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永聰:中醫太極慢生活 心氣形食藥五位一體保康健

 阿生记图书馆 2016-01-16

崔永聰

  深圳西沖海邊的福喜妹慢生活客棧,崔永聰先生開辦了一期中醫太極慢生活課程,讓大家感受太極拳的魅力,以古中醫和傳統太極為核心的「心、氣、形、食、藥」五位一體的「平衡自然療法」新理念,學習艾灸家庭保健,讓艾絨純陽之氣緩緩滲進氣海、神闕、三陰交與足三里。文/圖林濤

  崔永聰先生習練傳統武術近40年,為傳統楊式小架第六代傳人、傳統吳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中國武術金虎六段,四川省武術協會一級拳師。太極拳門派眾多,各有特色,崔先生推薦給大家的是吳氏太極。

  吳氏太極拳法簡單易學而結構緊湊,立身中正、輕柔合緩、從容優雅、綿密細緻,早在清代即為皇親國戚、王公貝勒們練習,民國期間頗為達官顯貴、黨政軍要熱衷,它還是最先傳出國門的拳法。崔先生的吳氏太極師承於吳式第四代費國清老師,多年的習拳生涯,他自己身心大受裨益,還把太極拳與中醫相結合,學生遍布海內外,逾萬人受益。太極拳有利強生健體,相關信息已被廣泛傳播,崔永聰先生總結,習練太極能使人體達到身體、臟腑和精神的三大平衡。首先,習練太極時,通過肢體的開合、旋轉、升降,讓身體自由靈活、輕靈敏捷,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達到身體上的運動平衡。其次,通過呼吸、吐納,鼓蕩、調節體內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強壯體內正氣,正氣存內,則邪不可幹。第三,通過對太極陰陽哲理的學習、思悟,平衡人的內心精神,「萬病皆由心生」,內心的平衡可以有效應對大千世界中五彩斑斕的欲求及紛呈雜亂的誘惑。

  現在學習太極拳的的途徑不少,網絡、媒體、影像制品都有大量介紹,跟隨一個可靠的老師、找到一幫志同道合的同好一起學習、切磋、習練這種傳統的方法更容易使自己堅持下來、少走偏路。學習套路、招數之餘,輔以站樁等基本功的聯繫也是非常必要的。當天學習班上,崔老師教大家入門養氣站樁功的基本動作要領,全身放松、打開命門並不復雜,有朋友很快就有指尖發熱、兩腿微抖的感覺,「動作簡單,關鍵在堅持」。

  古中醫天人合一陰陽觀

  雖然秉承家傳又畢業於成都中醫藥大學,但崔永聰覺得仍未領悟到傳統中醫的精髓。機緣巧合,他後來拜在青城龍門正宗丹臺碧洞第五代寧順根先生門下學習傳統中醫,才逐步走進了自覺的天地。

  傳統中醫又稱古中醫,崔老師重點講述了古中醫中的重要觀點陰陽。《黃帝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萬也,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中醫治病必求於「陰陽」之本。而作為一個醫者要「必明天道,先立其年,以明其氣」,通曉木、火、土、金、水運行之數,風、寒、暑、濕、燥、火臨禦之化,如此,醫者才能「天道可見、民氣可調、近而無惑」。五運為天幹,配六十甲子為地支,天幹地支為天地陰陽,它是中醫理論的依據。因五運終天的太過和不及,導致該熱不熱,該冷不冷,氣候反常,天人相應,人體氣化亦隨之偏盛偏哀而患病。水火者,為陰陽徵兆,水火之間的關系在人體中表現為心、腎間的關系。心主火,腎主水,心腎的功能依靠水火升降相互交濟完成的,若水不足必然導致火有餘;水偏盛則火衰,所以水火不濟成為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療無非「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不是只去抓病,而是要抓住「陰陽」轉化之本。由於生活環境的改變,現代人更多的是呈現「陽虛」的狀況,「陽虛」的身體,哪個部位薄弱哪個部位就容易出狀況,所以日常起居和調理時候,要把「扶陽」放在首位,少食生冷、避免風寒、少用寒涼之藥,常食生薑能驅寒以助身體扶養正氣。

  當然,沒有一個法門能解決身體的所有問題,復雜的生命系統需要一套綜合的管理體系精細管理。崔先生介紹,他摸索出的心、氣、形、食、藥五位一體自然療法新理念,就是一種安全、有效、完整的自我健康管理體系。

  順應自然效法自然

  所謂自然療法,是與化學藥物療法相對而言,以取法自然、順應自然為特點,運用各種自然的手段預防和治療疾病。自然療法起源於西方,今天已經成為世界性潮流。臺灣中華自然療法總會長陳藝先生直接把「自然療法」定義為「不藥療法」——絕對不用化學的藥品和食品。

  自然療法包括營養療法、順勢療法、植物藥療法、針灸療法、水療法、物理療法、心理諮詢及生活方式的調整等等方面,其實與中國傳統醫學中的中藥、針灸、推拿按摩、太極等高度契合,順應自然、效法自然,借以恢復機體的自然機能。

  崔先生說,宇宙是個平衡系統,人體也是個自動平衡的系統,身體功能失衡是導致疾病的原因,所以平衡之道乃自然之道。五位一體的平衡自然療法以道家傳統中醫為核心,結合西方系統的營養科學,具體說來,

  就是以下五個方面:

  心,是指心靈療法,運用談話交流、互動體驗等形式。通過調整生命模式、啟迪心靈成長和冥想練習平衡社會關系、平衡自我情緒、平衡內在意識。氣,是指清理療法,方法有用斷舍離的理念,清理調整生活起居環境;天然香薰和芳香音樂療法,用灌腸和果蔬汁幫助身體排毒。用以平衡環境、平衡氣場。

  形,是指形體鍛煉,主要通過中國傳統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各種鍛煉功法、拳架套路提升骨、肉、皮、毛、氣內外感應,改善身體的靈活度、柔韌度、提高身體的平衡及協調運動。

  食,是指營養療法,通過調整飲食習慣、改善飲食結構、運用養生藥膳、有機食物膳食、建議指導烹飪方法配合天然草本營養素的補充,平衡身體機能,達到健康合理的飲食平衡。

  藥,是指傳統中醫療法,運用傳統中醫的內治與外治方法調理身體臟腑陰陽,外治法包括針灸、艾灸、拔罐、刮痧、點穴、按摩等方法。內治法則是根據不同種病癥運用天然中草藥制作的成膏、丹、丸、散、湯治療。

  用艾灸溫暖身心

  現代人多「陽虛」,內火不足需引外火救援,最好的方法之一是艾灸。慢性胃炎和腰酸腿痛的情況,只要是陰寒引起的,用艾灸治療都有較好的療效,如果能在治療前找中醫看看脈象的、舌苔,更能準確地治療疾病。胃炎可以灸關元、命門、足三里,灸到微微發紅,感覺到胃部局部發熱就好。艾灸還能幫助到腰酸、肩頸酸痛的朋友。腰酸痛的,可以用艾條對命門、足三里、腎俞及承山等穴位進行艾灸;肩頸酸痛可以取肩膀上肩髃、肩峰兩個穴位,包括曲池等穴位施行艾灸,一般都能很好地改善狀況。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了解病人的陰陽虛實,對症治療。

        一般的養生保健,重點在補陽扶氣,選擇的穴位包括胸腹部的膻中、中脘、關元、氣海、神闕;背部的大椎、膏盲、命門;腿部的三陰交、足三里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