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家传抄老拳谱》的拳学体系
我国传统的文论,或过于遵循孔夫子“述而不作”的理念,作者即便有新颖的观点,也往往出入于古人的注脚之中,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文字风格也常常倾向于散漫的随笔,很少有系统的、条理分明、逻辑严密的文本。而具备自己特有语言概念并且具备命题判断等形式逻辑,进而来阐述自己完整理论体系的文本,更是凤毛麟角。通常人们将刊发于1908-1909年间的《人间词话》,作为我国完整理论体系的程碑式,这得归功于王国维多年来浸润于叔本华哲学、美学体系之功。而成稿于1868-1892年间的《杨家传抄老拳谱》,显然已经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概念,且系统的理论层次分明、文本逻辑严密。较王国维的文本早了近四十年。我们不妨先来初探蕴藏于字里行间的结构体系:
1、《杨家传抄老拳谱》的理论层次:
拳谱理论的第一个层次是:八门五步
不管是吴本、藏本还是田本等,统稿者都是一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阴阳五行之理,将奇正方位配以易经八卦,来分析蕴含在拳技中的几种劲路劲别: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以步法进、退,神态的顾、盼以及身形的中定,配以五行,合之为十三势。这十三,非数学的十三,而是具有易学理数层面上的意义。八门五步,合之为八五十三势,也非数字概念的85式,而是太极拳理数层面的概称。倘若从数学层面上来理解这些数字,我们得首先明确“四手上下分天地”、四手前后有进退,四手左右有双手,四手有上中下天地人三才,四手神态有顾盼,四手处处有中定。意思是说,每一招式拳势中,每一动都应该包含四正、四隅五行生克的变化。这一点,只要悉心研习“八门五步”、“八门五步用功法”、“对待用功法守中土”、“身形腰顶”、“太极圈”、“太极进退不己功”、“太极上下名天地”、“太极人盘八字歌”、“八五十三势长拳解”、“太极正功解”、“太极四隅解”、“太极平准腰顶解”等篇目,就能明了。
拳谱理论的第二个层次是:知觉运动
知觉运动,作为逻辑概念,最早是朱熹注释《孟子.告子》时所提出来的,戴东原批驳朱熹的观点,他在《绪言》中以答问形式,首次为“知觉运动”做了严密的逻辑上的判定。
他说:“知觉运动者…此生生之机原于天地者也,而其本受之气,与所资以生之气则不同。所资以生之气,虽由外而入,大致以本受之气召之…气运而形不动者,卉木是也。凡有血气者,皆形能动者也。论形气,则气为形之本。人物分于阴阳五行,成性各殊,故形质各殊,则其形质之动而为百体之用者,利用不利用亦殊。知觉云者,如寐而寤曰觉,思之所通曰知,百体能觉,而心之觉为大。凡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鱼相忘于水,其非生于水者,不能相忘于水也,则觉不觉,亦有殊致矣。”
简言之:觉,乃表面的感受,知,乃深思熟虑后的理解;运,乃内在的变化,动,乃形体上的变化。知觉运动者,此生生之机原于天地者也。虽然是固有之良,但往往相忘于习,则不觉,见异焉,乃觉。就像是鱼一样,悠游在水里,它就无法感知水的存在,人生活在空气之中,也感受不到来自空气的浮力与阻力一样。由此,戴东原认为:“血气心知有自具之能:口能辨味,耳能辨声,目能辨色,心能辨夫理义。”他认为动、植物虽也有知觉运动,但人,本受之气、所资以生之气不同。只有人才能认知自然规律的理和作为道德规律的理,就像味道与声色一样,可以被人类所认识。人在不断提高认知的前提下,“心之神明,于事物成足以知其不易之则,譬有光皆能照。而中理者,乃其光盛,其照不谬也!”他认为,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由“精爽”进到“神明”的过程,“精爽”的过程,先自知,后知人,尺寸分毫,由尺及寸,由寸及分及毫,允文允武、允圣允神,当阶入“聪明睿圣”时,“心之精爽,有思则通…精爽有蔽隔而不能通之时,及其无蔽隔,无弗通,乃以神明称之。”“八门五步用功法”、“固有分明法”、“粘黏连随”、“对待无病”、“对待用功法守中土”、“太极体用解”、“太极文武解”、“太极懂劲解”、“太极阴阳颠倒解”、“人生太极解”、“太极分文武三成解”、“太极下乘武事解”、“太极正功解”、“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字二解”、“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辨”、“太极补泻气力解”、“懂劲先后论”、“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等篇,一一都贯穿着戴东原的知觉运动理念。郑曼青先生的“陆地游泳”之论,也颇合祛除“相忘于习”之要。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戴东原自恃颇高,且执意批驳宋儒,他的理论一直不被时人重视与认可。习惯意义上,我们将章太炎视作推重戴震的第一人,从太炎先生开始,戴震的哲学才进一步为人所注目。胡适认为,戴东原“其思想之透辟,也是三百年中数一数二的巨人”。而《杨家传抄老拳谱》早在1868-1892年间,已经将戴东原的理论视作圭臬,并且将太极拳纳入到了人类藉此以阶及神明的修身方式。
拳谱理论的第三个层次:命门学说
传统中医中的“命门”学说,到了明季赵献可、张景岳才得以完善。赵献可学尊东垣、薛己,主张“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张景岳也私淑薛己,认为阴与阳这一对立统一体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而阳气之根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所以养阳必须养命门。他们的命门学说,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对后世的太极拳理论也影响至深。“对待用功法守中土”、“身形腰顶”、“太极圈”、“太极进退不己功”、“太极上下名天地”、“太极人盘八字歌”、“太极懂劲解”、“太极阴阳颠倒解”、“人生太极解”、“太极轻重浮沉解”、“太极四隅解”、“太极平准腰顶解”、“太极四时五气解图”、“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懂劲先后论”、“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等篇中,身形腰顶、阴阳相济、水火相济、水磨急缓、云龙风虎、上下相济、文武火候、火候七十二、水火既済、乾坤交泰等等,都必须在明了命门“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之后,方能百日筑基、接修气脉、逆转河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太极阴阳颠倒解”,直接将筑基后,搭炉置鼎的过程,描述的十分精准详细。
拳谱理论的第四个层次:允文允武
拙作《一多庐太极体悟录》卷二收录《“乃文乃武”与“允文允武”》一题,记录二水某日临晨忽发一梦,梦境中,二水在翻阅吴本杨氏老拳谱。该吴本似乎不象二水藏《太极拳讲义》本中的工楷体,而是行草。其中“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並乃文”句中,两个“乃”字,象是“允”字的误植。二水想仔细辨认,分明写着:“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允武並允文”。找文中所有“乃文”、“乃武”处,皆为稍稍草写的“允”字。该“允”字,第一笔落笔较轻,似乎随意一带,与上一字略有连笔,最后一笔却左折后,与下一字有连笔,初看也象是“乃”字。于是二水想找藏本来对照互校,情急之中,拿到的却是一部《诗经》。随手翻到,正是《鲁颂·泮水》一诗。云:“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遂兴奋异常,想继续查阅,却已醒来。
允文允武,历来是儒家修身养性的最为几本的标准。由此生发出来的概念譬如:身心体用、君臣骨肉、理气、精气神、乃圣乃神、文体、武事、文思安安,武备动动等等,一一都能在诸篇拳论中找到出处。拙作《一多庐太极体悟录》卷四收录《不同历史时期太极拳的定位》一题有云:
老三本《王宗岳拳论》的文字来分析,“意气君来骨肉臣”、“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立身须中正不偏”、“气以直养而无害”等,字里行间,随处可见知识分子君臣纲常、安身立命、正心养气的理念。陈家拳或绵拳,从一开始被冠之以“太极拳”之后,就已被明确定位在知识分子修身养性的层面上了。“太极拳,修身养性”,这一鲜明而得体的定位,为这位来自永年乡间没有读过书的杨露禅,日后在京城授拳,而倍受知识界的推崇创造了条件。
1866年,杨露禅经武汝清举荐到京城授拳后。此时的清王朝,饱受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战火,风雨飘摇,内忧外患。“母子同治”的清皇朝,开始顺应时势,一方面,废科举,兴学堂,开海禁,办洋务,兴办新式工业,创办新式军队,另一方面,不甘心全盘的西化,企图以夷制夷,以传统势力来牵制洋务势力,从而稳固深宫的垂帘与集权。摇摇欲坠的清廷,得以暂时的喘息,迎来了为期十来年的所谓“同治中兴”。洋务期间,面对“西学东渐”之风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大肆侵袭,传统文化显得不堪一击,巍巍大中华,甚至连皇者自尊,都被西方文明的枪炮打得稀巴烂。傲慢的慈禧也开始学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显然是传统文化在面对被全盘西化时,所做的最后的抵抗。这个口号之下,蕴含着当时知识分子内心复兴儒学价值观及礼制纲常制度的伟大理想。
此时,一种被冠以“太极”之名的武术形式,被当做是圣人之学,藉以慰藉国人脆弱的心。皇宫贵族、达官贵人于是群响众应。成稿于其时的《杨氏传抄老拳谱》中“张三丰承留”、“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等文字背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拳论的捉刀者,他们的内心有着明确的政治主张与抱负。从存世的几本《杨氏传抄老拳谱》来看,文字虽多衍讹,但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儒家“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耳提面命、谆谆嘱咐的十六字心法。这在他们看来,象是华夏文明的火种盒,关乎天下苍生,家国命运。而太极拳生逢其时,正担纲起承载圣人之道的道器。这便是太极拳在京城传授期间明确的市场定位。
拳谱理论的第五个层次:以拳入道
拳论从“八门五步”开篇,以拳技入手,淳淳善诱,沿用戴东原的知觉运动之说,运极而动,动知运觉,先自知,后知人,尺寸分毫,由尺及寸,由寸及分及毫,允文允武、允圣允神,乃臻神明。同时,又沿用命门学说,阴阳颠倒,自身採战,性命双修,水火既济,再以允文允武的标准,从文武三乘的练法,让拳学者信守“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儒学道统。从而,通过修炼人身一太极,而观照宇宙万物,天人合一。五个层面的理论基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最后,老拳论借张三丰之言,宣三教合一之理,以“口授张三丰老师之言”、“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等,传达了修炼太极拳的终极目的:以假修真,以武事入道。“能如是,表里精粗无不到,豁然贯通,希贤希圣之功,自臻於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谓尽性立命,穷神达化在兹矣。然天道人道一诚而已矣!”太极拳俨然是圣人之学了。
2、《杨家传抄老拳谱》之拳技大观:
我们从《杨家传抄老拳谱》字里行间,来探讨杨澄甫老师南下沪宁杭粤之前的杨家太极拳,究竟是怎么练的: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八门五步合之为八五十三势,并非数字概念的85个式势名称。市井习练的“太极拳85式”,其实只是顾留馨、傅钟文、周元龙等先生编排整理后的杨式太极拳拳式名称,整编之前,傅钟文一脉的式势名称为91式(见《永年太极拳社十周年纪念刊》P42之《太极拳谱》)。杨澄甫老师的《太极拳使用法》或《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分作“94节”,也非85式。
坊间以为,只有揽雀尾中才包含掤、捋、挤、按。老拳谱则认为,“四手上下分天地”、意思是说,四手前后有进退,四手左右有双手,四手有上中下天地人三才,四手神态有顾盼,四手处处有中定。每一招、每一式拳势中,每一动都应该包含四正、四隅及五行生克的变化。
自己一个人演拳(自己用功)和找人推手(与人对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自己用功,先得一招一式的单练,明白每一招式、每一动中,四正四隅、五行变化。用成之后,将一招一式合起来练,便有了滔滔不绝、周而复始之势,这就是杨家早年的“长拳”。而并非另有一个拳式套路叫做“太极长拳”。拳架是万不得已所创编的,倘若没有了拳架,只是一味的单练或推手,时间长了,或会流于圆滑而失规矩,或会误入硬顶硬撞,而失绵柔。
演练拳架,得由滔滔不绝的下乘长拳四手练起,先尽量将姿势练得舒展大方,大开大展,之后再收敛入骨,练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这样才能进入上中乘之境界。
由此可见,拳势的大架、中架、小架,其实就是从舒展到紧凑各个过程中,不同拳技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拳架形式,而非杨家另有几个拳架套路。杨澄甫老师以推手拳架,造福千万人康健为己任,自然是向初学者传授舒展大方的大架子,杨班侯、杨少侯则较少传授初学者,所以他们自己演练的拳架,自然就是收敛紧凑的小架子。这便是杨家三代人拳架大小风格截然不同的根本原因。
欲求懂劲,必须练就粘黏连随之功。而欲练就粘黏连随之功,就必须从推手中去细细琢磨。不练推手,只是拳架,显然是不可能抵到“懂劲”之境的。
推手,绝对不是以此决分胜负高下,而是太极拳特创的拳学训练体系。推手,先得学会掤捋挤按四正手。初学时,必须从不动步推法,苦下工夫。不但要求两手能粘黏连随,须练到腰腿皆可沾黏连随,身形就自然和顺,伸舒自如,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方可谓基本之功足。在练就粘黏连随之功过程中,常常会犯顶匾丢抗四种“病”。在推手时,必须时时提防,密密觉察,随时改去,改之既尽,方能达感觉灵敏,粘黏连随之域。
推手时,先从四正手入手,之后得结合八门五步,先从站步四手,再逐渐习练碾磨四手、进退四手、天地人三才四手。
与人推手,功夫的进阶,也自然是先练开展,后练紧凑。紧凑之后,再求尺寸分毫。由尺而寸,而分而毫,盖慎密之至,不动而变也。尺寸分毫之后,方能探究节膜、拿脉、抓筋、闭穴之功。
太极正功,不是刚柔相济,而是方圆相济。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熟能出此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的的思的,生生不已,欲罢不能。
在懂劲之后,阶及神明之前,得真切领悟断接俯仰四字。原因是这四字,关乎意念与劲路的变化。断接是说神气,俯仰则是说手足身形的变化。粘黏连随,讲究的是不丢不顶的功夫,而接接断断,断断接接讲究的却是即丢即顶的功夫。触发之间,便是即丢即顶,触发之间,便是断接之能。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方能阶及神明的境界。
四、“车轮两命门”解
“车轮两命门”,是《杨家传抄老拳谱》中颇为费解的一句秘诀。
吴本“太极平准腰顶解”云:
頂如凖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凖所謂輕重浮沉分厘絲毫(杨本作毫絲)則偏顯然矣有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囟門也上下一条(简写)線全憑兩平轉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辩(简写)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放發云(改作去)不必淩霄箭涵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此节文字无句读,眉批有“顶”、“秘诀”,还有红黑两色笔的圈点。
藏本“太极平准腰顶解”云:
頂如凖故云頂頭懸也 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 腰即平之根株也 立如平凖 所謂輕重浮沉 分厘毫絲(吴本作絲毫)則偏 顯然矣
有凖 頂頭懸 腰之根下株 尾閭至囟門也 上下一条(简写)線 全憑兩平轉 變換取分毫 尺寸自己辩(简写) 車輪兩命門 一纛搖又轉 心令氣旗使 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
金剛羅漢煉 對待有往來 是早或是晚 合則放發去(仔细辨析,是由云字加竖改作去字) 不必淩霄箭 涵養有多少 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 開門見中天
此节有句读,文字与吴本大同小异。
沈本此节文字被校点为:
頂如凖,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凖”,所謂輕重浮沉、分釐毫絲,則偏顯然矣!
有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匈門也)
上下一條線,全憑兩平轉。
變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
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
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
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
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
合則放發出,不必凌霄箭。
涵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
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此节注四“尾閭至匈門也”,沈寿注曰:“匈,胸之本字。此句实系原文中之夹注,万本、吴本均抄写成与正文大小相同的字体,以致后人误把上面两句歌诀连同夹注一并当作小序”云,似有强作解人意。“匈門”,佑本、杨本皆作“囟門”。《说文.囟部》云:“囟,头会盖骨也”。此句含义,原拳谱十分明确,意思是指尾闾与颅顶头会骨间一线贯穿。沈寿误作“胸门”,则无解。另外沈寿的“七言二十句”,实则“五言二十句”。
董本
“歌诀论解”收录“太极平准腰顶解”中,沈寿的所谓夹注,董本作“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尻門也”。余下也为“五言十八句”。另加附注云:“以上各篇均先贤原文。辞意显浅。读者自可体会。其难解者。再请教老师为善。”
不管是“五言二十句”,还是“五言十八句”,“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句,实乃“其难解者”,成了秘诀中的秘诀了。
传统中医中的“命门”学说,到了明季赵献可、张景岳才得以完善。赵献可被尊为“命门”学派的创始人,他学尊东垣、薛己,主张“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人称“张熟地”的张景岳,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认为阴与阳这一对立统一体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而阳气之根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所以养阳必须养命门。他说:“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他在《类经附翼》强调:“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他的命门说,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对后世的太极拳理论也影响至深。
“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命门虽然“无形可见”,但在“两肾之中”,明明只有一个的,那么在上述经典的太极拳论中,怎么成了“車輪兩命門”了呢?
炎本“太极拳之腰腿”一节中云:“太极拳老谱中云:‘车轮轮。命门一。纛摇有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练。’可见命门之重要也。”
此节拳论,没有注明此节文字的引述出处,但“车轮轮”句,显然是“车轮二”的误读所致。编著者将"车轮二"中的“二”字,自以为是前一字“轮”的省略写法。“车轮轮,命门一”句,虽然明确了人身上只有一处命门,但是与他本老谱中“车轮两命门”一样令人费解。从语气上听来,“车轮轮,命门一”,更象是佛教有关轮回的偈语。但正是这句颇似佛教轮回偈语的拳论,佐证了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句读的合理性。
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云: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
故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有如凌霄箭。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田本文理简约清晰,面目亲和可人。文句多合义理,譬喻也恰得其解。细心辨析,便能了悟。其可圈点处如下:
1、田本“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较他本“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自然是面目亲和的多。
2、田本“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句,值得圈点。他本对“平准”两字没作进一步阐述,田本则以“平”与“准”为喻,讲明了“腰顶”的身法法则。汉朝“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国家通过“计量物价机构”,用市场化的价格平抑,“均输平准”,以达到“通货天下”。“平”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衡量工具,类似于称盘,更象后来西方引进的天平托盘。“准”者,古时用来测量平、直的仪器,象是水准仪或泥工测量墙体是否垂直的绳线。
“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何等形象。
3、田本“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也亲切可人。他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语意隐晦。
4、“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此处,田本借古代战场上的作战指挥车来譬喻太极拳身法心法的一体性。很形象,很生动。“纛”为指挥车上的插令旗的大杆,借喻人的腰轴。车轮两,自然是指前文的“二平”了。以心为令,以气为旗。何往不宜焉?!
五、“断接俯仰”解
田本“太极字二解”云:“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因手足无著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文中,“断接俯仰”显然讲的是一种“劲意神俱断”之后“极於隐显”的高超功法。而同谱的“懂劲先后论”则云:“未懂劲之先,易犯顶匾丢抗之病,既懂之后,又恐犯断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盖后者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断接无准,则视听未正确,尚未达到真懂劲之境焉。”此节文字却将“断接俯仰”作为懂劲后的一种易犯之病。粗粗看来,似乎有自相矛盾处。仔细琢磨,老谱揭示了学练太极拳在真假懂劲间的门槛。意思是说,当我们掌握了“断接俯仰”,便能达真懂劲之域,不掌握“断接俯仰”,尚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矣。
何谓“断接俯仰”?
田本“太极字二解”云:“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断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断接为俯仰之体,俯仰为断接之用。形体上要处理好“俯仰”的问题,意念上就能掌握“断接”这一“极於隐显”的高超功法。反之,意念上倘若没有掌握“断接”这一功法,形体难免会犯“俯仰”之病。
老谱也正是从形体和意气两个层面反复论述了“断接俯仰”。
太极拳讲究周身一家、完整一气。周身一家、完整一气的要求,在相对静止的定势中,也许相对的简单。一般而言,只要开了胯、松了肩,其他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了,人体原本表现为由上下、左右两维而构成的一个平面,由于各关节节节拔伸舒展,几大关节犹如中国传统木工使用的“榫头”,一一入榫了,人体的这一平面便加上了“前后”的维度,成了三维空间。将人体譬之一棵树,而太极拳的要求,是将人体这棵大树变成一座房屋。这个意义上说,太极拳,就象是一座会跳舞房屋。房屋是相对静止意义上的周身一家、完整一气。而要将这座房屋漂亮的跳起舞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倘若处理不好“俯仰”的问题,就会造成落门掉窗、少椽移柱、脱榫散架,乃至整座房屋的倒塌。这便是“手足无著”之病了。叶大密老师时常告诫学员:“两手不知呼应,是谓半无着落”。
“呼应”两字讲透了“着落”的深意!要将自身这座房屋跳起舞来,不但两手需要“呼应”,两足需要“呼应”,手足之间需要“呼应”,各个关节均需要“呼应”。每招每式,举手投足有了“呼应”,就不会出现老谱所谓“俯为一叩,仰为一反”的现象。
行拳走架,在轴线变换中,应该注意身躯的平整移动,前移时,保证两胯先有动意,后撤时,头脸须先有后撤意。移、撤失准,难免叩、反。移、撤与叩、反,有着本质的区别。移、撤之间尚有上下前后左右之间若即若离的牵引与拉伸。这种牵引与拉伸的感觉,表现在人体整体的前移后荡中,自然便是一种身心之间的呼应,一种与外界广袤世界的呼应。
一断则触,一接则发。触发之间,断接无痕,“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触发两字,讲透了太极拳在推手时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时间”。
倘若说,太极拳行拳走架还只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那么在推手之时,这一三维空间里,就加入了时间这一维度。是一个四维空间的概念了。老拳谱所谓“得机得势”的“势”,主要是对三维空间所体现的一种矢量,而“机”则重在描述如何让矢量发挥更大功效的“时间”的把握了。推手之时,时间上的把握,有主动被动之分。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三者,显而明矣。只有主动把握了“动静之机”,才能触而后法,随感斯应。一触即发,与人是一气呵成,与己则有“断接”。
“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於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粘黏连随,讲究的是不丢不顶的功夫,而接接断断,断断接接讲究的却是即丢即顶的功夫。触发之间,便是即丢即顶,触发之间,便是断接之能。
田本《杨氏太极拳老谱·粘黏连随》结语云:“学者欲求懂劲,当於此四字三注意焉”。可见,先求懂劲,必须时时注意粘黏连随。而粘黏连随后的不丢不顶,与人对待,还只是被动的调整阴阳平衡,还只是“似懂未懂两可之间”的假懂劲。而当掌握了断接这一技术要领,接接断断,断断接接,便能即丢即顶,在对待之际,却是主动调控双方的阴阳平衡,“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金仁霖老师说:“不丢不顶,还只是基本功夫,即丢即顶,才是一种境界。”这自然是与杨氏老谱中“断接俯仰”是一脉相承的了。
只有掌握了“断接俯仰”这把钥匙,我们才能真正进入太极拳“懂劲”之门,才能真正有资格去窥探太极拳的奥堂。
早些年在《武林》杂志刊登南馨先生撰稿的一则有关叶大密老师的佚事。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民盟支委去无锡开会,在游太湖的游船上,有人想见识叶老师的功夫,便用凳子向叶老师砸来,叶老师随手用一柄扇子,潇洒地将凳子粘住,随即又将凳子抛向其原来位置。极尽“断接俯仰”之能事,何等的玄妙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