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手老车车主访谈 雷克萨斯的开山之作

 恒星wsc686c 2016-01-13

老车是个神奇的物种,自古以来就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杰作。而在老车身上,一切跟它沾上边儿的词汇,什么'任性'、'执着'、'较真儿'、'偏执'最后统统都化身为'正能量'。今天,我们采访到了一位具备以上四种'恶习'的人,来听听他的老车情怀。

文中观点仅为主人公的观点,并不代表二手车之家的观点。由于此次采访车主不愿透露个人信息,故以网名'朱哥'代称,以下简称'朱'。

朱哥自己经营着一家修理厂,同时他也是厂里技术方面的负责人,俗称'手艺人'。和大家一样,他有着很多方面的爱好,忙碌的工作使得周末带孩子出去玩都变为奢侈的追求。但是!这依然不能阻拦他对老车的热爱…

我们此次的主角是个低调的'憨货'。在我来到朱哥的修理店时,他就停在外面,四个轮胎有2个还瘪了气。伴随着我的到来,它的复苏季来临了…

这个画面很多车主都不为陌生了,车放的久了,电瓶没电再正常不过了,可以采用电瓶对接搭线的方法来启动。

通电打火,一次尝试未果,再来!

伴随着一声轰鸣,沉睡了半年的心脏再次跳动。

一看朱哥就是个爱车之人,擦车时嘴角上还挂着笑容。

◆小插曲:或许有些朋友对这辆老车还有些许的陌生,我们不妨先来快速了解下。

雷克萨斯是日本丰田集团下的豪华汽车品牌。而这创世之作雷克萨斯LS车型更是承载了太多人的期待。它的出现,在当时也是轰动汽车界的一大要闻。

1983年,丰田汽车公司的董事会主席提出:'日本究竟能不能创造出足以傲视当世车坛的顶级轿车?'当时的丰已在美国市场摸爬滚打了三十余年,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在豪华品牌汽车市场,面对凯迪拉克、奔驰、林肯等高端车型的挑战对丰田这个家用品牌来说举步维艰。很明显,想要生产更高级的车型,必须要有新的发动机、新的底盘、新的平台,这一切无疑是一笔巨资赌注。

1985年,丰田研究人员深入美国,对美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就行调研。研究表明,一个独立的品牌和销售渠道都需要展示其新的轿车。丰田为此制定了计划,开发一种新的在美国市场的经销商网络。

不得不说,此次调研的成功性,单从V8的发动机结构,就已经深深的抓住了美国消费者的购车心理。

◆好啦,小插曲结束。说到老车,或多或少都会有修复方面的工作。作为一名爱老车的人,涉身其中更是义不容辞。接下来,就让朱哥为我们讲述,它与这辆老车的故事。

◆身为汽车修理行业的人士,您能为我们讲讲您为什么喜欢老车么?

朱:经营修理厂是一种生计,但是我更喜欢把车修好的成就感。我感觉一辆出毛病的车来到我面前,就跟生病的孩子一样。我觉得它很委屈,很无助,我希望我能让它恢复良好状态。至于老车,我喜欢那种有年代气息、复古气息的感觉。

◆您是喜欢所有有年代气息的物件么?为何吸引您的是复古气息而不是当下流行的科技感呢?

朱:科技感强是好,但是给我感觉就是没那种味道。像这样的老车,它们代表了那个年代。那时,我还是个学生,在汽车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其中有一部分教学材料就是这辆雷克萨斯LS400!当时还有老皇冠133、155等车型。

毕业后参加工作,当时在修理厂实习的时候,碰到客户过来修车,当时觉得这车把,用现在的词语形容就是高大上,特别激动,也好奇,毕竟没接触过实车么,终于近距离的接触了!

◆所以当时您有没有一种想法是以后挣钱了一定要买一辆?

朱:没有!当时的我都不敢想像拥有,能修上这车就已经很意外,很满足了!我们那时候的修理厂经常修奔驰W126、W140,后来在工作中也与雷克萨斯进行过多次接触,LS 400、LS 430。当时看到雷克萨斯的感觉就是做工可高级了!那发动机舱内部的管线,一排一排的,特别整齐规整!现在想想还很激动!

◆看到它,拥有它后,是怎样一种感觉呢?

朱:现在看到它,就回想起那时候上学和刚工作的时光。甚至开着这辆老车时,还会想起往事。我现在也实现了自己的一个梦想。那时候学到的东西,我现在也拥有了。当时学到的理论知识,又重新回顾实践了下,就像是昨日重现。

◆那看来您还是非常了解这辆车了。对于这辆车,除了复古信息,其他方面您还了解多少?

朱:在我所知,这款雷克萨斯LS400是属于雷克萨斯的开山之作,当初这辆车可以说就是为美国人设计的。而当时来到中国也是通过一些'小贸'渠道。这辆车也可以说是那个年代最高科技的产物吧。

◆那您为何喜欢这辆车呢?您有没有喜欢的其它车型,比如卡迪拉克、林肯等?

朱:上学的时候也学过美国车方面的维修,不过美国汽车对我来说,虽然是有汽车文化,但是在产品的细腻程度上,像做工细致或是用料等,不像日系车这样细腻。再有就是从机械与电子产品的设计理念到实质的产品,都不如日本车。美国与德国车部件老化的比较快,所以在寿命上也是个问题。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经验与看法。

◆您是如何发现这辆车的?

朱:这辆车是我一个朋友的,我对车况可以说是知根知底儿。

◆能对我们说说这辆车与您之间的历史么?

朱:没问题!回想09年的时候,当时我没车开,碰巧我朋友手里的这辆老车也不怎么开了。其实之前我对这辆车的车况还是很了解的。这辆车当时被搁置了2年,原因很简单,当时车牌非常好,就是为了占个车牌。后来我以相对合适的价格2万元,也算是'友情价'吧,将这辆老车收入自己怀中。

当时取车的时候这辆老车停在南四环外的一个大院,熟悉这里的人也应该知道,09年的北京南四环还较为空旷。这辆车就停在大院里,一切验车等相关事宜都是他的朋友帮他操作。当时车况基本上可以说是不能开了。用句俗话说就是哪儿哪儿都不行了。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把这辆车弄得哪儿哪儿都倍儿棒!自己流下来,以后不出手!

◆为什么车况如此之差?您之前不是提到日系车品质不错,禁得起长期使用么?

朱:这辆车是89年出厂,93年在北京做的登记。九几年的时候,小面、夏利都少,再加上国内的维修水平也跟不上。说句不好听的,国内的维修技术属于小面还没修明白呢,像这种科技含量高的车到咱们国内后,维修是一个大问题,很多部件都是修不好,甚至维修坏了的(其实现在也一样!)。头疼医脚,很多线都是乱搭的,凑合过来的,最后实在凑合不过去了,也就彻底趴窝了。最早这车只有三元桥丰田,首汽丰田,还有方庄丰田能修。但是那修一下可是老鼻子贵了!

◆那是什么状况导致车况这样的呢?

朱:对这辆车来说,就是没有到正规的地方保养,维修,而造成后期这辆车越来越邋遢,以致于瘫在这里了。后来我提车的时候,加了块电瓶,还真打着火了!然后我就给慢慢悠悠的开回来了。然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的维修。当时我直接把发动机进行了解体,发动机保养不到位造成内部的皮带都快被油泥糊住了。可以给你看看旁边这辆马六的发动机,当时我这老车发动机的状况,比这辆马六的惨多了!

◆这么严重?那可以说这辆发动机的工作环境就相当于在泥水里游泳一样困难?

朱:对…没错!可以说是受到了虐待!当时的内饰到处都是烟灰,感觉这车就像是放在垃圾堆里一样。感觉这车真是竟吃粗粮了,甚至是连猪都不吃的,给它吃了。如此一贵族,到了中国受到了如此虐待,我心情真是气愤、同情、怜悯,各种吧!

◆的确,当时的国内的汽车知识还没有良好的普及,作为汽车的使用者来说,还没有正确认识到汽车后期维护的重要性。

朱:国内的汽修技术跟不上,汽车后市场也很不成熟,也是导致这些老车难以存留至今的一大难题。

◆全程都是您自己修的么?

朱:我和我爱人一起,我们两口子一起修,一个人弄起来多少有些费劲。我爱人主要是帮我打打下手,做做清洗工作什么的。当时这车拆的就剩个壳子了。

◆可以为我们介绍下您都修理过哪些地方么?

朱:走起来!

将车挪至举升机的过程中,朱哥还给我们展示了下老车的怒吼声。

朱:09年到10年的半年里,我基本把全车修理一遍,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减震器,到空调、仪表台、隔音等。12年,我又把外观方面重新喷漆收拾了下,对个别部位进行了小修。这大量涌出的水与汽也能看出三元催化器的效果非常好!

由于之前的电瓶电量较少,所以朱哥决定换一个现成的。

朱:给托架的螺丝上抹点油,这样不容易生锈,这个方法适用很多易生锈的地方,不过这只是简单解决的办法。

朱:现在用的电瓶是其它车不用的。以前还经常开,现在忙了,很少着车了,所以没必要买个特别好的。

朱:这是原车主之前追尾了,当时一直没有完全矫正,没有喷漆保护,自然也就生锈了,过些日子我就把这里收拾一下。

◆您先修理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朱:先修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等部位。主要是作为一辆汽车,要让它能走起来,能运行啊!

◆能为我们详细的讲讲您都进行了那些方面修理么?

朱:那就先从发动机舱说起吧。

朱:其实对这样的老车,有些老化部件不能勉强留着,该换就得换!因为我还在开这辆车,所以安全方面我还是很注重的。

朱:这里是原车怠速马达的进气管,现在大部分车都是电子节气门,也就没有这个部件了。它的作用是在车辆在怠速时,节气门不进气,靠它来的进气来调节转速。我在这里卡上了一个节流阀,主要是为了凉车的时候怠速不会过高,凉车的时候如果怠速过高,跟车的时候车速太快,老要踩刹车,而且也废油。

朱:4.0L V8发动机,每缸4气门,多点电喷也属于当时最顶尖的发动机电控技术,即便是现在的电喷发动机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是更精确了一些。EGR废气再循环功能让它更加环保。这一排排整齐的真空管路有控制燃油油压的,也有控制EGR废弃在循环的。总之,在当时而言,这就是工艺精湛与科技先进的一大体现。

◆当年这台发动机的平稳性可算是一大亮点,现在又如何呢?

话音刚落,朱哥从兜里掏出了一块硬币,立在了发动机上...

◆一辆20多年的老车,发动机能正常运行已属不易,还能如此平稳,着实让人惊讶。您在这方面有什么秘籍么?

朱:秘籍啊,其实就是勤检修,当然我说的不是天天拆开发动机修理。我是说作为车主,你要知道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有病看病,不能乱投医。尤其是在平日的保养,千万别用那些劣质的假机油。我个人的理念就是这车抬脚就走,无论去哪里,不用担心车况之类的问题。

◆您认为如何能够避免使用假机油呢?

朱:去正规的二类及以上店面进行保养,路边儿的小摊儿和一些网站卖的,那很明显就是假机油。你想想,一瓶机油多少钱?路边儿保养一次总共收你200块,那用的能是真的么?难道人家不赚钱,赔钱给你保养?

朱:当时还用的是SG级别的机油,字母排序越靠后,就代表机油级别越高,现在都用SN级别的了。

朱:ABS(车轮防抱死系统)在当时而言属于高科技了。当时很少有车会配备这个功能,只有高档豪华车才会去注重这样的安全配置。

朱:当时买了本维修手册,光看着维修手册了,把这里都给忘了,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哈哈!

朱:底盘方面我先修理的悬架系统,毕竟要将车支撑起来嘛。而副车架采用的铝合金材质在当时来说,属于成本较高了,毕竟那个年代,铸铁与钢材才是市场的主导。

朱:这辆雷克萨斯LS 400采用的是双叉臂前悬架,操控性会好一些。前悬架的用料也是非常实在,平衡拉杆非常粗壮。避震器在后期我更换过日本原装'KYB'的,其它刹车部件都属于正常更换。

朱:这辆车的油底壳有点憋,而且在我开回来的时候发动机护板已经破破烂烂的了,所以我认为托底过,不过没有什么影响。

这辆89年的雷克萨斯全车总共4个氧传感器、3个三元催化器,其中2个在发动机附近,1个在车辆中段。配合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让它光明正大的达到环保标准。

朱:对于这款变速箱,当时我也与发动机一同进行了拆解修理。

朱:由于变速箱后期散热效果不是非常的好,主要是因为它的散热器被镶嵌在水箱之内,所以我又做了一些改装。散热不佳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很多自动变速箱上,很多的大排量车或性能车都有单独的变速箱散热器,能显著提高变速箱及变速箱油的使用寿命。

高档大排量车上往往会配备传动轴缓冲胶饼,它可以吸收变速箱升档与降档时产生的顿挫。而这也是那排高脚杯安安稳稳立在那里的其中的一大原因。

朱:后悬架可以调节前束和倾角,很多车都是不可以调节的,或者是只能调节倾角,至于那些卖的贵的车,很多人并不知道厂商在这里下的功夫,但是厂商并没有做太多的宣传。雷克萨斯给我的感觉就是'本分做车'吧。

◆修理这些地方的配件您怎样解决的?找不到怎么办?

朱:主要是拆车件,再有就是自己能修能用的,这车的国内外保有量相对较大,所以找到配件还不算困难,实在找不到的,能自己做就自己做,做不了就等。

◆现在修理的状况到什么程度了?

朱:现在的状况相比新车而言可以说修理了90%吧,验车一趟线过。

◆除了通过自己的记忆进行维修,还有其它途径么?

朱:也会通过网站查询资料,不过少。我之前买了一部这辆车的维修手册,帮了不少忙。

◆那内饰方面您入手后都做过哪些修整呢?

朱:其实内饰方面我主要做的是清理工作,由于这车的车况我比较知根知底儿,原车主用车还是比较爱惜的。所以内饰没有做过多的修整。

◆您这辆老车到现在还在开吗?

朱:还在开,从09年我一直开到了现在。这辆老车到现在开的非常好。

◆可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的老车呢?

朱:非常乐意!

朱:从这里也能看出C柱不像现在的车会有个小三角的侧窗。

朱:在修整老车的时候,很多选用的材料有时候不能满足实际的实用状况,因为你真的不确定一样材料是否能满足当前的需求,所以你只能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修整的方法。

朱:空调显示屏年头长了,液晶屏坏了,所以没法显示,不过倒是不影响正常使用。

朱:对于老车,很多老部件能保存下来实数不易,对于这个车载电话,现在想想还是挺惭愧的,接受批评…主要是觉得这个车载电话放在扶手箱里,占满了位置,当时这辆车我还在使用嘛…所以就给拆掉了,但是现在想再找出来可就费劲了…不过我也在继续寻找中,希望能给它恢复原状。

朱:座椅靠背调节按钮在收车时就没有了,不过能够正常调节,所以现在还没配。

朱:车顶、中控台甚至包括门框等地方,你能摸到的全都是软材质或是皮质,用料方面真是相当的充实,甚至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由于没有C柱的三角侧窗,所以尾门的玻璃面积很大,但是要想让它优雅的下降,就需要有一种特殊的姿态。工程师巧妙的选择了将车窗旋转下降的方式来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朱:虽然是一辆豪华轿车的后排,但是这辆雷克萨斯无论从空间和配置方面或许都没能给你多大的惊喜。但是你要想想,这可是活在80-90年代的车。以现在的标准来说,这配置仍能达到中型车的标准,甚至比现在的一些中型车还要好。虽然科技元素在现在已经不再先进,但就用料放面来说,真是绝不含糊!

◆通过您的介绍,我感觉您这辆老车现在的状态非常好。

朱:可以这么说,之前还经常开着它带着家人出去玩呢。

朱:最近去过承德,长白山,之前还去过中朝边境,不过留下的照片很少,可惜了…以后要多多留念啊!

◆那您打算以后长期开下去吗?

朱:或许到明年我就不再开了。

◆为什么?

朱:呵呵…一年两次的平谷验车,每年的保险费等。面对它一切路标好像都指向了报废。在咱们国家,老车基本没有啥生存的余地。

◆您为何觉得老车生存如此困难?

朱:验车困(diao)难重重,各种'特殊待遇'。超过18年车龄的,一年需要做4次验车,其中2次要去偏远郊区上马力机,不是验车就是去验车的路上,这都是功夫和费用。现在这辆车的车船税大概一年不到3000元,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费用,一年下来确实也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且这样的老车还要占个指标。要是在其它省市可能还好点。(最近更是有个关于六环以内的小道消息,我也在持续关注中。)

◆您觉得在中国,老车不能平民化么?

朱:怎么说呢,老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是将来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你要能去接受,能去解决它。我不认可那种弄辆老车回来往哪里一放,也不收拾它,也不去爱护,或许这也是一种拥有。但是我觉得这不算是一名合格的爱车人。

◆到现在,您觉得这辆老车哪里最吸引您?

朱:主要是仪表、座椅、外观、更偏向于这些吧。

◆为什么不是发动机之类的?

朱:发动机属于机械部分了,给我的感官方面不是那么直接,只能说是代表了当时年代的一个科技吧,也算是一大亮点。不过就当时的科技而言,这车算是顶尖水准了。多点电喷、EGR废气再循环、4个氧传感器、3个三元催化器,现在的汽车排放标准也不过如此吧?

朱:高速9个油,市区12、13个吧,对于一台4.0L V8的发动机,还是相当省油的。看看那些不到3升的发动机,油耗很多都在13-15个。谁说大排量就意味着费油?对于某些无知人的观念,当时无知可以理解,现在还装傻充愣就只能受到唾弃了。

◆这辆老车在您生命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您把它看做什么?

朱:他对我来说,是朋友、是长辈、也是家人,其实也是我老车情节的一个寄托。毕竟,这辆车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我不愿割舍。我会陪它一直走下去,等到我也是个老头的时候,再陪它聊聊心里话。

◆您觉得有它与没有它对您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么?您的生活会有什么不一样或变化么?

朱:我感觉有了它,我的生活会增加一些烦恼吧。当然也会有很多乐趣。

◆为什么会有烦恼呢?

朱:烦恼可多了,修不好的时候,或者是修完了它又坏了的时候,真是让你头疼不已,彻夜难眠。有时候别人也劝过我:你弄个老车干嘛?该怎么着怎么着吧,报废了完了!但是我就喜欢它!热爱它!热爱不能半途而废。我要把它尽量完好的保留下来,让它好好的'养老',作为我生命中的一项作品。

朱:我觉得喜欢老车是一种态度,你是真正的打心里喜欢,还是看着别人的杰作然后一时兴起。一时新鲜的后果往往是很后悔的,而且很可能糟蹋了一辆车况不错的老车。如果你确实打心眼儿里喜欢老车的话,你得有一个心理准备。很可能你在精力、金钱、时间上的投入是很大的。

有些人玩老车吧,可能是那种差不多就行的心态。因为毕竟是老东西,不用整理的特别完美或者是恢复原厂范儿。但是我是属于那种追求完美的性格。所以各各部位我都希望整理到接近完美。尤其是机械与安全方面,我非常重视。

◆您认为刚才您提出的三个条件(精力、金钱、时间),是必要条件么?

朱:我的意思是,你要想让他完美保留下来的一个必要条件吧。我是有点强迫症,只要接手它就要把它修好,包括来我这里修车的也一样,只要来了就一定要修的利利索索的,该修该换的不能糊弄。比较向往日本的那种匠文化,追求精益求精,不喜欢带病上路拖拖拉拉,我不喜欢那种对车辆出问题还不以为然的人。你不对它好,它也不会对你好。

◆能为我们透露下,从入手这辆老车到现在您总共花费了多少吗?

朱:到现在为止,大概是购车2万,修车8万,这只是成本钱,要是在外面可能翻翻都不止了。老车有时候确实挺费钱的。

◆以后有没有什么想法,再收入一辆老车?在选老车的时候有什么想法么?

朱:看机会吧,条件允许的话还是想啊!我希望收的时候就尽量完美一些,因为收拾老车可是相当曲折的,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定的。所以一辆车况良好的老车往往能让你节省不少时间。你让我现在去做这些,我感觉我确实没有了当时的一腔热血。

◆可能您现在更多的想去站在一个观望着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故事吧?

朱:是啊,现在工作太忙,真的没有精力去做这些。

◆您认为这种老车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朱:呵护吧,专人开专人打理。像很多车况好的老车原来都是单位的,有专职司机打理的,所以车况好很多。要是那种谁逮到谁开的老车,车况一般不咋地。因为他不懂这个车的秉性,不了解这辆车,更不知道呵护它。一定要懂得呵护她,爱惜她。懂得与它沟通,交流。 你看看我这车再开20年会怎么样?(朱哥指了指身后的普拉多。)

◆您确定20年后,我们还用开车嘛?…

朱:哈哈哈!20年后,咱们再聊一聊。

总结:

通过此次访谈,我们不难看出,这辆老车朱哥深深的爱着身边的这辆老车。或许对于朱哥而言,这辆老车已不再是一辆简简单单的交通工具。它代表着一个时代;传承着一种文化;更承担着一份精神寄托。它已融入朱哥的生活;融入了这个家庭;成为了这个家庭亲密的一员,是朋友;是爱人;也是家人。是付出;是责任;更是一种坚持。或许爱本身就是一种坚持。如果爱,请深爱… 我们衷心的祝福朱哥,祝福所有老车的爱好者。希望你们能把对老车的那份爱坚持下去!

原网页已经由ZAKER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