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师学艺十大陋习

 清茶清清 2016-01-13
传统武林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先不管练得好坏,个人功夫是正如何,总想着图个大辈分。须知,即便祖师亲授嫡传,所谓辈分很高,但是自身于武学真谛、拳学道理根本惘然,扪心自问这辈分虚名对于个人身心性命修行有何益处?求辈分不求实际是愚蠢的行为。
 
陋习三:寻秘技
       
相当一些习武修学者心存投机取巧之阴暗心理,总想着能得传到什么秘诀秘笈秘技,拜了师便求着师傅传授所谓绝招,以便作为个人的资本,好省去许多的苦练用功,这种陋习深为武林人士所厌恶的。须知,即便是有秘技绝招也得靠勤学苦练才能化为实际的功夫和个人的本事。
 
陋习四:求速成
       
求速成这种心理几乎习武求学者都有,也应该算作陋习,求速成这种迫切的心情可以理解,这需要老师和师傅积极地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晓之以理,等到习武求学者明白了武学同中国所有传统技艺一样,没有速成这个道理之后,就比较好引导了。
 
陋习五:寻免费
     寻免费,当今实在是太普遍,明明是很起码的社会处事交往交易的逻辑和道理,习武者须知别人花钱投入辛勤的汗水,经历了无数挫折练成的技艺,怎么可能完全免费给予素不相识的人呢?所以,但凡有点人脑子和常识的人,切莫打免费习武这种占便宜的主意,众所周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要是免费的发放产品,那只能是试用宣传品。
 
陋习六:求省事
       求省事是今天习武者的通病,练功时标准低,对自己要求松,对于老师的高标准,严要求,心里总是打折扣,自己骗自己,自己练功时自己给自己注水,能练十分钟,不练半点钟;能轻松,则不辛苦,对于学习的技艺浮皮潦草,不求甚解。
 
陋习七:占便宜
      占便宜是人类的通病,有位名人说过:人之所以犯错误,都是因为占便宜。习武求学者也一样,有相当一些人,与师交往,心存占便宜的思想,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只想着多向师傅学东西,却从不考虑师傅的辛苦的付出,起码的供养孝心等基本的付出也没有。
 
陋习八:无情义
        习武之人自古以来倡侠义,重情重义。豪爽大方是习武之人的特点,有许多热心肠实实在在的老师出于真心诚心的与学生长远相处,所以,不考虑个人的利益,无私无偿地把自己不轻易学得的武术技艺传授给学生,但是,这种难能珍贵的付出行为换来的结果却是,技艺传授完毕之后,有的师生相见视同路人,还有的不要说是回报,从此没有音信,连个问候招呼也没有,如此禽兽般无良,无有情义,直令许多武林老前辈心寒齿冷。结论和教训是上面说的老师违反了黄金买道的武林规矩,对方得到的太容易,所以,毫不珍惜这份情谊。武林授艺常讲得易失易,如果一个人花钱拜师,花了大价钱学来一门技艺,敝帚自珍,他肯定肯定是敬技艺敬老师,刻功,如此才不枉自一大笔本钱。道理很浅显,钱在哪心在哪,其实人都是一个德行
 陋习九:少规矩
      少规矩换一句说法就是少教育,缺乏教养,不知大小,不知高低,不知好歹,不知进退,不知深浅。即便是有的受过高等教育,年龄上说来也是三十岁四十岁的,但是,没办法,人的教养和规矩与学历和年龄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许多武林同道常说,我的学生入门第一件事就是立规矩,得让他知道怎么说人话,办人事,不能练一大气,先别提成龙成凤先得能成个人样才行
 陋习十:无恒心
       
这是个习武求学者们的通病,需要老师耳提面命,需要习武求学者自己早警夕惕,扬鞭策力才能改正纠正,否者,三分钟热血,一时间大脑发热,再好的武学技艺也难以掌握,只能是半途而废,或者是断断续续,再或者是一曝十寒,最终的结果是老而无成,空自悲切,习武者当警之警之!
        对形色各异、想法不一从四方前来直接要求拜师者本人则婉言相拒,告之:师道有深意,师生有规则, 春去秋来,斗转星移,经事阅人之余,感悟感慨良多,正如前人所云修行在生活中,生活在修炼中!总结归纳若干,与有缘同道互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