性特点,找出这个平衡点就成了演绎这部作品的难点。两位大师合作的此次录音,非但技艺卓绝而且兴意盎然、默契无间;1963年的录音传递出一种清丽绝俗的音色,在众多演录中也算是数一数二了。相比之下国内常见的西诺波利4D录音中主奏乐器部分则显得有点“温”了。
二、小提琴协奏曲
海菲茨:“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在音乐会上演奏恩斯特和帕格尼尼等人的协奏曲。你如果掌握了技巧,你就能演奏它们。无论谁都能。但是很少人能把莫扎特或贝多芬演奏好……我特别喜欢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协奏曲。这些协奏曲也是最难演奏的。”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的另一个特色就是丰富的意大利风格,意大利是歌剧的发祥的,意大利人是最具幽默和机智并充满热情的民族,所以说,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的成功主要应归功于有列奥波德发起的莫扎特之旅,没有莫扎特之旅就没有莫扎特音乐文化,也没有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
莫扎特六七岁的时候就是周游列国巡回演出的小提琴手了,他父亲本来的愿望也是要他更多地往小提琴方面发展,以便在皇室或大主教的宫廷乐队中谋到个乐手的职位。或许就是要讨老人家的高兴,19岁那年,莫扎特一气写出5首小提琴协奏曲。除了前两首稍嫌稚嫩外,后三首都是莫扎特的重要作品,光辉,典雅,而且甜蜜如歌。
莫扎特全部五首(一说七首)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首和第五首被演奏得最多。独奏小提琴的表现,妩媚、婀娜,也更俏皮可爱,譬如在第三首协奏曲的首乐章里,有一段模仿意大利歌剧宣叙调的独奏,惟妙惟肖。慢乐章的主题乐句,如丝般地柔顺、秀美,让人听来颇觉沉湎。
莫扎特的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是在萨尔兹堡期间创作的,因此有“萨尔兹堡协奏曲”之称。那优美的歌唱性旋律更使其美不胜收。
三 、 钢琴协奏曲
毫无疑问,在所有的乐器中,莫扎特对钢琴最为钟爱,他也为钢琴作了大量的乐曲。在这其中,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从他11岁创作的第一首钢琴协奏曲(K.37,F大调钢琴协奏曲,1767年)到他辞世那年的最后一首(K.595,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1791年),记录着莫扎特在音乐上的成长轨迹:由早期的改编模仿到逐步探索,到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莫扎特风格。在钢琴协奏曲的历史上,是莫扎特采用交响手法使独奏同乐队齐奏保持平衡,并且把戏剧性的对比和歌唱性的技艺结合在一起。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其器乐协奏曲的精华,齐奏声部和独奏声部的和谐平衡达到完美的境界。像他的其他体裁的作品一样,虽无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但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对比、出人意料的转换、不同感情的对照。无论在艺术反映速度的敏捷上,还是在骤然产生的意境的明确以及急剧转换的形象的清晰上,他的钢琴协奏曲都是十八世纪即兴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
在莫扎特的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中,早期的协奏曲只是把过去作曲家的钢琴奏鸣曲改编成独奏和乐队齐奏的作品,直到1773年才创作出一首比较有独立意义的钢琴协奏曲(K.175)第五首,D大调。但即使在他改编的作品中,我们也能领略到他后来的某些风采。
他的头四首钢琴协奏曲,乐谱中已有了管乐器的相当地位,特别是木管乐器和钢琴的应和,暗示了莫扎特成熟协奏曲中大放异彩的先声。例如圆号在首乐章的应答句,令人想起后世德奥交响乐中萦绕不去的森林情结。总之,你很容易把它们和巴赫或海顿的协奏曲区分开来。
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是其器乐协奏曲的精华,也是十八世纪即兴音乐表演艺术的精华所在。像他的其他体裁的作品一样,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虽无激烈紧张的矛盾冲突,但却充满了戏剧性的对比。而在旋律中,他又能使钢琴与其他的乐器和谐平衡地达到完美的境界。而这,大概也正好成为莫扎特短暂而丰富的一生的缩影吧。
四 、 交响曲
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1:《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莫扎特的第39交响曲,降E大调,K543,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6月26日的完成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第四十一交响曲)之一。该曲曾被人们尊称为“天鹅之歌”,以表达对莫扎特和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自始至终贯穿着舞蹈性的节奏与旋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主义精神。
2:《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
作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又是与《少年维特的烦恼》情景相似。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这部作品从旋律与和声两方面来看,都达到了最高水平。整个乐曲不用小号和鼓,大概在这种带有强烈宿命色彩、几乎是厌世的作品中小号和鼓确实没有地位吧。尽管如此,音乐却丝毫不使人感到沮丧,四个乐章洋洋洒洒,旋律发人深思,每听一次都能得到新的体会。
3:《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
又名朱庇特交响曲,作于1788年。该作品是莫扎特三大交响曲的最后一首,其规模宏大,壮丽灿烂,在他众多杰出的作品中,堪称为最优秀的器乐曲作品。在此部交响曲中已经看不到受海顿影响和家庭经济因素影响的成份(莫扎特写完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时,家庭的收入一落千丈,但他依然保持开朗的心情),它是莫扎特发挥其作曲特色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莫扎特晚年娴熟的作曲技巧。此曲还是均衡对照的典范。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最高的创造神之名,把它作为此曲的别名是十分相称的,但这并非莫扎特本人订的名称,而是后人加上的。
该曲相当出人意表的特点是第四乐章结尾,代表五个主题的五声部赋格,而全乐章则充满有一个主题发展而来或数个主题合并而成的赋格,见于不同木管间的对奏,第四乐章的主题就是由这四个音组成。
第四乐章还有另外四个主题,以奏鸣曲的形式出现,而这五个动机在最后混合成赋格式的结尾,整章被誉为古典对位法的巅峰之作。英国乐评人约翰·格罗夫爵士(Sir
George
Grove)在1906年的文章写道,“在这终章里,莫札特隐含了自己所有科学知识,而隐瞒这知识的力量也是无人能及的,令这科学成为取悦人的音乐,如同我们今日学习到的。而现在他成就了更多。”而就整曲而言,他认为这部交响曲是
“法国大革命以前,世界最伟大的管弦乐作品。”
学者现在确定莫札特曾经研究过,同样具赋格式结尾的,米高·海顿 (Michael
Haydn)的C大调第28交响曲。而查理·谢尔曼(Charles
Sherman)认为米高·海顿的C大调第39交响曲,也在莫札特参考之列,由于莫札特“常常要求他父亲把海顿最近写的赋格寄给他。”而米高·海顿的第
39交响曲,是在莫札特完成第41交响曲前数周完成的,同样有一个赋格式的第四乐章。
01 Wolfgang Amadeus Moz... -- Michael
Chapman;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作品191
第一乐章:快板降B大调,协奏曲型奏鸣曲式。以乐队合奏快活的第一主题开始,具有当时协奏曲作品中长见的切分音特色,在双簧管和圆号的引导下,第二主题以第一小提琴表现,然后是华丽的尾声。第二呈示部由独奏大管悠然的演奏出第一主题,在突出了大管的技巧后,第一小提琴与大管以对话的方式来表现第二主题,发展部再次重点表现了大管的技巧。再现部大管部分以多姿多彩继续扩大,第二主题由大管与小提琴互换角色复现,有一段华彩乐段。第一乐章显示了这首曲子的阳光之处,带有英雄的主题”
02 Wolfgang Amadeus Moz... -- Michael
Chapman;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作品191
第二乐章:行板F大调抒情地。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类似于格鲁克《奥菲欧》中的咏叹调,先是以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优美的唱出,接着大管重复演奏。第二主题由大管演奏,加以双簧管多彩的助奏。发展部被省略,经过c小调推移部,直接进入再现部。”
03 Wolfgang Amadeus Moz... -- Michael
Chapman;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B大调巴松管协奏曲》作品191
第三乐章:回旋曲式,小步舞曲速度,降B大调。是优雅风格的作品里常见的小步舞曲终曲乐章。在乐队的伴奏下,大管逐渐进入,在华彩乐段后,独奏大管在弦乐的模仿轮唱之下,优雅的表现主题。其中,主题复现有多次的回旋曲式,回旋曲式主题采用二段体结构,是一种宫廷风味,舒缓宽广的小步舞曲。第一副主题以大管技巧化的快速音群为中心,第二副主题转为g小调依然由大管演奏。最后终曲部分,以一段华丽的旋律激昂的结束全曲
04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K. 207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降B大调,协奏曲型的奏鸣曲式。
呈示部先以乐队合奏第一主题始,主奏小提琴表现第一主题后,以属调表现新旋律。华丽的快速音群后,第二主题以弦乐为中心,主奏小提琴以三连音音型装饰。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快速音群,乐队配合而结束呈示郡。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接着是一段小调的美丽转调,第一主题回到主奏小提琴,构成了再现部。再现部快速音群后,主奏小提琴拉持续音时,双簧管与小提琴奏第一主题的后半段。主奏小提琴再奏华丽的快速音群,第二主题回到主调,经经过句而出现华彩。
乐队齐奏第一主题后,由独奏小提琴重复演奏一遍,然后转入属调。第二主题由乐队弦乐组呈现,独奏小提琴以三连音装饰,仅以调性的变化对第一主题进行微妙的色彩变化处理。]
在莫扎特的五部小提琴协奏曲里,第一号的演出机率虽然不若其他曲子高,不过在优美、没有骇人技巧的乐音后,却隐藏著对演奏家最大的考验,也就是如何表现莫扎特音乐中温暖的美感。
安妮-索菲娅·穆特:
莫扎特的音乐像是灵魂的X光线,它能照出你的灵魂中有什么,没有什么!然而,现在年轻的一代已经不把莫扎特当回事了。他的音乐被看作相对简单而被轻视,人们希望一些炫技的更加气势磅礴的音乐。但音符的多少不是关键,乐器之间的互动以及乐思的发展才是重要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演奏诸如贝多芬或是莫扎特奏鸣曲全集是很重要的,这样就可以找出它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以及小提琴和钢琴之间平等的合作关系。”
05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K. 207
第二乐章:柔板
呈示部先以乐队合奏第一主题始,主奏小提琴表现第一主题后,以属调表现新旋律。华丽的快速音群后,第二主题以弦乐为中心,主奏小提琴以三连音音型装饰。然后主奏小提琴奏快速音群,乐队配合而结束呈示郡。发展部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接着是一段小调的美丽转调,第一主题回到主奏小提琴,构成了再现部。再现部快速音群后,主奏小提琴拉持续音时,双簧管与小提琴奏第一主题的后半段。主奏小提琴再奏华丽的快速音群,第二主题回到主调,经经过句而出现华彩。
如歌的慢板乐章以阳光般温暖的降E大调写成。在圆号和弦乐的天鹅绒般的持续音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后来经过莫扎特略为改动,用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献给爱情”中。]”
06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K. 207
第三乐章
乐队以两声郡的小提琴为中心,先表现第一主题。属和弦结束时,弦乐奏第二主题,继承它的是以管乐器为中心的第三主题。主奏小提琴此时以第一主题来制造华丽的快速音群,乐队以第三主题接过后,主奏小提琴在两声部小提琴伴奏下,奏快速音群与乐队对话,乐队奏快速音群,弦乐以属调奏第二、三主题。长大的发展部主要发展主奏小提琴的第一主题,再现部主奏小提琴再现一、二主题后,插人快速音群。第二主题再由乐队再现,终结部则再现了第三主题。
独奏声部的精巧的技艺发挥和轻盈可爱的配器,很容易使人忘记了未乐章的丰富的交响式的展开,而联想起莫扎特的优美的小夜曲。]”
07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 216
第一乐章
旋律流畅,感情朴实明朗,富有朝气。乐章采用传统的小奏鸣曲式,在乐队的四次全奏中穿插着独奏小提琴的四次独奏。乐章一开始由乐队齐奏,奏出神采奕奕、朝气蓬勃的第一主题和调皮嬉戏的第二主题。然后独奏小提琴再现两个主题,略加装饰。发展部结束前,小提琴模仿了意大利歌剧中的宣叙调,这是莫扎特的神来之笔
这个乐章长笛代替双簧管,先由第一小提琴奏主题,支持这个主题的是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三连音,以及低音部弦乐拨奏。主奏小提琴反复主题后给予变奏,长笛与第一小提琴奏属调的副主题,主奏小提琴继承,再由双簧管与第一小提琴重复一次。发展部为主奏小提琴处理主要主题,为极美的部分,再现部第二主题回到主调,从延长音引出华彩,终结部使用了结束呈示部时用的音型,最后主奏小提琴以准备要奏第一主题的方式结束”
08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 216
第二乐章
三段体的浪漫曲。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织出的开始乐句十分美丽,使得这个乐章显得极其柔美。长笛取代前后两乐章的单簧管,如梦似幻的长笛声和加了弱音器的弦乐浑然一体,传达着忧郁沉思的情绪。
先由弦乐五声部表现主题,后半部加入双簧管与圆号,反复后,奏快速音群,第一小提琴奏活泼的曲调与管弦乐追逐,然后主奏小提琴才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有几分悲情的副主题。主要主题回到主奏小提琴上后,主奏小提琴又奏副主题,在细碎音符为中心的快速音群后,再现副主题,然后又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主要主题。此时转为行板,G大调,民歌调,仍以主奏小提琴为中心。小快板主题由主奏小提琴奏出,后半部变成三连音拨奏的分解和弦,双簧管表现主题,主奏小提琴奏新音型,双簧管奏主题,主奏小提琴再以三连音分解和弦伴奏。小快板主题因接近斯特拉斯堡古老曲调,有人称此协奏曲为“斯特拉斯堡协奏曲”。这一乐章最后回到开关的快板,G大调,表现主奏小提琴与乐队的追逐,最后在双簧管与圆号的音响下平静地结束。”
09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 216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这个乐章的开头平淡无奇,像一首轻盈的回旋曲。这一乐章充满了日耳曼或奥地利民歌的韵味,中间突然出现阴影,速度放慢,成为行板,但不祥之感很快一掠而过,天真无邪的大调旋律重新回来,最终在静悄悄中结束””
10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K. 219---风光迷人!
第一乐章
爽朗的快板,A大调,4/4拍子,协奏曲型奏鸣曲体。乐章开始时,乐队全奏出一个强有力的和弦,给音乐以推动。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颤音背景下,第一小提琴以明亮的音响奏出引子的主题,也是这个乐章第一主题的雏形。
经过一段连接,音乐流畅地进入典雅、轻巧的第二主题。
第二呈示部的引子是独奏小提琴的一段缓慢而富于表情的咏唱,接着,主部主题出现。这时,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段坚定有力、生气勃勃的旋律,使人感到这一乐章这时才真正开始。
这一乐章的连接部和副部显示出了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之间的对比,富于装饰性。简短的展开部形象柔和抒情。再现部重现了前面的主题。乐章结束前,独奏小提琴奏出辉煌的华彩乐段,既快速明亮,又柔和细腻.
莫扎特一生作有50多首各种乐器演奏的协奏曲,其中六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前五首是他在1775年的几个月内作成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这年年底。
莫扎特在确立古典协奏曲的体裁方面有较大贡献,他创作的协奏曲采用三个乐章快—慢—快的对比形式,并确定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主题的对比原则。《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以其结构之独特为人们所熟悉。
当时,年方十九的莫扎特在萨尔茨堡任宫廷乐师,但无论是创作速度还是艺术上的成熟都令人赞叹不已。这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风格典雅,旋律优美,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此曲规模堂堂,作为一连串作品的最后十分相称。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在第一乐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与紧跟其后的主奏呈示部之间,安插了主奏乐器的慢板序奏,这种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乐队所奏的音形,作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题之对旋律,这也是很新鲜的。再者,以往采用回旋曲体的终乐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况且小调的中段采用了土耳其型节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结构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种音乐典型。
11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K. 219
第二乐章
和谐如蓝天白云,天使飘飘的神奇魅力的乐音,让人宛如身在天堂。
慢板乐章表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更为微妙细腻的世界。三段体中段的忧伤的小调使得慢板乐章始终具有张力。
莫扎特在这个乐章里表达了细腻而多样的内心体验,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渴望,主部主题抒情、委婉。”
12 Wolfgang Amadeus Moz... -- Anne-Sophie
Mutter; 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K. 219
第三乐章
回旋曲,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小步舞曲速度。开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主题,这是一个典雅而柔和的旋律,典型的小步舞曲节奏,构成了一幅宫廷舞蹈的场面。此曲不像前面的《第三号》与《第四号》那样手法稀奇古怪多彩多姿,而是采用古老的小步舞曲。
这个主题时而由乐队,时而由小提琴奏出,每次出现都有新的装饰,丰富了主题的发展。
插部是18世纪流行的“土耳其音乐”段落,二拍子,快板(莫扎特采用异国情调的范例)。五支节奏活泼、情绪欢快的匈牙利舞蹈旋律,构成间奏乐段主题,刻划了民间生活的画面。
结尾经小提琴华彩和小步舞曲主题再现,把“罗可可”风格的装饰,轻盈美妙的旋律,展示在听众面前。”
13 Wolfgang Amadeus Moz... -- Marc
Grauwels;Giselle Herbert;Les Violons du Roy;Bernard
Labadie
“莫扎特《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
第一乐章
快板,长笛和竖琴编织出的音响呈现出活跃巧妙的鸣曲式。被展开的乐队引子基于几个主要的主题,显得宏伟、璀璨。在乐队的呈示部之后便是号角型的主部主题,由长笛和竖琴齐奏出来。它在发展中转入如歌的连接部主题。副部主题则相反,是活泼的,两个独奏声部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经过句和华彩音型。展开部具有抒情的情调。这是两个乐器富有表情的对话。几个主题从一个独奏声部里自如地进入另一个独奏声部。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更是风光迷人!而且这也是唯一保持原貌,不曾被后人篡改过的一首。第三乐章居然是用小步舞曲作开头,新样儿的!非常别致。在这个乐章的中段,忽然又转到很显对比的一支民间色彩加异国情调的舞曲上,豪放中带点诙谐。小提琴热辣辣的风骚、娇媚,乐队则推动起阵阵亢奋。右边的大提琴组发出一片齐齐的击弦声,好像是乡村聚会上人们拍手跺脚伴奏一位女郎独舞的意思,真是要多美妙有多美妙。”
14 Wolfgang Amadeus Moz... -- James
Galway;Fritz Helmis;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
第二乐章
小行板,F大调,省略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只用弦乐伴奏,柔美的第一主题与属调上的两个第二主题一一呈示之后,插入一段竖琴流畅的音群,3支旋律回到原调再现后,经华彩乐段,以弱音消失。
内容深刻,音乐本身格调高雅,表现得非常谦逊。其中占优势的是:两个独奏的生动独白、主题的全面发展、长笛的花边般的华彩音型和竖琴独特的分解和弦琶音。活泼、急速的第三乐章是用作者喜欢的回旋曲形式写成,乐曲华丽并有鲜明的节奏感。莫扎特的创作表现力表现为两个独奏乐器与乐队结合时在音乐上有不少的精彩之处。”
15 Wolfgang Amadeus Moz... -- Marc
Grauwels;Giselle Herbert;Les Violons du Roy;Bernard
Labadie
“《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K299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C大调。
主题先由弦乐表现,管乐重复,合奏主部后,竖琴以新的独奏主题登场,由长笛引出G大调旋律。第一插句在弦乐帮助下,由长笛展示,竖琴重复。第二插句为F大调。对用过的素材作发展处理。第一插句以原调再现,经由合奏中的开头动机形成的经过部,引出华彩,回旋主题第三次再现,最后主和弦以强奏华丽地结束。”
16 Wolfgang Amadeus Moz... -- Neil
Black;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 314
第一乐章”
是一个急剧上升的音阶和一个长久持续的高音,给这支歌增添了几分富有诗意的哀愁,从此成为最受长笛演奏家喜爱的乐曲之一。
莫扎特创作此曲时二十一岁。莫扎特小心地使用他所熟悉的倚音,莫扎特歌剧的爱好者一定会认出:此乐章充分发挥了长笛的歌唱能力。它所根据的主题,优美的主题不断涌现”
17 Wolfgang Amadeus Moz... -- Neil
Black;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 314
第二乐章”
时而与乐队形成对话,时而抒情优美。那就是歌剧中勃隆德的热情洋溢的歌《何等幸福:是一首步态轻盈的回旋曲,时而作流畅的快速进行。那是一次演出的时候,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第三乐章。中间乐章颇有诗意,轮廓分明的小音型。这首长笛协奏曲原是莫扎特为萨尔斯堡宫廷乐队双簧管演奏家弗尔兰狄斯而作的《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烂漫的节奏。长笛的演奏特点在此曲中得到充分发挥。切分的正主题在开始几小节由乐队奏出、洋溢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意大利席歌剧轻松活泼的气息,特别是在乐队的副旋律上持续吹奏长音,是《后宫诱逃》中最明媚的灵感的源泉,立即继以歌唱性较强的对比旋律,时而愉悦活泼,何等快乐》。”
18 Wolfgang Amadeus Moz... -- Neil
Black;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K. 314
第三乐章”充满火花,又将它改编成《D大调长笛协奏曲》:开朗的快板,老兄,长笛技巧高超的华彩段和乐队华丽爽朗的音响效果为乐曲增添了许多特色。独奏长笛的进入十分辉煌。全曲共三个乐章并都有明朗流畅的华彩段,音乐充满青春力莫扎特的《D大调长笛协奏曲》是在《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的基础上改编的”
19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an
Civi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D大调第一号圆号协奏曲 》K412
第1乐章:快板,D大调,极单纯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是在弦乐伴奏下由第一小提琴表现,有牧歌风格,管乐加入变成合奏。副主题展开后,引出圆号主奏表现第一主题,乐队强奏后,进入第二主题转调部,铺垫A大调后,圆号奏第二主题,进入呈示部小结尾。发展部由第一小琴奏第一主题,转调而经B小调,借圆号再以E小调重复一次,乐队以合奏结束。圆号回到主调的第一主题而开始再现部。在再现部弦乐再现第二主题,而在呈示部由弦乐表现的经过部副主题由圆号再现,发展成快速音群而进入终结部。”
20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an
Civi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D大调第一号圆号协奏曲 》K412
第2乐章:快板,D大调,回旋曲式,主题先由乐队表现,主奏圆号接过后,合奏转成A大调副主题。主题第二次由圆号表现,第一小提琴以卡农接替,第三次登场,插句延续而转D大调,并以D大调表现第三插句。最后一次主题再由圆号担任,乐队接替后,与圆号一呼一应,最后以乐队有力地结束。”
21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an
Civi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
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作品号K447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降E大调,4/4拍,协奏奏鸣曲式。先在乐队的呈示部中呈现第一、二主题:这个乐章开始时非常抒情,是一种被称为“歌唱的快板”风格,也就是说,给人以声乐的印象。主奏圆号进入后吹出的第一主题比起乐队呈示时略有变化:第二主题转到属调上。在后面还有一个第三主题,具有舞曲风格,由第一小提琴奏出。在展开部之后,再现部按呈示部的主题次序再现,没有华彩乐段。””
22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an
Civi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
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作品号K447
第二乐章,行板(Andante),降B大调,3/8拍。这个乐章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的主题先由乐队奏出,再由主奏圆号接过,委婉如歌:第二主题由主奏圆号奏出:上述两个旋律都很适合圆号吹奏出甜美圆熟的声音。两个部分几次反复,然后在第一部分上结束。””
23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an
Civi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
E大调第三圆号协奏曲》作品号K447
第三乐章,回旋曲,降E大调,6/8拍。主部主题用质朴的然而是角号花彩型的旋律,这是模仿过去狩猎时圆号吹奏的曲调,而圆号本身就是从狩猎用的角号演变而来的。主部主题。由主奏圆号奏出:第一插部的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主奏圆号和以一个节奏音型:之后主部主题再次出现,然后进入第二插部,这是一个歌唱性的旋律。由主奏圆号奏出:后来又出现主部、第一插段。主部再度出现,速度加快,有力地结束这个乐曲。”
24 Wolfgang Amadeus Moz... -- Vladimir
Ashkenazy;Philharmonia Orchestra
“《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 466
第一乐章
从乐队呈示部第一主题开始,音乐立即满布着阴暗的情绪——这是只由弦乐器组在低音区演奏的主题,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切分节奏提供了如同颤栗一般的不安背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则以滑音列的方式奏出威严的召唤。
弦乐器组的这种戏剧性情绪,逐渐由圆号、然后是大管和双簧管参与表达,情绪逐渐增涨,最后在乐队全奏的连接段中出现的新主题,其感情之强烈颇近悲剧性的程度。
同第一主题相对比,随后出现了木管乐器对答式咏唱的伤感动机第一呈示部在突如其来的安谧气氛中结束——这个结尾段的音乐素材是第二呈示部的结尾段的先现,是歌曲性的抒情形象,略带忧郁的神态,含有生活音乐的音调特征。这个主题是整个作品的音调基础,这首协奏曲通过它而获得套曲结构的统一。
钢琴独奏发展了这个主题,并突然地(1段02分43秒)转回到第一主题去。在第二呈示部中,钢琴声部具有较大的独立意义,它的第二主题(1段03分47秒)转到大调上,有如光明和希望的形象,其节拍和音调都有同先前出现的木管乐器对答式咏唱的伤感动机相近,也有生活音乐的特点。
乐章的发展部以两个主题的相互对置为基础——乐章开头所强调的那种惊慌不安的进行和钢琴独奏开始进入时的抒情乐句形成的对置共反复三次,戏剧性的发展也因调性的明显转换而加剧。在再现部中还是主题的轮番交替,只是钢琴独奏的那个抒情乐句给删掉了,而代之以更加热情而激动的华彩乐段”
25 Wolfgang Amadeus Moz... -- Vladimir
Ashkenazy;Philharmonia Orchestra
“《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 466
第二乐章
是一首“浪漫曲”,充满真诚恳挚的感情,莫扎特特别为这一乐章取上这样的名称,这在十八世纪的器乐协奏曲中是不曾有过的。看来,他很可能是为了强调这一乐章的抒情特性,用以同前后乐章构成对比,虽然在音调上它同前后乐章又有联系。
这一乐章由三个乐段组成,前后两段素材相同,音乐的进行温柔抑郁,但完全是安宁平静情绪的表达,有如在吉他轻微摆动的音型伴奏之下,在明朗的夏夜之中咏唱的一支小夜曲。
但是在乐章中段又闯入前一乐章的那种惊慌不安的情调,隆隆作响的背景,管乐器紧张的音响效果,钢琴独奏慌
乱的乐句,弦乐器组断然的惊心动魄的和弦——所有这些奇特色彩的运用,都反衬出前后两段音乐的恳挚及其旋律的气息之宽广和流畅。”
26 Wolfgang Amadeus Moz... -- Vladimir
Ashkenazy;Philharmonia Orchestra
“《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K. 466
第三乐章
——很快的快板,回旋曲式
回旋曲的基本主题又把音乐带回到激动不安的氛围中,这个主题先由钢琴奏出,然后再由乐队复奏,它不断地反复,从而得到了积极的交响发展。
全乐队紧张地发展了这个主题,又回到钢琴的独奏,这是抒情的动机,同第一乐章的第二主题的特性有点近似。
音乐重又回到基本主题后,先在钢琴上然后在木管乐器上又出现了一个热情的f小调主题,这时钢琴声部的音型一直在戏剧化,当它突然进入high
water时,又意外地出现了乐章的第四主题——象阳光焕发那样生机勃勃和欢乐的F大调主题。
接下来华彩乐段之前可以看到乐章四个主题的依序反复,但是调性都没有变化,即基本上都在d小调上。但是在华彩乐段后,莫扎特突然用光辉的D大调改变音乐的色彩,双簧管、大管和圆号极有魅力地共同奏出这无忧无虑的第四主题,钢琴也接着演奏它,长笛还用更明亮的声音歌唱它。欢乐的情绪一直有增无减,钢琴的乐句扩充了更大的音域,管乐器的重音戏谑地穿插近来,到音乐接近结束时,完全是一片欢乐的情绪。”
27 Wolfgang Amadeus Moz... -- Rudolf
Serkin;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作品467号》K. 467
第一乐章
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类似齐奏进行曲般的节奏拉开序幕,色彩十分明朗,之后主奏钢琴与引子同时登场,再度呈示第一主题。乐章的第二主题令人感到趣味盎然,钢琴展示出绚烂的演奏技巧
28 Wolfgang Amadeus Moz... -- Rudolf
Serkin;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作品467号》K. 467
第二乐章
行板,F大调,2/2拍子,三段歌谣曲式。首先,加上弱音器的弦乐器呈示歌谣风的主题,接着重新由主奏钢琴加以接引。担任主题伴奏的三连音节奏在整个乐章中几乎不曾间断。
慢乐章是莫扎特音乐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一种宽广的气息,几乎是一种抒情旋律毫无缝隙的源泉”。一个尖锐的不协和音出现,在莫扎特作品中从未有过,它似乎暗示着十九世纪音乐的走向。多年以后,当贝多芬听到莫扎特的作品,几乎要将他引为知己。
瑞典导演Bo Widerberg将这一乐章用来作为电影Elvira
Madigan(港译《鸳鸯恋》)背景音乐,因此在欧洲非常闻名。傅聪将这一乐章比喻为一种希腊悲剧的境界,希腊式的建筑和环境。希腊古建筑由大理石建成,我们现在看到建筑的样子同几千年前的没有大区别,惟有时间的镰刀划下痕迹。在书本的插图里,在电影纪录片里,在摄影作品里,它们永远伫立在天空下面,永远与叫做蓝和白的颜色融为一体,你产生没来由的悲壮感,但绝非凄凉与悲惨,因为你的心被一种更强的魔力揪住向高空飞翔,看到了更多的光,你称之为与生俱来的血液。”
29 Wolfgang Amadeus Moz... -- Rudolf
Serkin;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Claudio
Abbado
“《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作品467号》K. 467
第三乐章
极活泼的快板,C大调,2/4拍子。充满生命力的第一主题由乐队反复两次之后,由钢琴再度呈示主题。在乐章的中段,管弦乐伴奏与钢琴主奏不断交替出现,相映生辉。最后钢琴以排山倒海之势的上升音阶,华丽地结束全曲。”
30 Wolfgang Amadeus Moz... -- 郎朗;Wiener
Philharmoniker;Nikolaus Harnoncourt
“《C小调第24号钢琴协奏曲》 K.491
第一乐章
快板,C小调,协奏曲型的奏鸣曲式。以合奏开始呈示的第一主题内包含有分散和弦、减七度的跳跃音程和半音阶动机等。第二主题并未上场便结束了乐队呈示部,主奏钢琴上场,乐队的第一主题再度登场,钢琴边弹奏其中的动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以关系大调,先由钢琴再由木管呈示。钢琴再弹奏快速音群,接着在双簧管引导下,另一副主题登场,钢琴模仿,在长笛的第一主题衬托下,钢琴再以快速音群引出经过部。发展部先以钢琴以第一主题动机开始发展,乐队合奏第一主题后,钢琴再以快速技巧化展开。再现部乐队和钢琴一起再现第一主题,第二主题与副主题以C小调再现,华彩乐段后,钢琴以分散和弦而告终。”
31 Wolfgang Amadeus Moz... -- 郎朗;Wiener
Philharmoniker;Nikolaus Harnoncourt
“《C小调第24号钢琴协奏曲》 K.491
第二乐章
.小广板,降F大调.回旋曲式。钢琴先奏恬静的主题,弦乐与木管乐器以追逐的方式反复。进入关系小调C小调后,双簧管与低音号对话,木管乐器、弦乐与钢琴对话,主题再由钢琴呈示后转为降A大调,新的副主题上场,木管、钢琴、弦乐互为接替。主题再由钢琴、乐队表现后,柔美地结束。”
32 Wolfgang Amadeus Moz... -- 郎朗;Wiener
Philharmoniker;Nikolaus Harnoncourt
“《C小调第24号钢琴协奏曲》 K.491
第三乐
小快板,变奏曲式。主题与第一乐章有关联,强调半音阶进行,共8次变奏。第一变奏钢琴用音型法;第二变奏木管在钢琴快速乐句衬托下表现;第三变奏钢琴与乐队对话;第四变奏变成降A
大调,单簧管表现,钢琴模仿;第五变奏转回主调,钢琴以复音手法处理;第六变奏变成C大调,双簧管表现,钢琴反复;第七变奏又转回原调,钢琴伴奏下,由弦乐表现;第八变奏用钢琴呈示后接乐队尾声。”
33 Wolfgang Amadeus Moz...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第一乐章
慢板序奏转主部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序奏以乐队演奏和声乐句始,然后长笛奏小8分音符音型,弦乐优美地应答。呈示部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圆号与低音管与之应答,然后转由大提琴承奏,木管应答。经经过部,第二主题转入降B大调,拥有两个相互对照而优美的主题,先由小提琴与木管,大提琴伴奏;再以弦乐表现。呈示部结尾极短,经反复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以第二主题及其前后出现的乐句为材料,然后又以原型进入再现部。
美妙、宁静,庄重而又心灵和谐明朗的意境。这一乐章的主体是一首优雅的“歌唱性快板”,简单的主题丰富地展开。这一乐章中有辉煌饱满的全奏段,也有活泼的第二主题与层出不穷的想象变化。”
34 Wolfgang Amadeus Moz...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第二乐章
行板,降A大调。第一小提琴奏优美的第一主题,反复后出现相当于副主题的旋律,最初主题重现,反复,加入新乐念,开头主题再出现,然后进入第二主题部,第二主题为降E大调。这个乐章无发展部,直接进入再现部,按原型再现,以各种主题为材料形成终结部。
这个如歌的乐章充满沉思冥想,优美而安祥,表现出了慢速进行曲的特点。”
35 Wolfgang Amadeus Moz...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第三乐
.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降E大调。这是莫扎特最美的小步舞曲之一,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小步舞曲主题天真而又活泼,中间部与之形成对照,优雅而富田园情趣。
小步舞曲,小快板。朝气蓬勃,是作者最著名的小步舞曲之一,令人联想起第一乐章节庆式的欢乐。”
36 Wolfgang Amadeus Moz... --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K.543
第四乐
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充满喜悦,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后,转成不同的素材,有海顿的风格。由第一主题再衍生出第二主题,呈示部结尾后,进入短暂的发展部,然后以原型呈现再现部,进入终结部,这个乐章的呈示部、发展部、再现部各有反复记号。
快板,典型的奏鸣曲式,这个乐章明显是海顿式的,活泼的开始主题轻轻奏出,然后由全奏大声重复,充满了机智、幽默的情趣,是一幅生气勃勃的民间欢乐场面的写照。”
37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
第一乐章
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在中提琴和弦下,由小提琴表现优美而略带忧愁的第一主题,木管经过句后,乐队激情地表达,然后那点忧伤在低音管与双簧管和弦下由小提琴表现得十分柔美。经降B大调转调后,副主题亦强有力地由小提琴呈现。第二主题有一小节的休止,弦乐与木管竞奏开始的降B大调的旋律引入呈示部的终结句。发展部主要是第一主题的处理,开始的动机以谐谑姿态,转调充满趣味。长笛、双簧管以追逐方式表现以第一主题开头动机为基础的半音阶下降旋律在主调上呈现,进人主题再现部。再现部的第一主题经小提琴、低音管强调,第二主题亦以主调出现。”
38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
第二乐章
行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以简单的对位形态处理,极具节奏美。副主题以伴随16
分休止符的两个32分音符,它与第一主题的结合引出高潮,引出在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伴奏下柔美奏出的第二主题。呈示部予以反复,发展部是由开始那富于节奏感的动机与32分音符组合,然后进入再现部.以短小的终结部结束。”
39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
第三乐
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G小调。小步舞曲主题有民歌风味,并经过切分,分成两部分分别反复,其中有精妙的对位处理。中间部为G大调,此部分亦分为两部分,分别反复,结束部分的圆号二重奏尤其优美。”
40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K.550
第四乐
很快的快板,G小调,奏鸣曲式。以激动的第一主题始,这个主题与它的副主题分别反复,在华丽音群簇拥下进入第二主题带有不协和弦的连接部。第二主题宁静而优美,这个主题经第一小提琴与木管后,进入激动不安的呈示部结尾。发展部最初的主题由除圆号以外的各种乐器齐奏呈现,有明显的转调,主题处理极为精妙。最后,在进入再现部部分的处理极具精致,再现部主要为第二主题的扩大。”
41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
第一乐章
活泼的快板,C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开始就堂皇地合奏呈现,然后长笛、双簧管、低音管等以对位旋律相继呈示。属音上的第二主题开始由弦乐表现,反复时由长笛伴奏。呈示部终结部分是一种民歌调,有人说它引用了阿尔贝达莱里喜歌剧中的咏叹调。发展部在木管表现引导下,由弦乐以降E大调表现,第一主题以F大调发展。回复主调后,开始第一、第二主题的再现,最后为华丽的终结。”
42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
第二乐章
如歌的行板,F大调,奏鸣曲式。以装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表现第一主题始,经经过句后,进入属调上由木管与第一小提琴表现的优雅的第二主题,第一小提琴与长笛追逐后,呈示部结束。发展部极短,主要处理经过句,结束之前第二主题的后部以六连音符形成。再现部实际是呈示部的自由发展。”
43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
第三乐
小步舞曲稍快的快板。小步舞曲为G大调,中段为C大调。小步舞曲结束部分,木管以三重奏形态作对位处理
44 Wolfgang Amadeus Moz... -- 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Georg Solti
“《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
第四乐
终曲,很快的快板,C大调,含赋格手法的奏鸣曲式。第一小提琴先在第二小提琴伴奏下表现第一主题.它反复后接副主题,然后两组小提琴和中提琴构成三声部对第一主题作赋格处理,再加入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与定音鼓。第一小提琴再以属调表现第二主题,其中插入第一主题的副主题及其它乐句,这个主题也作赋格处理,结束呈示部。发展部是精妙的对位处理,再现部开始的赋格部分被省略,再现部结束后,从发展部到再现部重复一次,进入长大的终结部,终结部开始以赋格处理,最后以主调音乐方式结束。”
45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fred
Brende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 K.595
第一乐章
.快板,降B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在每隔4小节的管乐分散和弦中断下,由第一小提琴呈示,有切分音特色的第二主题与管乐对话,经过部有两个副主题。乐队休止后,主奏钢琴在呈示中修饰第一主题。经过部移入F小调,副主题上场,主奏钢琴的快速音群导向F
大调,再现第二主题。经过部只出现第一副主题,钢琴以快速音群移向终结部,发展部以第一主题为基础,经B小调、C大调、降E大调、降E小调,在钢琴快速音群中,第一主题经管乐与弦乐作复音处理。再现部忠实地展现呈示部,第二主题转为主调,F小调副主题改为降B小调,有很长的华彩。”
46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fred
Brende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 K.595
第二乐章
小广板,降E大调,三段体。中段采用属调降B大调,第三段重复第一段。”
47 Wolfgang Amadeus Moz... -- Alfred
Brendel;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 K.595
第三乐
快板,降B大调,缺发展部的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有回旋曲风格,经过部出现降B大调的副主题,第二主题风格与第一主题类似。此后,主奏钢琴的快速音群在属音上半部终止,奏出引子。再现部是第一主题呈示后,半终止而奏向引子。接着,第一主题改由降E大调再现,又转回降B大调,以副主题、第二主题顺序再现。钢琴快速音群、华彩后,在终结部出现第一主题后结束。”
48 Wolfgang Amadeus Moz... -- Jack
Brymer;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 622
第一乐章
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形式。整个长度超过莫扎特大半的协奏曲。此曲沿袭协奏曲的固有形态,先由乐队呈示主题开始,第一主题由弦乐器引出,接着管乐器加入,然后由主奏单簧管呈示温柔妩媚的第一主题。充分展示出单簧管柔美的音色和力度。”
49 Wolfgang Amadeus Moz... -- Jack
Brymer;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 622
第二乐章
慢板,d大调,3/4拍子,三段歌曲形式。在弦乐器的伴奏下,单簧管平静地奏出了主旋律。这是一首难以言传的忧郁的挽歌,好像天鹅临死前最后的哀鸣。”
50 Wolfgang Amadeus Moz... -- Jack
Brymer;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 622
第三乐章
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这里一改前面慢板沉重的曲调,显得轻松而有趣,它以音域或节奏的对比造成几分幽默的气氛,在表达欢乐光彩的同时又含有一丝淡淡的哀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