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小男孩宁可被骂,也要抬脚踢一下去世的爷爷?

 蜀地渔人 2016-01-14

导语:

笹原留似子,日本知名的“遗体修复师”(入殓师)。人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必须学会面对死亡,作者所写《最后的笑颜》一书,引导大人们,向孩子一样童真般积极对待亲友逝去。引导孩子坦然直面生死,也许才是最好的死亡教育。


文/笹原留似子 日本入殓师 摘自《最后的笑颜》


踢一下爷爷


社会化良好的大人,纵使在仪式现场,亦会故作坚强。


然而,坦率地表露真正情感是比较好的。如此才能澈底接纳死亡,向前迈进。现场经常有人提醒我们那种坦率的重要性──透过孩童纯真而率直的行为。那些冲击大人心灵、撼动其情绪的天使们,现场非常之多。


某个小男孩的爷爷往生了。入殓时,这孩子做了一件让旁人大吃一惊的事情──他冷不防地抬脚踢了已去世爷爷的腰部。周围人们吓了一跳,小男孩则被父母大声责骂。


入殓结束,我正准备盖上棺木时,听见有人大声说:


“不要盖起来!”


是那个小男孩。我觉得一定有什么原因。


“嗯,知道了。那,我就不盖。”


我说完,小男孩就喜孜孜地问:


“喂,刚刚我踢爷爷的时候,你为什么不骂我呢?”


“因为我想你一定有理由的。是为什么呢?”


周围的大人们静静聆听我和小男孩的对答。


“爷爷他呀,每次我做坏事时都很生气。然后呀,生完气就会搔我的痒,那很好玩。我呀,很想被爷爷骂。我想要是做了让爷爷生气的事,他说不定就会复活嘛。”


小男孩说着说着,开始号啕大哭起来。他是多么喜欢爷爷、是多么想要再见爷爷一面哪!奶奶泪流满面地抱住小男孩。


每个人表达感情的方式不尽相同。我彷佛从小男孩身上看到爱的终极表现。



(《最后的笑颜》中译版封面;此书记录了作者见证的一场场与众不同的葬礼。)


“好高!好高!”


我非常重视每一次的入殓现场。因为每一场告别,都是无可取代的。


刚成立自己的公司时,对于倾听家属心声、共同面对死亡、使其接纳死亡的个人风格还不太有自信。至今仍记得当时,护士友人告诉我的这个故事,让我兴起“就这么做没错!”的感觉,用力推了我一把。


友人在护士学校的同届同学,结婚数年后,才二十多岁就香消玉殒。而且过世时即将临盆,就这么带着肚子里的婴儿,去了另一个世界。


丧礼上,她先生自不待言,她父亲的憔悴模样据说也教人目不忍睹。就在那种情况下,礼仪公司的新手负责人与家属讨论殡葬事宜。只见老先生低着头,一字一句地开始讲述。


她是独生女。他对女儿结婚感到很开心。得知怀孕时,虽然没有告诉女儿,但他得意忘形地几乎跳了起来。他是打从心底期待第一个外孙的诞生。


“一次也好,我真想抱抱外孙……”


老先生流泪诉说的模样,感动了礼仪公司的负责人。那时,负责人有了一个想法。


丧礼结束,遗体送往火化场。骨骸从火化炉推出来时,众人惊呼出声。因为在亡者肚子的位置,蜷缩着一个可爱的小婴儿骨骸。许多身穿丧服的观礼者,再度沉浸于哀伤中。就在此时,负责人轻声对老先生说:


“请将您的外孙装进这个骨灰坛吧。”


那是负责人特别准备的小型骨灰坛。


“这个小骨灰坛是我送您的礼物,请您紧紧抱住外孙吧。”


他请火化场的工作人员把一部分的骨骸放进骨灰坛,然后交给老先生,说:“外公,这给您。”


“外公”疼惜地接过那小骨灰坛,一面流泪道谢,同时一直、一直紧抱着。


就在下一瞬间,发生了连负责人也没预料到的事情。“外公”突然毫不迟疑地将骨灰坛举到半空。


“喏~~好高、好高~~好高、好高~~好高、好高……”


现场所有人都忍不住拭泪,听说负责人也哭了出来。就连火化场的工作人员都不禁低下头去。


可是,我是这么想的……这位“外公”应该是以最棒的形式跟女儿告别,并将第一个外孙送往天国吧;他或许是将悲伤转化成珍贵回忆,才终于能说了再见。


我们的工作潜藏着这种力量,我有这种确信。正因如此,才必须全力面对每一次的入殓。这个故事坚定了我的信念。


这种想法,至今依然不变。


【版权申明:本文章和所使用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亲之助2015年最受欢迎的文章top15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