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名县千年“卧龙古槐”躯干折断倾倒

 精粹书屋999 2016-01-10

 资料记载,大名古城西街“卧龙古槐”树高12.5米,胸围360厘米,冠幅15米×15.6米。


  大名县政府网站“旅游观光”记载:古槐树树干三人合抱方能搂住,因时代变迁,路面不断加高,现地表下一米为当时的根基,树冠由东南北三枝主茎组成,周约一亩方圆,尤为奇特之处为东端树枝,平伸向东,形状酷似龙形,顶端龙头逼真,角、须、眼、鼻、口惟妙惟肖,因此又称“卧龙古槐”。1983年公布“刘家花园旧址”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卧龙槐为附属文物加以保护。


  先有老槐树,后有大名城


  关于这株“卧龙古槐”的历史,记者查询史料记载,明代兵、工两部尚书刘遵宪后花园门前曾植有三株古槐。刘遵宪(1575年-1644年),祖籍大名县西未庄乡刘军庄人,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后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致仕(退休)后,在城内西街购置宅地,路南为住宅区。相传明代刘姓族人购置地基搬迁至此时,有古槐三棵,今仅存一棵。因枝繁叶茂,当地也将“卧龙古槐”誉为“冀南第一古槐”。


  按照刘遵宪卒年时间推测,“卧龙古槐”距今至少已有372年历史。但据当地文化人士考证,刘姓先祖迁宅时,古槐已然存在,如果按此推断,此古槐应为宋代遗物,约有1000多年历史,但采访中记者并未得到相关部门的证实。


  “先有老槐树,后有大名城”,大名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达曾在文章中这样描述“卧龙古槐”的存世意义。如今,传承千年,相伴古城数十代居民记忆的古槐树轰然倒地,让人不禁哀叹、惋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