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说出版丨对出版的心得与期待

 昵称3262268 2016-01-12


说出版

对出版的心得与期待



安徽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王亚非

转眼到了2016年,出版业轰轰烈烈、纠纠结结的2015年在一片奔忙中滑过去了。


每个过去的一年都有很多感受,每个迎来的新年都值得期待。那么,我们感受和期待什么呢?过去的一年,是一个让人喜悦、扬眉吐气的一年。


从近日公布的《国有文化企业发展报告(2015)》来看,过去的一年来国有文化企业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联合兼并重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源相融合,推进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在发展和收效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我想,我们各个企业都有一段创业创新、振奋激越的历程,都有一段艰辛博弈、风生水起的故事。

不容置疑,文化产业中,出版业是最先在浪头中改革,在挑战中拼搏,在创新中发展的一支主体力量。过去的一年,出版业经历了众多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是,业态的恶化与更新;机遇是,融合与创新。这一年出版业改革初期创业奠基的一批集团领导人物、管理者、资深专业人士逐渐退休、转岗,退出舞台;一大批年轻有为、思想活跃的新领导和管理者高举旗帜,他们更有开放力度,更有发展方法和措施,更好地呈现业界更新迭代的开始和持续。
我们期待新的突破,
新的里程碑的建立!
2015年也是业态思维更新迭代的一年。出版业现今已不是单纯出书、出纸质书、出数字书的模式了,是一个相互转换、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模式。做书,绝不是简单出一本书的事,而是一个项目、一个工程、一个价值链的开发。出版已经是多元衍生、立体开发、资本融合、产业跨界的概念了。“羊毛出在狗身上”、“跳出出版看出版”已是基本认可的概念。

出版经营,经营的是资源、是知识产权、是投资引导、是运作开发,是产业嫁接增值。业态也早已不仅是做书、卖书,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互联网+”。真正懂得开发利用出版资源及出版平台,就应该更多地考虑“出版+”、“文化+”。这个“出版+”不仅是“+互联网”,而是要“+”任何可以“+”的生产元素。


无论什么产品、什么产业,只要加进文化元素,加入故事,就有内涵,就有价值期待,就有资本风向。所谓文化元素,或者文化资源,是个促进转型、促进发展、促进文明的添加剂。因而出版业态将会更加向一个全面融合的模式发展,将会调动各种生产元素,形成不可替代、增长潜力无限的支柱产业。
我们期待新年里更多的跨界融合,多元衍伸的项目、产品,
开拓一个更受读者欢迎、更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市场。

2015年是一个从冲动走向成熟,从喧闹走向冷静的更迭年代。文化体制改革十多年,出版业从产品到业态市场,到资本快速发展转型,经历了痛苦纠结到明白创新的无畏无惧、不断跨越的历程。风一程,雨一程,程程精彩,早一更,晚一更,更更有声。


出版企业从粗放开拓到精细管理,从一哄而上到各有方向,初时的冲动经过市场磨练,逐渐走向成熟;主业越来越坚守,经营越来越沉着。出版业,已不是人云亦云,说什么信什么,有什么干什么的状态了,而是量力而行,从冲动地大规模投资转向冷静地精细投资。

文化产业,应该是四两拨千斤,重资源、轻资产的产业;应该是重质量,轻规模的业态;应该是知识产权大于固定资产的投入;应该是品牌、价值观影响力大于一般产品的收益。
我们期待,新年里更多的冷静思考,更细的资产管理,更实在的主业提升。

过去的一年,文化金融资本大力助推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创新。纵观近年来出版业的发展,有一条很清晰、很重要的风景线,这就是资本市场大有作为,文化金融创新助推产业更新。出版业半壁河山已在资本市场的不同板块展现,形成文化产业资本市场主力军,也由此而产生更多更大的兼并重组联合,壮大了实力,提升了影响力。出版业已不是简单的案头工作,埋头故纸了。


案头变成了市场,故纸变成了资本,真正体现了产业的本质,资产的形态,市场的力量。随着国家鼓励文化金融创新,将使出版业从一个守业的小康,自娱自乐的圈子,到打开天窗看世界,敢于去想原来没想过的,原先不敢做不会做的事。如果这种机遇抓不住、认不明,那失去的将会是自己发展的前程与天地。其实,金融与资本对任何产业、任何有眼光的人都是公平的。

去兼并重组,说明你有实力;被兼并重组,说明你有价值!只要能实现价值,能发展就是好事;因而资本与项目的运作,将是未来数年出版人应该重点着力的支点和培育人才的方向。文化产业、我们出版业,需要更多、更实在的经营管理者,有大局意识,有战略思维,有文化情怀,有操盘能力;这些都是要靠大产业、大资本、大市场、大融合来锤炼的。出版业,就是一个运作空间无限,枝发多头的产业,也是创业创新的声光电舞台。
我们期待,未来发展的机遇都被抓住,资本、
金融更青睐我们的出版企业。

过去的一年,阅读,已从快阅读、碎阅读向精阅读、深阅读延伸转变。雅昌董事长万捷先生说,纸质书在回归。余秋雨说,读书最大的理由是摆脱平庸。从各方面信息来看,阅读在这个喧闹快速、压力动力重推的年代,将成为一个人生活、工作、家庭、品质、情怀的最重要的元素。阅读的变现是无形的,书籍将变成思想延伸和能力兑现。这些道理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认可,因而引导人们认真阅读、阅读思考、学习提高。


从国家发展方针的从“二三一”(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向“三二一”调整转变来看,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后五到十年的重点,那么就有可能真正地使人们进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快乐生活、文化消费旺盛的年代了。

过去的一年,很多书店重生再现,精彩纷呈,各有特色,使人们从单一阅读到阅读享受。书店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产业资本的投入及创新的模式,那我们的城市就有了品味,阅读自然也就成了时尚。浅阅读,薄相知,深阅读,终受益。浅深相宜,纸数相宜,生活适宜!


我们期待,做书就要精做,不要滥做,不要做滥,阅读就要开心受益,成为一个民族,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新年,多点阅读!

出版头条文章底部已开通评论功能
快快亮出你的观点和神评吧!

出版头条

资讯领秀,媒体先锋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