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币字

 黄毅弘 2016-01-12
 bì

〈名〉

形声字。从巾,敝声。从巾,与布帛有关,表示送礼用的布帛;敝声,敝同蔽,表示成捆的布帛内被外遮蔽。本义: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布帛)。引申为货币。

幣,帛也。——《说文

形声。字从巾,敝声。""指布帛。""本指"向下歪斜的",引申指"尾巴"""""联合起来表示"布帛的尾料""布料的剩余"

篆文“币”在“巾”(丝帛)上加一横指事符号“丿”,表示特殊丝帛,造字本义:古人作为高级礼物的小块丝巾。在手工纺织时代的早期,精致的丝巾极为宝贵,以致于成为财富的象征。

敝,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布扯碎。幣=敝(扯碎)+巾(丝帛),造字本义:特别裁制的丝帛,写字或标记后作为通票使用。


【币】bì上面是“撇”;【帀】zā上面是“横”,二者的确是对双胞胎,一不小心就会弄错。

《说文解字》里对“币”的解释是:币bì(音同毕),帛也,从巾。帛是币,币也是帛。古代对丝织品就总称为“币”,战国以前称丝织物为帛。“帛”曾在中国古代长期作为实物货币使用,需要东西就用“帛”去换。绢(四声)帛在古代价格十分昂贵,一般老百姓只能敬而远之。就连孔圣人也感叹说:“贫不及素。”这里的“素”,指的就是绢帛。

可见币的本质并不是我们现在流通的货币,而是“丝织物”。古代人们也将这些丝织品作为珍贵的礼物赠送给他人。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币”又引申为交换的媒介“货币”。

早年间币的古字形是“幣”,上个世纪汉字简化改革把“幣”简写成“币”,用符号”丿”代替原字上边的声符“敝”。

接下来我们看帀zā(音匝),是“匝”的异体字。它像币但却并非币,它头上顶着一“横”,下面是一个“巾”。《说文解字》里面是这样写的:“帀,周也,环绕”,一帀就是一周,环绕一周,环绕一圈,或者也可以说环绕一遍,环绕一次。

“帀”字书面语用得比较少,在口语中经常使用。比如拿着这条绳子在树上绕上两帀,就是用绳子在树上绕两圈。绕一周,正好满一圈,所以,“帀”也有“满”的意思。比如词语“帀旬”,就是满十天;“帀月”就是满一个月;“帀年”就是满一年。

通过对“币”和“帀”的简单介绍,你有没有觉得汉字挺有趣。研究汉字既可以传承中国文化,也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这些知识绝不是“有用”“无用”可以下结论的。



假币

夫妻俩离婚争孩子,在法庭上,妻子理直气壮的说: 孩子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当然归我了。

丈夫愤怒的说:笑话,简直是胡说八道,取款机出来的钱能归取款机吗?还不是谁插卡归谁。

法官当场晕倒,连律师都佩服。

妻子接着说:如果出来的是假币你要吗?

在场的人都晕倒至今未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